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芯片、运十与产业政策 -- 自以为是

共:💬134 🌺864 🌵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需要拿“国家战略”这个大帽子吓唬人。

关于用国产合成氨设备替代进口的话题:“从70末到90初,当时的工程师们就是以小步快跑的形式进行国产化的。每次掌握消化一些工艺,然后有计划地换一些国产设备。”我现在依然坚持这个观点。

既然我们和国外在技术上有代差,那么“国产化”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不可能一路向前,永远是从胜利走向胜利。所以国产化率有上升有下降都很正常。

如果你要问我在79年的时候有没有一个国产的高压透平机,我的回答是有。但是这台国产透平机是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不是!从安全、稳定、可操控性和经济性方面衡量,都没有满足产线的要求,它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这个国产化项目当时是一个失败的项目。我们哪时候能提供与国外设备相匹配的产品?根据现有披露的资料看,已是90年代末期的事情。也就是说从79年失败,还能坚持20年,在99年成功,这是国家战略。

但是不可能在79年失败后,就要求85年成功,这叫强人所难。到9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连相应级别的动平衡检测平台都没有造出来,头铁往上撞么?也不可能设备制造厂有一点进展就要到化工厂里换机做试验,这叫瞎指挥。这台设备是产线的关键设备,这里停了全线都停,谁来负责?长时间安全、高效、稳定生产合成氨就不是国家战略了么?国家战略不能拿人命来冒险,这里的人命不是说几条人命,而是一大片城区,包括许多人和工厂,甚至会波及到整个上海。

国家战略,是指能承受多次失败,能长时间做一件事情,直至成功。当时我们在设计规范、制造工艺和检测平台与国外有代差,就不可能制造出指标相似的设备。代差就是代差,一腔热血硬顶上也只能换来惨痛的失败。当时的国产透平机,要开全功率才勉强达到压力指标,而正常设备的负荷应该运行在50%~80%功率区间,也就是说这台国产透平机已经没有调节余量,并且长时间在全功率区间运行就是一个安全问题。不说这个功耗问题,就说因为我们没有动平衡检测平台,这台设备运行时振动得都没人敢上前操作。试车时是领导在现场,强行指令有经验的老工人上前操作,要死大家一块死。当时的工人害怕得没人敢值夜班,只好安排车间主任、工段长、班长和积极份子值夜班。但这不是一个突击任务,而是一个日常工作,长年累月谁都受不了,纷纷要求调离,所以安排工人值夜班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换掉一个失败的产品,是一个大家都接受的事情。

再后来熬过20年,设计规范、制造工艺和检测平台水平都上来了,制造出相应的设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失败就是失败,承认失败然后从多年失败熬到成功是国家战略的常见状态。但是为了政绩上的一个国产化率数字就不顾科学,不要安全也不要生产,那是瞎指挥,不是国家战略。

通宝推:GWA,回车,心有戚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