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农村”包产到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了吗? -- wgg0504

共:💬86 🌺452 🌵8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复盘的话,如果能保留10%-15%左右的公社不分地就好了

维持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确实维持不下去,但是好的公社被强行拆了太可惜了。

比如韩丁搞的张庄的机械化种植,随着杜润生去强行推广包产到户,机械全废弃。韩丁参与的联合国和中国一起投资搞的牧区的灌溉系统也因为分地而废弃了。

话说牧区分毛地。。。真是乱弹琴。

并不是所有的村庄能像洪林村这样顶着吃牢饭的压力不分地的,或是像大寨这样分地以后再重新合起来。

有杨易辰这样的顶门杠领导也是极少数。他的回忆录里面就提过黑龙江在包产到户的浪潮中,18亿元的农业机械损失了大半。

按照统计年鉴的统计,分地那几年,全国机耕面积大幅下降。差不多从高峰的4000多万公顷降到了3500万公顷

农业机械除了小型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受欢迎以外,其他大型农机纷纷进入寒冬。

以拖拉机产量为例,14.7千瓦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产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从1979年的12.56万台减少到1980年的9.77万台,到1986年减少到3.86万台,直到1987年才回升到3.71万台,可谓是腰斩。与之相对的是小型拖拉机的产量增长势头旺盛,从1979年的31.75万台增长到了1987年的110.60万台。

与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第一共和国相比,正是第二共和国所实行的分田单干,使初具社会化生产规模、处于机械化进程之中的农业经济陷于瓦解,倒退至“畜力耕种和手工劳动”为主的或“附有一定机器耕作”的小生产,并沉重了打击了天朝的大型农机工业(譬如,1980年一拖的“东方红”大型履带拖拉机产量达到2.45万台,次年就跌至1.2万台),迫使各大型农机企业不得不转弯调头,将个体运输户等私营经济确定为主要服务对象,着重生产中小型、特别是小型拖拉机产品。

92年以后,大型农机产量一度猛然上升,大型农机企业似乎迎来了转机。然而细究其因,却似乎与农村、农业并无太多关联,更主要的,可能由于当时南方开发热极大地刺激了大型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由此带动了大型推土机、拖拉机的产销量急速上升。这个昙花一现的局面过后,大型农机企业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又陷入长期困境。大型农机工业的凋敝,又必然导致钢材、轴承、橡胶、电子、电气、化工、煤电能源、冶炼铸造、交通运输等关联配套行业多米诺骨牌式的全线衰退。因此可以说,除去其它因素以外,1990年代中期的下岗大潮,追本溯源与分田单干不无关系。

直到进入本世纪以后,以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为标志,天朝的农机化进程在中断多年后终于得以重启。然而此时,天朝的农机工业已经被国际资本渗透得相当厉害了,,尤其是大型农机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所垄断。《国内大型农机市场已被外资垄断》:

作者:祖国阵线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58795/answer/2266089677

分地也造成很多增产的农业技术没法推广,比如深耕技术就因为到处都是小型农机功率不够而没法推广,十来年前,河里还讨论过怎么推广测土定肥技术,这个技术也因为分地而耽搁了好多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