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共情报战——特科轶事(2) -- 老拙

共:💬73 🌺19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毛家兄弟的安排问题上不能漏了冯雪峰

冯雪峰衔中央使命赴上海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93年第一期

【作者】陈早春

(本文是作者撰写的《冯雪峰评传》第6章节选)

大约在1936年5月下旬,雪峰通过调查了解,证实毛泽东和杨开慧烈士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寄养在董健吾家中。毛岸英兄弟在母亲牺牲后就流落上海,冯雪峰在江西瑞金、长征途中和陕北窑洞里,多次听毛泽东说过。他基于对革命领袖和革命烈士的真挚感情,一到上海就打听和调查他们的下落,并准备对他们的生活做出尽可能妥善的安排。冯雪峰说:“主席两个孩子从1930年起就由上海党组织寄在他(按:指董健吾)那里,据我了解是事实。我到上海时两个孩子就住在他大老婆那里。”冯雪峰确认了这一事实,并在考虑对他们进行安排时,董健吾向他索取了一笔钱,冯雪峰慷慨地照付了。在他看来,“因为两个孩子寄在他家里,我认为应当给的。以后也给过几次,都是他伸手要的。”恰在此时,东北义勇军将领李杜正来找他,想通过他“同在莫斯科的我们的党组织取得联系,目的是想得到苏联的支援(如供应军火等)。我当时派了杨承芳……带了他到巴黎去找同莫斯科联系的关系,因为杨承芳认识当时在莫斯科的中国同志中的人……两个小孩也确实是我交给杨承芳负责带去的。”(冯雪峰1968年3月所写材料。)从此,毛岸英兄弟被安顿在苏联,他们在那里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受到了正常的教育。

毛岸英兄弟送苏联而不是送陕北据说也是林伯渠向冯雪峰传达的毛、周的决策。我疑心董健吾给张学良买瓷器的钱就是冯雪峰给的。要不然他连毛岸英兄弟的生活费也负担不了,哪里来的钱买古董?冯雪峰语气中似有不快,可能也是刘思齐对董健吾不以为然的原因之一,党给了你这么多钱,你居然让毛岸英兄弟流落街头?

毛新宇的那本书看了也只能笑笑……

关键词(Tags): #冯雪峰#毛岸英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