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天涯煮酒论史】武松“三碗不过岗”喝的是什么酒? -- 夏翁

共:💬31 🌺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煮酒天涯妖论】武松“三碗不过岗”喝的是什么酒?旧版

酒的历史悠久,它与农业文明相伴而生,世界各国皆然。甲骨文即有酒字,传说酒为杜康也即少康造。实际上酒不会是某一个人发明的。但是成熟固定的酿酒技术,倒是有可能从某一个人开始。先民收存贮野果和饭食时,有时会出现霉烂和发酵现象,但是这里所说的发酵跟真正的发酵相去甚远。酿酒的开始要等到先民们大规模收藏以后才成为可能。而大规模的收藏,一方面说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足够的高,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粮食或者食品用来储藏。而且储藏的时间要比较长,才能够积聚足够的有利菌群来产生人类可能接受的发酵品。猴儿酒的产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特例。

事实上,妖道认为最早出现的酒精饮料并不是用水果或者粮食酿造出来的,而是游牧民族的马奶子酒。因为牛奶或者马奶可以大量的获得,而且获得之后还经常需要储藏一段时间,这就给发酵造成一个非常好的条件。而用水果造酒,在早期恐怕是很罕见的。因为水果的获得还必须要有良好的外界环境和气温,湿度等条件。所以只能是偶然得之。并不能长期的大量的食用。大规模的饮酒,要等到粮食作酒之后。至于粮食作酒,需要的不仅仅是烹调熟的食品,而且需要大量的剩余食品,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发酵产生必要的酒精和各类芳香族的芬芳物质,而这个时间的控制需要大量的研究才能最终得到,这也就我们历史上种种所谓的家传秘籍了。这也是为什么酒的推广在中原地区要等到很久之后了。

由于中原主要以农产品为主食,所以,中国传统的酿造技术的历史并不久远。首先,这必定发生在农业社会占主导地位之后,而且,还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食来用做出了食用之外的其他用途之后。再次,勤俭节约之家是绝对出不了酒的,因为需要剩余的食物长期的储存,那么就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分化,大家已经不再是原始共产主义了,最少是氏族社会。最后,需要有特定的人来逐步完善这一技术,就说明第二次社会分工已经完成。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这最少是氏族社会的晚期,甚至是奴隶社会开始之后。

青铜器的种类也可以作为一个旁证,最早期的青铜器,全部都是用来当锅吃饭的,可见当时生活水平的低下。大量酒具的出现,要等到商朝之后,可见,即使作为贵族中的奢侈品,青铜酒具也是在奴隶社会已经完全成型之后才大规模出现的。由此可见如果真的有一个人总结完善了粮食的酿酒之法,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生活在夏朝或者是商代。从史书上看,最早的一个号称好酒淫乐的昏君,就是商纣王。看起来其他的昏君就是想好酒都好不成啊。

而这个人,无论他是叫杜康还是少康,他所采用的酿酒方法,妖道认为,跟现在的家酿米酒的步骤是很相像的。就是先蒸熟粮食,无论是粟还是其他的,然后放凉,加酒母,拌匀后密封。然后窖藏一段时间,好让各种菌类在里面发酵。最初的酿酒,很可能并没有糖化的过程,而是让他们自然而然的进行。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各种细菌生长得很快,但是很快霉类就利用自己的代谢产物来抑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并大量的分泌糖化酶,把谷类中的淀粉分解成短链的寡聚糖和单糖,因为寡聚糖和单糖的甜度要比淀粉要高得多,所以我们称这一过程为糖化。一旦糖化完成,酵母的生长速度就逐步赶了上来,并利用自己生产出来的酒精,来对抗霉类的抗生素。很显然,酒精这个东西杀人于无形中,逐渐的,各类微生物就剩下酵母一枝独秀了。酵母就慢慢的提高酒精含量,来最终产生我们的各种酒类。

以上,只是一个大概的过程,各种酒不同的风味,主要不是来源于酵母,而是来源于早期各种霉类和其他微生物产生的相互厮杀的化学物质。这些毒药们混杂在一起,经过我们祖先若干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造成了目前我们林林总总的酒类世界。

但是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们喝的可不是我们这种充满了酒精的饮料。而是非蒸馏酒。就是以黍为主要原料,加曲蘖发酵酿制而成。然后大开瓶子就喝的那种,大家有自己酿酒或者吃过醪糟的,都可以回忆出那种特殊的味道。当然,这还算好的了,至于乡野农村酿造的就大多数有酸味,那是因为密封不严,或者一开始的糖化不好所致。

实际上,目前最好的酵母可以产出含33%酒精的产品来,这个酒精浓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发酵后期,酵母自己都被酒精给杀死了。也许有人说,这也不错了,赶上老虎酒了么。发酵出来的粗产物是如同糖稀一般的粘稠物。如果不蒸馏,人是根本没法喝的,只能是兑水过滤,那么最好的打算,能产出15%的酒精含量已经是最高的了。但是这是经过了大工业化严格的无菌操作,以及几十年菌种挑选得到的产物。如果仅凭古老的菌种,酒母再加上有其他的多种微生物来产生各类的毒药物质搅合一下,最终的酒精含量能够有12%已经是极限了。这个浓度,也就是大多数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因为粮食作物很难象果汁一样被完全液化,所以粮食酒的最高浓度也就是6%左右。也就是比我们平常喝的啤酒稍为高一点点。那么,古人动辄数升、数碗、一石两石不醉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最后,宋朝的武松“三碗不过岗”喝的究竟是什么酒呢?首先,既然敢说“三碗不过岗”,那么一定是蒸馏酒。因为6度的酒,根据人体酒醉时的酒精含量0。05%计,一个体重80公斤的人,需要0。4公斤的纯酒精。也就是6。5公斤,就是13斤才能喝醉。根据梦溪笔谈我们知道,当时初步的蒸馏已经被发明出来,但是,生产高浓度究竟所需要的二次蒸馏冷却装置,好像还是没有影子。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当时出现的是头蒸酒。而头蒸酒头的酒精含量大概可以到30%左右,酒尾大概只剩下12、3%了。二锅头就可以到70%左右了,那三蒸酒头就几乎是纯酒精了。

回头再用武松喝的18碗来演算一下。18碗,估计最多也就是9斤左右,再多就要上厕所了。武松后来还是醉了,那么按照他体重90公斤(那个时候的营养水平,已经很不错了)需要0。45公斤的纯酒精才能醉倒他。0。45/4。5=10%,考虑到武松比较能喝酒,那么把他的酒精耐受提高一倍,也就是说酒力的酒精含量是20%上下的样子。对照一下头蒸酒头尾的酒精含量,我们可以推算出来,他喝的酒基本上是头蒸酒的混合,没有分头尾。

最后的结论是,武松喝的是经过蒸馏一遍的酒。就是头蒸酒。不知道大家喝过没有,头蒸酒里面含有很多的糖分和各种芬芳族化合物,喝起来一点也不辣,反而是甜甜的,很醇和的味道。因为感觉不出来,所以显得后劲很大。

呵呵,妖道也跟着考证一把。羞臊羞臊阿克。

元宝推荐:履虎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