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御火而行—零距离起飞的尝试 -- stably

共:💬16 🌺4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御火而行—零距离起飞的尝试-(2)

F-84G ZELMAL

最早应用这个概念是在F-84G上,当时美国空军战斗机测试中心提出的是零距离起飞/垫子着陆(ZELMAL,zero-length launch and mat landing),飞机通过助推火箭升空,飞机返航时,着陆时直接以机腹在特制的充气垫子上迫降。

结合当时正在进行的“斗牛士”巡航导弹的研制,马丁公司被选中来进行这个项目,以便共享斗牛士导弹助推器的研究成果。马丁公司随后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以F-84G战斗轰炸机来作为研究机。

把飞机用助推火箭送上天达到必要的飞行初速是一回事,但是把一架喷气式战斗机在没有跑道的情况降落下来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为解决这个问题,固特异公司(对,没错,就是著名的固特异轮胎的生产商)制造了一个相当大的,充气式垫子,内部是蜂窝式结构,分成很多小气室,放了气以后可以塞进卡车很快转移和另外铺设,看起来就象一个放大若干倍的家用充气床垫,尺寸是: 25(宽) x 245(长) x 1(高)。飞机降落时用机身下的挂钩钩住一条拦阻索,然后机腹着垫,降落在垫子上。这很类似海军舰载机在航母上的降落方式,只不过最后阶段很象是拍在垫子上的感觉。

这种叫人满腹担心的试验方案1953年12月15日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最北端的罗杰斯干湖进行了第一次试验飞行,首次使用的一架无人驾驶的绰号“破汽车”的F-84G。主要是验证火箭助推器的效果。

第一次成功的有人驾驶试验在1954年1月5日进行,试飞员是马丁公司的罗伯特.特纳,由于是第一次经历这种方式的飞行,特纳不小心拉伤了左手。3个星期后,1月28日,飞行员和飞机都准备好了第二次测试,这一次成功的起飞和着陆了。不过降落时是在普通机场跑上着陆的。后续几次发射测试也取得了成功,特纳和另一个试飞员都指出这种火箭助推起飞的方式并不是很难,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冲力而影响操作。助推器可以很容易的把飞机加速到必要的飞行速度,起飞和飞行控制也很简单,一般飞行员经过简单训练就可以掌握。

但是麻烦就在如何着陆,在实际应用中,拍在垫子上这种着陆方式的运行并不是那么完善,铺设充气垫子的第一次试验中,就出现了漏气现象,随后把整批垫子全部退回给固特异进行检查和维修。第一次进行着陆测试是在1954年6月2日,不过没有成功。当时的报告上是这么描述的:“空军试验机F-84G,编号S/N 51-1225,飞行员罗伯特.特纳,格伦.L.马丁公司,着陆失事,特纳背部受伤,需要卧床数月。”降落时特纳的飞行高度稍高了点,没有能够钩住拦阻索,飞机直接“拍”在垫子上,巨大的冲击力刺破了好些个垫子的充气单元。于是垫子又被送回到固特异公司进行维修。特纳卧床养伤3个月后才康复,不过脊背受伤也给他留下了后遗症,时不时困扰他的生活。试飞员总是与死神共舞,特纳后来在1969年试飞马丁公司的一架B-57时失事丧生。垫子修好后,又进行了数次尝试,结果比第一次好多了。但是即便是飞行员能准确地钩住拦阻索并将落在垫子上,但这个操作对他们的脖子来说可是个严峻的考验。

另一个试飞员乔治.罗德尼形容这种降落方式时说:“我们尽力用安全带把自己牢牢的绑在座椅靠背上,免得在拍到垫子上的一刹那会向前冲到操纵杆和仪表盘上而受伤,但是你的头部,是没法固定的,在那一瞬间,你会觉得自己的脑袋几乎都折到胸前了。着陆时感觉子的脑袋就像出膛的子弹一样往前扑,即使是我的着陆相当完美。离开座舱时,我的脖子还疼得厉害,即使是今天,我还经常觉得脖子疼,后遗症了。”

最初,军方准备进行30次垫子着陆测试,但着陆测试在这3次实验后被取消了。主管项目官员说:“通过这三次测试,我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测试数据来完成我们的报告了。”整个项目也在经历了28次发射、25次常规着陆、3次垫子着陆后被取消了。虽然分散布置,零距离起飞,敌军无法轻易发现和摧毁等一些军事上优势诱惑着美军军方,但是降落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无法解决的。

F-84G由火箭助推自拖车支架上起飞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84G起飞,尾部的拦阻钩清晰可见,类似航母舰载机的拦阻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F-84G ZELMAL 在垫子上着陆,基本上就是在瞬间减速至零,一下子拍在垫子上,飞行员要忍受很大的冲击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