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如果没有156项工程,建立独立工业体系有可能比真实历史更快。 -- 乾道学派

共:💬296 🌺694 🌵26新 💬30 🌺6 🌵1 待认可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工商分大小,小工商适合市场化发挥主动,大工商靠计划、靠托拉斯

【工业化是一个系统的事物】

在我一篇还没发的主题帖里,我把工商业分成两类,大工商和小工商。

小工商包括历史上的手工业者、个体户、小资产者,在现代,轻工业、血汗工厂都是由小工商发展起来的。

大工商专指重工业,严格来说只包括重工业中那些投入大、专业性高、生产集中的环节。

“社会化大生产”这个词其实是混淆了两个概念“生产的社会化”和“核心环节的集约化”。

(a)“生产的社会化”:整个社会绝大多数环节是低组织化的小工商,这是需要社会承担的,发挥社会的主观能动性。

(b)“核心环节的集约化”:只有特别核心的环节才是高度组织化的大工商,这个在英美是由垄断组织承担的,在中国只能由国家承担,具体说来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c)轻工业等虽然集约化生产具有好处,但绝大多数轻工业的组织度很低,更中共也没法比,严格来说属于“小工商”。

(d)大工商和小工商组织度的差异,使得同样是工人,两者的差异极大。苏联的工人阶级指的是大工商中组织度极高的工人,从来不是那些轻工业工人、血汗工厂的农民工。

大工商越计划越好,建设中周期极大,专家论证环节次数越多越好,这个基本上是不容许失败的,一旦失败损失也是极大。最近的例子就是5G和芯片这种重投入产业,芯片基本成功了,5G彻底失败了。

--

马恩派除了混淆了“社会化大生产”这个概念、混淆了不同工业中工人组织度不同的概念,还混淆了不同工业中工人工资多少的概念:

大工商中,因为天然组织度高,因为一旦出错损失极高,所以工人的议价能力极高,工人的工资越高越好,工资越高生产生产能力越强,工资越高生产安全性越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波音公司,金融资本掌权之后,压低工资之后,波音就天天掉飞机了,你跟大工业开玩笑,大工业也跟你开玩笑。

真正议价能力薄弱、被压价到最低工资的,是那些组织度低、技术含量也低的小工商。

现代工业中,真正压低大工商中工人工资的是金融资本,金融资本可不管你技术含量,可不管你组织度,金融资本的信条是赚最后一个铜板。

现在的中国,不论大工商还是小工商,所有工人的工资都被压倒极低,在压低工资这件事情上,那帮啥也不懂的笔杆子贡献巨大,他们啥也不会只会压低工资,因为他们不参与第一线生产,才表现出来极强的金融资本的特性,所以最终笔杆子一定会金融资本化。

--

对于建国初的那帮只要权利不要责任笔杆子来说,大工商唯一的优点是权力集中。建国初期,在传统农业基础上,一步到位去折腾“大工商”,结果啥也没折腾出来,这就是那帮笔杆子搞出来的烂活。

对于建国初的那帮笔杆子来说,“小工商”的特点是权力分散特别不容易管理,所以他们天然排斥小工商,在农村大社化之后,因为权力之争,他们连农村的交易市场都特别排斥。

但我们现在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小工商”和“大工商”:

(1)“小工商”是“生产的社会化”的集中体现,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占据主流的。严格来讲,小工商应该采用乡镇企业、家族企业、村民自办企业的形式,采用村民和附近村民作为劳动力,而不是现在这种采用内陆地区农民工的血汗工厂的模式。

(2)“大工商”是“核心环节的集约化”的集中体现,建国初不该去建立什么“全门类工业”,仅仅是将化肥工业部和侯德榜折腾出来的“小煤头化肥工业”这种偏门的工业建设好,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首先,建立”初步现代农业“和“小煤头化肥工业”。

然后,通过快速迭代不断,升级现代农业和化肥工业的技术含量。

最后,等我们的现代农业彻底建立、经济规模已经发展起来之后,再去试图建立“全门类工业”。

通宝推:拉拉的拉拉,wild007,史料推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