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言过其实者必非忠信 -- 林风清逸

共:💬48 🌺338 🌵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是以真情动人

杨简的人品如何不论,且认为他的确是假道学吧。但仅仅因为赵与时是他的门人就把赵与时说成汉奸也是很牵强的吧。秦桧是卖国贼,但他的曾孙秦钜父子都是抗金英雄,壮烈殉国。亲爷孙尚背道而驰,何况只是师生关系。要说赵与时是汉奸也得有具体事迹吧?

就算赵与时也是汉奸又和安子顺何干?难道因为赵与时引用了安子顺的话,安子顺就也成了汉奸,说的话就没道理了?

不可因人废言。海森堡给纳粹造过原子弹,但这不影响“测不准原理”的学术地位。李森科攻击他的反对者是反革命,因此连带否定孟德尔的遗传学说,结果苏联的遗传学被搞成了伪科学。

具体说到这三篇文章。我也不喜欢《出师表》摆出一副老子教训儿子的口吻。不过结合阿斗的表现,也可以说诸葛亮恨铁不成钢吧。当然,诸葛亮未必意识到正是他这个权臣在位,阿斗才无从表现吧。这且不提。

《陈情表》、《祭十二郎文》却以真情动人,仅仅因为某“汉奸”的门人的朋友盛赞了这三篇文章就对其全面否定,未必合适吧。

《陈情表》的确是李密用来推辞晋朝招揽的辩白。但李密在《陈情表》里说的很清楚,他并不是不想做官,相反他对于做官很热衷,但是因为抚育自己的祖母已经96岁了,再不奉养恐怕就没有机会了。他和武帝说“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其祖母死后,李密还是应召当了太子洗马。后来又当了温县县令。李密一直都希望回到中央任职,由于朝中无人而不能成功。后来只当了汉中太守,心里不满意。皇帝赐宴给他践行,命他赋诗,他居然在诗里说:“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大怒,于是李密罢官,到死也没有再给启用。

从这件事来看,李密真的没什么心机。《陈情表》的出发点的确是因为李密觉得“子欲养而亲不待”,要侍奉祖母。正因为这是真情实感,才能在千载之下仍然引起大家的共鸣。

《祭十二郎文》也是如此。韩愈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哥哥不久有死去,嫂子一个人抚养韩愈和其兄长的儿子(十二郎)。他的嫂子曾经抚摸着十二郎指着韩愈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

所以韩愈和十二郎名为叔侄,亲逾手足,说相依为命也不为过。韩愈成年后流宦多方,与十二郎聚少离多。本以为自己比十二郎年长,又身体不好,会比十二郎早死,却没料到比自己强壮年轻的十二郎先去了。而此事早有先兆,自己却疏忽了以致最后一面也见不上。更进一步,自己身体不好很可能很快也要去世,儿子只有十岁,十二郎的儿子只有五岁。这不是又要回到当年自己和十二郎的情况吗?所以悲从中来,不可遏制。

读这两篇文章,年纪越大,越容易引起共鸣,以致潸然泪下,盖少年不知愁滋味,到的老来生离死别见多了,就容易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文章里读出真情了。

通宝推:白玉老虎,普鲁托,西门飘飘,witten1,东海后学,二手大少,ton,文化体制,赵美成,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