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收费教育’的误区---关于教育话题的一点浅见! -- Gunpowder

共:💬36 🌺3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回复
家园 回复之回复!

那样的话,a>0,其它支出收益大于成本。政府仍然应该对其它方面进行支出。

对教育投资的巨大收益是不可置疑的。但如果政府不进行投资,私人投资大幅增加,总投资量差别很小的话,政府对教育投资的收益是不大的。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说,减少政府对教育的开支的话可能是好的。

如果教育方面的支出的收益b大于其它方面的支出的收益a(>0),那么按照经济学理论,如果政府的决策是真正理性的话,就应该投资在教育方面而不是其它,兄台以为然否?问题就出在教育方面的收益难以量化,因政府官员的短视进而造成了教育投资不足的现状。原因在上文里已经述及,在此我就不再重复了。

兄台在此做了几个假设:(1)如果政府不投资,私人可能会投资;(2)私人投资大幅增加;(3)政府不投资但私人投资的话,到最后总投资有可能差别不大。

但我以为,在中国的多数情况下,兄台的这一系列假设是很难实现的。至少我看不到这种情况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实现的可能性。首先,私人投资(绝大多数情况)是要赚钱的,我们不能希望私人可以自愿的承担起本来属于政府的责任;其次,在中西部贫困地区这种想法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记得河里以前曾转过一个关于齐本禹(?)在贵州支教的帖子。象那种类似的地方,怎么可能指望私人资本进入啊?但想想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那样的地方又有多少。这是一个例子,另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开展了很多年的希望工程。如果真有那么多的私人资本愿意进入这个领域,我们的希望工程不是多此一举吗?

高收入阶层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大于低收入阶层

从Permanant Income的角度说。大学毕业生要比其它人收入高。从家庭背景上讲,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子女上大学的概率要高很多

这从概率上讲当然是对的,但兄台肯定也同意从绝对数字上来讲,情况可能正好相反。毕竟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只是极少数吧!所以,我们解决问题还是要抓主要矛盾不是?

换句话讲,如果我们制定政策的时候,只照顾高收入阶层,那么高收入阶层的子弟可以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以后工作了可以继续高收入,这些人的子女也是这样进入下一个循环。那么,社会各阶层之间还可以进行合理的流动吗?低收入阶层什么时候才可以改变他们的境域?

王侯将相有种乎?往前推三代,我的家庭里没有人受过高等教育,不知到河里的诸位情况怎么样?因此,我反对这种不顾忌低收入阶层承受能力的政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