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宣传计活子,批判数死子(修改于2007年2月) -- 燕来

共:💬5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宣传计活子,批判数死子(续完)

(12)停虚比子

停虚比子法是明清时期的数子法。

明清时期的围棋,对子的概念加以了扩充。在清理完死子的盘面上,子与路皆为活子,基本眼位是气而非子,但可假想在基本眼位上有虚拟之子存在,叫做虚子,虚子应平均分配给黑白双方;各方的虚子与真实的活子合起来叫做复子,如同在数学中实数与虚数合起来叫做复数。

停虚,意为使黑白两方虚子之数量相等;比子,意为比较两方复子的数量。棋局结束并清理完死子后,将棋做成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比较两方复子的数量来判定胜负。

怎样将棋做成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呢?

清理完盘面后,先要数一数黑白两方棋子的块数(其实质是数出两方基本眼位的数量)。当黑白两棋的块数相等时,两方拥有的基本眼位数量也相等。这时,在各方的基本眼位上设置各方的虚子,在每个公共气点上设置半个黑虚子和半个白虚子,就将棋做成了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当一方比另一方多一块棋时,这一方就比另一方多拥有两个基本眼位,采取上述作法将使这一方比另一方多出来两个虚子。为平衡虚子数量,应要求这一方还给另一方一个虚子。一方比另一方每多出一块棋,就要还给另一方一个虚子,举例来说,当白方比黑方多三块棋时,白方就应还给黑方三个虚子。

由棋块较多的一方(甲)还子给另一方(乙),就是从黑白棋子交界处取下甲方的棋子并换上乙方的棋子——像这样还子的操作手续,在明清时期叫做“还棋头”。

在图二所示清理死子后的局面上,白方有两块棋,黑方只有一块棋。因此,白方应还给黑方一子,于是,在f1处取下一枚白子,换上一枚黑子。还棋头后,成为图九所示局面。

图九:停虚之棋

7┌●┬●●○┐

6├●●●○┼○

5├┼●○○○○ 还棋头——在f1处取下一枚白子,换上一枚黑子

4●●●●○●○

3○○○●●●●

2○┼┼○○●●

1└○○○○●●

_abcdefg

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叫做“停虚之棋”,就是明清还棋头之棋。本例,两方总共有6个基本眼位,将基本眼位看作虚子,做棋还子后各方分得3枚虚子(黑方的3枚虚子在其两个基本眼位处及f1处;白方的3枚虚子在其4个基本眼位中的3处)。

还棋头做棋后,图中子空皆为复子。比较两方复子数量来判定胜负。数出黑方有复子25枚,算出白方有复子24枚(49-25=24),盘面上黑方比白方多1子,判黑方胜。

若从各方的复子中扣除其虚子,仍得出黑方有活子22枚,白方有活子21枚。可见,本图所示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与图四所示理想的最终局面也是等价的。

将棋做成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时,“子多为胜”的表现形式是“复子多胜”。若从各方的复子中扣除其虚子,“复子多胜”便返回到“子路皆子,子多为胜”即“活子多胜”。

停虚(还棋头)数子法可设立归本数,而后可以只数一方而知胜负。

停虚比子法数的是复子,其目的是通过计算两方复子数量之差来求出两方活子数量之差。数复子前,先要做棋(还棋头)。将棋做成黑白两方虚子数量相等的局面后,两方复子数量之差恰等于两方活子数量之差——这正是我国明清时期“还棋头”数子法的道理。

我国明清时期的围棋,同先唐、唐、宋、元时期的围棋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子多为胜”的围棋。“子多为胜”的围棋是真正的正宗的历史悠久的优秀的中国传统围棋,而“子多为胜”的真义就是——在最终局面上生存棋子较多的一方获胜。

批判数死子(其四)——再次批判中国棋院现行规则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棋人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穷困,文化也低棋力也低。他们沿用明清时期的还棋头数子法,却不懂得还棋头的道理;同日本棋手对局,被让二子还不能赢棋。输棋后的中国棋人不得不以下手身份向日本人学习,而在学习其棋技棋艺的同时,也学习了愚蠢落后的日本围棋规则。笔者个人认为,身为中国的国手却不懂得祖宗先贤创造的还棋头数子法的道理,是数典而忘祖;而抛弃了自己祖国传统优秀的数活子的还棋头数子法,盲目地崇拜日本围棋,是臣服于日本。

“数典忘祖,臣服日本”与“不知类,数死子”这两句话,概括了笔者对中国棋院现行规则的批判。需要说明的是,这批判对事不对人。20世纪20年代,段祺瑞执政是中国棋界的后台和领袖。“六不总理”段祺瑞是一个热爱围棋的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时,他拒绝与日本侵略者合作,表现出可贵的民族气节。虽说“数典忘祖,臣服日本”是中国围棋界抹不去的历史,但这绝不是以段执政为首的中国棋人的主观故意,这件事,也是不应当追究任何个人的责任的。国运衰,则棋运衰——这才是那个时候在中国围棋历史上产生这一出悲剧的根本原因。

中国棋界臣服日本之后,先是采用日本计目法来计算胜负,后因棋手们习惯了数子法,所以又改回来,仍采用数子法来计算胜负,但为了取得与日本计目法一致的结果而取消了我国传统数子法的“还棋头”。

(中国围棋在二十世纪初叶的这段历史,见于赵秉义先生编著的《围棋资料》)

明清时期要还棋头的“子路皆子,眼位非子”、“停虚子,比复子”的数子法,是计活子的方法;现今不还棋头的“子空皆地,包括眼位”、“数子计地,称地为子”的数子法,是数死子的方法。计活子的方法,产生于以生存棋子为目的来下围棋的中国围棋观;数死子的方法,产生于以争夺土地为目的来下围棋的日本围棋观。

可以有理由认为,中国现行围棋规则的要害正是抛弃了自己祖国的优秀的围棋观,而围棋观正如世界观人生观一样,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精神与思想。

结束语

大道自然,大道至简。

计活子与数死子,哪一个是自然的、简单的呢?

答曰,显然是计活子。这是因为在棋局自始至终的全过程中,棋手们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自己棋子的存活而斗争。为己方棋子做出两个眼位,是为了己方棋子的生存;围住一方实地,是为了己方棋子的生存(在其中保留两个眼位后,己方棋子便可生存在其余的空点上);消灭对方棋子的眼位而将它们提走,也是为了己方棋子的生存(提走对方的棋子后,所获得的实地为己方棋子提供了生存空间);弃子以杀敌或围地,也是为了己方棋子的生存……等等。一切为了棋子的生存——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现行的围棋规则,在棋局结束后,于数子计算时却把棋子全都活活地给数死了,这难道不是大糊涂?

一局棋,按围棋基本规则进行到底,直至棋盘上呈现出理想的最终局面而终止,是合乎围棋自身内在规律的,是自然的。当对局者双方共同预见到理想的最终局面并达成共识而结束争棋,而后通过做棋将棋做成为与理想的最终局面等价的简易最终局面(如,“子路皆子”局面、“停路之棋”、“停子之棋”、“停虚之棋”),是简单的。在理想的最终局面或与之等价的简易最终局面上,以“子多为胜”为准则,以“子路皆子”为依据来计算胜负——这样的围棋规则才是最自然最简单的啊!

从逻辑上说,现行“子空皆地,地多为胜”的规则必定导致数死子。这是因为,要想使黑白棋子数量之和等于361,即要想在棋盘上的361个枰点与黑白棋子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的话,棋盘上就不再有任何眼位存在。没有了眼位,棋子便没有了气,棋子没有了气不就全都死掉了吗?

令笔者不解的是,那些拥护现行规则的人为什么就不愿承认现行规则数死子这个事实呢?为什么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说“让我们来数死子”呢?笔者猜想,这大概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现行规则的拥护者们实际上对它是缺乏信心而心里发虚的。

笔者宣传计活子,批判数死子,是出于对围棋的真爱。因此,时时告诫自己不要抱有偏见,也衷心希望得到读者朋友们的指正。若有人摆出了事实讲明了道理指出了我的错,我一定会改正;否则,我也一定要坚持为棋请命,在围棋世界上讲出不同的声音。理不辩不明,欢迎持不同意见的读者朋友来讨论或争辩。

弈诀

(计活子围棋规则歌诀版)

空枰开局,白先黑后。轮番下子,手分虚实。

子赖气存,气尽提取。禁止倒退,变化无穷。

一盘围棋,两个阶段,争棋之后,做棋勿忘。

保留眼位,填满计算。子多为胜,正本归真。

中国围棋,源远流长。数子方法,演变再三。

眼为恒气,非子非路,子路等同,实事求是。

令路相等,局子多胜;置局子停,路多为赢;

设虚子均,只数一方。赞我先贤,智慧结晶。

(《弈诀》,最初稿写于1993年以前,几次修改后,如上。2000年以后,《弈诀》曾在多个围棋论坛上发表过。)

(修改于2007年2月)

请进入下面的地址,阅览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系列文章:

燕来围棋文集(古风围棋文化网)

http://www.gf99.cn/wq.asp

燕来围棋文集(中国围棋网)

http://blog.weiqi.cn/index.php/130/action_spacelist_type_blog.html

围棋大革命(TOM棋圣道场)

http://blog.tom.com/blog/index.php?username=yanlai_zhang

燕来围棋文集(西西河中文网)

http://www.cchere.net/user/%D1%E0%C0%B4/1,2/

燕来围棋文集(网易的博客)

http://blog.163.com/yanlai_zhang/

燕来围棋文集(搜狐网)

http://89yanlai.blog.sohu.com/

燕来围棋文集(新浪网)

http://blog.sina.com.cn/u/1052466433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