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弦箭文章几时休—与浮云兄论胡适 -- xiaoxiao

共:💬5 🌺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弦箭文章几时休—与浮云兄论胡适

浮云兄的大作/article/913408,让我读得有点面红心跳,说实在的,好久没有读到这样的文章了,怎么说呢?个人觉得实在是“大而无当”,整篇没有什么确实的事例,或事实,好像都在喊口号。小时候学写作文,老师教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纵观全篇,有什么具体的东西呢?

不是说胡适不能批,任何人都可以被检验—但请提出确凿的证据。也有可能云兄是觉得事实都太明显了,那这里请云兄不吝赐教,至少说仔细些。

众所周知,胡适被骂也不是一二十次,一二十年了。早在本朝开国之处,太祖不就封他了顶“反动文人”的帽子吗?当时是怎么样的?九个小组一同开炮:

1。 胡适哲学思想批判

2。 胡适政治思想批判

3。 胡适历史思想批判

4。 胡适文学思想批判

5。 胡适哲学史观点批判

6。 胡适文学史观点批判

7。 胡适的考据在历史和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中,地位和作用的批判

8,9。 《红楼梦》的人民性和艺术成就,和对历来《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胡适口述自传》第十章,文中注:原文录自《学习》1959年,2月号,p42)

好家伙,洋洋洒洒。之后出成书的《胡适思想批判》,三百万字,三联书店出的。至于谁真正读过?据唐德刚的说法,可能胡适自己读过。(还有一则,据北大的欧阳哲生说,他去芝加哥大学访问时,听说他们有一篇当年英文Ph.D thesis 研究这场运动,作者是谁?--当年在那读政治博士学位的连战。 --河里的朋友有兴趣,有机会的话,可以确定一下)

个人想谈一些自己的体会,因自己是读理科的,有所谓隔行如隔山,更何况是胡的哲学与史学,文学!所以不当处还请河里的朋友指教为幸!

云兄说”该不该骂胡适,文中亦有所论证”,不妨来看看如何论证的

胡适以哲学家自居。浮云的思维概念中,哲学应是集大成者,民族精神之所系,文化血脉之根基。一个时代的哲学,应是一个时代精神的最强音。中国自清末以来, 文化沦亡,国家民族挣扎二百年,眼下刚刚有一点点中兴迹像。这么个大背景下,胡适居然以哲学家自居,他怎么不知道羞耻呢。单以此而论,胡适就足够挨骂。无荣辱观,是胡适无耻之一。

首先,云兄到底给“哲学”什么定义?我有点看不太懂,是不是有点虚了?对于胡适有没有以哲学“家”自居?我早已说过,这个“家”那个“家”,都是别人给封的。没听说过胡适自己称“家”的。从国外回来后他不也在北大战战噤噤的教书?把他所学,传授与人?后来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这个是算哲学还是历史,或都是?请高手赐教),他倒是有点自信,认为自己是开山的人。个人不是学哲学的,我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当时的人物,都没向云兄这样说胡“不知羞耻”。

蔡元培说此书的长处是“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及系统的研究”,说此书是“第一部新的哲学史”(倒是梁任公跑去北大“踢馆”-- 应北大哲学社的邀请去做演讲,偏偏挑此书。一天还没讲完,连讲了两天。对于胡适,他觉得老梁有点不通人情,第一天就去和鲁迅,周作人俩聊天去了。第二天,应不过同校张竞生教授的劝说,去听了一天。梁任公对《大纲》有褒有贬(应该是贬多于褒了),比如认为胡的时代感太分明,认为墨子荀子说的好,孔子庄子就差了。胡适既表示感谢,也进行了一些“反驳”。写出此事,有点走题,但也想借此点一下,即所谓大师的风范,容忍和肚量。)云兄可不可以具体说一下胡适是咋一哲学家自居,又咋不知羞耻了呢?

胡适还自称史学家。他在历史方面有什么造就吗?没听说。此人颇有乾嘉之风,动不动以数十年精力研究一点训诂之学,支离破碎,不知所云。历史如果这么研究,不要说没有领一带之风气的大贤,恐怕连中小学历史教师都要缺编。虚有其名,此胡适无耻之二。

胡适写中国哲学史,写到一半,又点接不下去了—碰到佛学了。这下好,那部先等等,先整好佛学吧。又去研究禅宗,去搞神会和尚。(《神会和尚语录》,《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中国禅宗史》…)。至于之后的几十年,胡钻进了《水经注》(1942年始吧)。至于值不值另当别论。

当然亦有人说,胡适就是“乾嘉之风(训诂)”加“狭义的进化论”,河里的高手们也可以加以讨论。至于说“虚有其名”,还是那句话,这“名”可不是他自己封的。

胡适在白话文运动和现代教育方面有些成就。但这些成就,更像一个社会活动家,一个社会管理人员。有他不多没他不少。贪时代风气为己功,此胡适无耻之三。

(教育上的成就是怎么样的呢?也许有点跑题,戴季陶曾送副对子给胡适“天下文章,莫大胡适;一时贤士,皆出其门”也许有点夸张,姑且放在这。)

至于所谓“贪时代风气为己功”有点过了。一个是他根本没有贪,也不需要贪!《文学改良刍议》寄给陈独秀后,陈称赞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发表在《新青年》上之后,陈独秀在紧接的一期上,就立马回应“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指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 确实,一经陈的大旗,“改良”飞跃成了“革命”。1918年春,胡发表的长文《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无疑又把运动推向了更高潮。

不错,陈独秀曾经后来有提过,那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无论如何,点第一把火的,可是这些人!这无可非议已是历史了!现在提及“新文化运动”不可能跳过胡适!

(至于所谓“有些成就”,个人看来,得套句小品里的话:那是有“相当的”成就。)

以胡适之材之智,如果见不及此,那是撒谎。见到了,还坚持当蒋家王朝花瓶,助纣为虐,他该骂。

政治品德不好,胡适无耻之四。

还请浮云兄明示,胡适怎么个“当花瓶”,尤其是咋个“助纣为虐”呢?

先前胡适在上海的时候(1929年),一系列批评国民党的文章《人权与约法》,《知难,行亦不易》,《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以至各地党部上书中央,要严惩“反革命”的胡适,最后是国民政府要教育部警告胡适。蒋介石怎么面告清华学生代表的?“胡适是反党!”。之后胡回北京(1931年左右),由于日本发动的“九一八”,随之“八一三”,侵华的步子越来越快,为了一致对外,胡也放下批评的角色。几年之后,又去美国当大使,争取外援去了。

1946年胡适回来之前,在1945年托王士杰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建议放下武器,为中国建立一个没有武装的第二政党,想像当时英国的工党一样通过选举成为执政党。无疑,胡适太天真了。--不知云兄所谓“助纣为虐”是不是指此事。

之前有帖,说的是傅斯年的态度(赶走孔宋),个人曾提,由此可见胡的态度。云兄认为未必。确实,手中缺少些资料,只好“大胆假设”,却没“小心求证”。有机会一定补上。不过有两点,一是以傅大炮的脾气(试举一例,当年在认识丁文江之前,对于丁的政治立场痛恨到当胡适的面说“我若见了丁文江,一定要杀了他”)如若胡适当时甘做花瓶,或助纣为虐,这门大炮不会不打向胡。其二,当时对于傅主张没收孔宋家产,胡的确不同意—他认为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容易成为一种清算。(有关这,也是胡适一生向往的制度--不可以通过行政命令,或立法机构的零时法律或规则,来褫夺个人的财产(或更重要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无论你怎么恨他或厌恶他—判谁有罪无罪是法院法官的事)。

开红学研究之恶搞,此胡适无耻之五。

云兄说胡适“以章回小说为业,选准红楼”,那就有点偏离历史了(或是云兄另有所本?)1921年为什么胡适要“选准”《红楼梦》?事实上这只是一系列“整理国故”,尤其是白话小说的一部分。胡适提倡白话文,但当时白话小说是被鄙夷为文学小道的,于是胡提出了“施耐庵,曹雪芹,吴茧人皆文学正宗,而骈文律诗乃真小道耳”。于是紧接着,表示“要对这些名著做严格的版本校勘,和批判性的历史探讨---也就是搜寻他们不同的版本,以便于校订出最好的本子来。如果可能的话,我们更要找出这些名著作者的历史背景和传记资料。”(《胡适口述自传》)于是他和亚东图书馆策划与合作,先后整理了一批古代白话小说(最早的是《儒林外史》,然后是《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一共16种。而且这次整理有三大原则:1。 本文中一定要用标点符号;2。正文一定要分节分段;3。正文前一定有一篇对该书历史的导言。不用问,胡适当仁不让地扛起了最后一项。顺便说一句,标点符号亦是胡的一项贡献(这个可看他的《逼上梁山》,当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的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也是他草拟的)。(整理这些小说可是业余时间干的!)

1921年胡适关于《红楼梦》的文章应该是指《红楼梦考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还批驳了之前的三个所谓“旧红学”的观点(一是王梦阮的《红楼梦》为“清世祖与董鄂妃而作”;二是以蔡元培为代表的“康熙朝政治小说”(比如说宝玉是康熙朝的废太子,黛玉是指朱彝尊,宝钗影射高士其,等等);三是主张记的是纳兰性德的。)到这,想问一下云兄:是否认为之前的都不是恶搞,自胡适起才有恶搞呢?相对于胡适您觉得之前的又如何呢?何所谓“开红楼研究之恶搞”?

在文中,胡适考证了作者,以及作者的家事,也提出了他的自传说,和高鄂续书(至于脂本,胡适到27年才得到甲戌本)。至于对错,(以及和蔡元培的争论),就不是这儿一两句的事了。

所以,最重要的指出:胡适人品极差,所以学品更差

这话实在是不知从何说起!!!学术成就可以讨论,其观点,也可以批评(当然,也要考虑到时代的局限性)。但对于“品”上,无论学“品”或人“品”,个人认为胡适都是第一流的!

最后说几句,胡适不到三十,就“暴得大名”。所谓“誉满天下,谤满天下”,必然有无数的指摘。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肯定是有他的缺点,(比如性格上有时的软弱,比如不可避免的学术上的局限性(以现在的角度来看),甚至于有时候的执拗—比如,他给丁文江写传记,要叫《丁文江的传记》,有人说就是因为他要写白话文,所以连《丁文江传》都不用,:p--等等)。有问题大家可以拿出来讨论,互相辩诘,才是做学问的态度。还是那句话,就事论事,不要随便扣帽子,也不要随便骂人。所谓“弦箭文章几时休”,意便在此。(说实在的,个人倒不介意您刻薄,或言辞激烈,但主要希望可以“言之有物”,不要放空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