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张灵甫的指挥水准究竟如何?(一) -- 忘情

共:💬13 🌺26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张灵甫的指挥水准究竟如何?(三)

既不知已亦不知彼,怎能打胜仗?

实际上,自从进入解放区后,失道寡助的国民党军就成了聋子、瞎子,对华野动向的掌握可谓一塌糊涂。虽说5月10日之前,华野为扯散进攻之敌密集队形的所有努力均未奏效,全军回旋余地日渐被压缩,但华野在中央军委指导下,仍在坚持忍耐待机。5月10日深夜,华野侦知张淦纵队的两个桂系整编师(军)已进至沂水以南,考虑到该敌位于敌阵侧翼且位置孤立,粟裕遂决心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于沂水。

5月11日晚上,在沂水作战命令已经下达后,华野突然获得了汤恩伯第1兵团5月10日所下达的作战命令的全文。很多人认为这是郭汝瑰的功劳。但实际上,内线作战的华野有诸多情报来源。汤恩伯5月10日下达的这份最新作战命令,迟至12日才出现在南京的官邸会报上为郭汝瑰所知。郭汝瑰这条情报线由党中央直接掌握。他将情报交给单线联络的任廉儒,用电台向正在陕北山沟里转战的党中央汇报,再由党中央转给华野,需要的时间可短不了。实际上,华野第一时间获得的敌此次进攻完整情报,来自于11日傍晚,华野9纵25师侦察员俘获了整编第74师51旅旅部通信兵,缴获了该师进攻计划和全师兵力部署情况文件。

截至11日晚间,整编74师的态势并不突出,但粟裕考虑到若按此前计划打位于敌进攻队形侧翼的桂系第7军和整编48师,即便取胜也难以震憾国民党中央军,顿挫其攻势,而如果能歼灭整编74师,在军事、政治和民心士气方面的意义是无以伦比的。粟裕经过几个小时斟酌,于12日凌晨提出改打整编74师,集全军之力将张灵甫部从敌密集进攻队形中剔出来予以歼灭的新计划,获得了陈毅的大力支持。相关作战命令于12日上午下达,已在运动中的华野各纵队立即改变行动方向。

12日,对已方通信兵失踪并不以为意的整编74师在向坦埠进攻途中,曾俘获了少数解放军战士,获悉“坦埠一带方圆30公里内,华野集结了近20万人”,但并未引起张灵甫警觉。一则他以已度人,认为基层士兵不可能知道这么多情况。二则他认为华野向来都是打“侧翼分散孤立之敌”,断然不敢“中央突破”。由此可见,身为主攻部队的主将,张灵甫对其对手的作战风格与特点缺乏深入研究。在未必真正“知已”的情况下,又毫不“知彼”,这种情况下要想打胜仗可就难了。

13日,担任正面阻击任务,为我各路穿插部队赢得时间的华野9纵与整编74师逐山头争夺,有失必反。张灵甫将当面华野一反常态的顽强阻击,判断为“掩护华野总部撤退及搬运物资”。由于整编74师左翼的整编25师、右翼的整编83师行动远不及整编74师积极,因而该师态势较前一日突出。远在南京的刘斐和郭汝瑰并不知晓陈毅、粟裕的战役企图。互相均不知对方真实身份的他俩,为长期潜伏计,遂共同向蒋介石建议“改令第1兵团集中兵力攻占莒城、沂水,改变整编74师单独冒进的态势”。但这个建议遭到顾祝同的坚决反对。他认为须先攻占坦埠,再进攻沂水。蒋介石也持与顾祝同相同的观点。

不过,顾祝同虽然坚持首攻坦埠,但也觉得整编74师当前态势存在一定危险性,于是他给张灵甫发报: “我国军战略是密集靠拢,加强联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这是蒋委员长的既定方针。现在我以陆军总司令之名义,命令你师停止前进,回师向汤司令恩伯部靠拢,不得有误,否则按军法惩处。”

据在此战中被俘的张灵甫部属们回忆,张灵甫接到顾祝同的电报后,面露怒色,恶狠狠地骂道:“妈的!胆小鬼,你不敢和陈毅、粟裕较量,我张某人也不敢吗?扯淡!今天老子就不听你的,等老子打赢了,再给你算账。我就纳闷儿,委座怎么会用这样胆小怕事的蠢货。若这样长此以往,我国军的江山不让共产党吃掉,也让这些家伙们给糟蹋掉了。”

13日下午,与左右两翼友军无甚实质性联系,对本部即将遭遇灭顶之灾毫无预感的张灵甫,只是从当面华野反击力度空前增加中判断,自己的左右邻行动并不积极,以致于压力都落到了自己身上,遂一边给汤恩伯发电报骂骂咧咧,要求他督促黄百韬、李天霞积极配合自己行动,一边为防止本部遭到夜袭,而将部队向后稍事收缩。在整编74师开始后撤约2个多小时后,华野1纵才开始向该敌左后侧穿插。因此,那种认为张灵甫“敏锐地察觉到了华野合围企图后立即下令后撤”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山上行进的整编74师,将在山脚向纵深穿插的华野1纵想当然地误认为是整编25师,连联络号也不吹的原因所在。因为直至13日晚间,自负的张灵甫仍未能察觉华野作战意图。

(土鳖扛铁牛)

通宝推:秦波仁者,翼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