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汉文化扫盲(65):同桌的你―《诗经》 -- 语迟
语言这个东西只是载体,是方向标。比如“板凳”,是板凳的名字罢了,并不是板凳这个东西。西方哲学里有命题“语言即谬误”,这是不错的。因为毕竟不是那个东西的本身。中国哲学有个“名”的概念,也是这个意思,名字。
比如诸子百家里的“名家”,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著名的命题有“白马非马”、“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等。其中某些在后来的自然科学中意义重大,如“今日适越而昔来”,今天出发去越国,而昨天就已经到了。很多人认为这是在说国际日期变更线,我看着怎么有点象相对论呢?当然我不懂相对论,不知说的对不对。
但是中国人一直觉得这些废话没什么用,能解决人的根本问题?不能吧。现在发明了这许多的好东西,自杀的不是照样天天有。称他们为“名家”,就是说这些命题只有个空壳,里面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至于“名”究竟指引了什么,比如“道”、理学的“理”,这个理这个道,究竟是什么?
鲁迅小说《奔月》这样写到:
“呔!”
羿仰天大喝一声,看了片刻;然而月亮不理他。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
这个真正的实质是不可捉摸的,跟月亮一样,你近他就远,你远他就近,若即若离,似是而非。这也许就是孔子说的“中庸不可能也”。
为了更准确地定义实质,接近实质,语言用了迂回的方法。为了让你近,我就离开你走。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人并不是在说月亮乌鸦寺庙,甚至也不是在说那个“愁”。诗人是在表达一种复杂的心情。这个心情,如果你不是象作者张继一样,科举落榜了,窝在一条小船里,秋意萧瑟,很冷,乌鸦在叫,半夜里又传来寺庙低沉的钟声,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境遇,是很难体会的。这个诗没有直接去写这个“复杂心情”,根本写不出来的,于是就写什么寺庙啦,渔火啦,江桥枫桥啦,迂回一下。这个“复杂心情”就藏在这一堆事物里。
再如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
我曾经走投无路,孤零零一个人,吃了睡睡了吃。因为谁也不认识,有时几天也说不了一句话。那天正发呆,脑子里蹦出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这话,一下子很体会诸葛亮隐居隆中的心情。这个“迟”里就藏着着急的意思嘛,机会怎么还不来!
所以,如果你不是身临其境,很难真正知道作者究竟在说什么。
至于作者呢?张继,他写这个《枫桥夜泊》是为什么呢?是写给别人看了喝彩?
比如给小孩子打针,一般会哭的。哎呀!妈妈!因为疼,一疼就要喊要哭的。并不是为了哭给别人听。(当然有的很鬼的小孩会来这一套,有目的地哭给别人听,这个下文会说。)
张继显然也是这样,那样一个寒冷地秋夜,凄凉的乌鸦叫,飘忽的渔火,等等,形成了沉重冰冷的气氛,压抑得本来心情就极其灰暗的张继受不了了,自然而然地要喊一喊。《枫桥夜泊》就是张继的“哎呀!妈妈!”
而历代真正欣赏这个诗的人,无不是在相同的际遇、压抑中,浅斟低唱地吟哦,由衷地发出感叹,写得好啊!怎么跟我想说的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共鸣”。
由此可以认识到什么“诗词研究”、“诗词鉴赏”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扯淡不是?说到底,写诗词、欣赏诗词是自己的事情。张继哭一哭喊一喊,心里舒服一些,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后来者,跟着哭一哭喊一喊,心里也舒服些。这跟其他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好不好?别人都说好,再好也不喜欢。什么玩意儿。
“选诗如选色,只觉动心难。”这个说的是对的。漂亮女孩多的是,让你动心的不多。打动别人的心,打动不了你的,打动了你的心,打动不了别人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争论什么?有什么意义?
而往往诗词教授研究学者,一句好诗也写不出来。反而那些不知道诗词格律为何物的普通人,有时候说出来的话动人心魄。因为有真情实感。
钱谬(这个字不对,打不出来)是五代十国一个小国王,有传说他根本不认字。一个小妾出远门,钱谬很舍不得,送的时候说了一句
陌上花开
可缓缓归矣
田野上花开的时候,可缓缓归矣。毕竟是吴越国的国王,自然有人赶紧给记下来,不过这话说得确实打动人心,流传下来了。由此可以想见,多少普通人真挚的感情流露,多少真正的诗人文学家,都烟消云散得无声无息了,谁也不知道。
用了这许多的废话,才引出了此文的题目。
这个原则是什么呢?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以前的贴里说过,《论语》这个语录编得是很费心思的,孔子一生讲了许多话,弟子们把这些零碎话有目的地排列组合,使它形成完整的文章,一是能够集中地讲清问题,一是避免被后人断章取义,以讹传讹。(这是南怀谨老先生的发现。)
《论语?宪问》篇是这么排的:
...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君子问心无愧,小人追求名利)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夫子(指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我也不翻译了,这些个话放在一块堆,是说不管是谁,做人都不能“自欺欺人”,尤其不能“自欺”,自己骗自己。
怎么是自己骗自己呢?比如那些研究诗词的学者教授,写着这诗真好啊!真好极了!是不是真的好呢?你自己真的觉得好吗?如果不是这样,还在不停地写好诗好诗,旁征博引地写,胡搅蛮缠地写,写着写着自己似乎真爱它了。这就是自己骗自己。
自欺欺人的目的无非是“为人”。讨口饭吃也好,挣钱也好,或者让人家喝个彩,自己得意得意。都是为了别人。
孔子是尚古的,认为尧舜禹那时候好,内时候自欺欺人的很少,就是有几个也混不下去。学者作学问搞艺术,只是为了率性而为问心无愧或者自娱自乐,不这样心里不舒服。这些事情跟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非要做了给你看吗?
做一个普通人也是一样的。比如人家都有车有毫宅,你要不要?没有好象挺丢人似的。这就是“今之学者为人”。干什么事情,说什么话,首先考虑的是别人怎么看?会不会觉得我穷?笑话我?
真正为了自己的话,会觉得有个车很烦人,你得加油吧?那么多功能你得看说明书吧?你得保养吧?一旦丢了还心疼得不行。真是会给自己找麻烦。要是“古之学者为己”,干脆就不要。丢了?丢了正好,松快松快。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4
【原创】汉文化扫盲(65):同桌的你―《诗经》 语迟 字5235 2005-07-14 01:40:54
【原创】汉文化扫盲(68):多愁善感的秦始皇 语迟 字4649 2005-07-14 01:48:56
这节演义了吧? MacArthur 字122 2005-07-14 12:44:07
【原创】汉文化扫盲(11):一个原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