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卫青的名声 -- 林风清逸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赴利一词根本就是贬义。
然后你又分析其心理,“强烈的个人功绩心理”,抛开实事改务虚。问题在于带八百人的时候,霍去病还只是前线将士,基层一线人员,做的是就是落实务实的事。对于做实事的基层员工,抛开实事那就没什么谈的了。
而且他们本来就应该有强烈的个人功绩心理,想隐居别去前线。要的就是务实落实出实绩。要是都去养心,养气,养体,那就完了。
确实,汉军当时还没有配发电台。
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志愿军一个团,兵力比霍去病八百人还多,突到美军背后,转战数百里,重新击穿战线杀回了后方。我没在前线打过仗,但是我觉得他既然把事情做成了,就一定是有依据的。至于说有没有游击战百姓做依靠,有没有可靠的敌情资料,这个事儿吧,虽然我没打过仗,不过我觉得打仗这个事,仅仅停留在抄成功经验上,在成功者留下的圈子里不越雷池一步,这个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
这句“各路大军出塞多次,都无功而返”和前面那句“极可能是没有上级许可”放在一起,充分说明了霍去病行动的必要性。在错误的圈子里来回兜圈子,显然是不行的,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有人突破。
直白地说,就是两点,一是无功而返当如何处理,二是若徒劳无功,霍去病会不会继续深入作战。至于你在字面上考虑的粮尽问题反而是小事,因为小部队筹粮容易。
先说一。我军小队突入敌后,纵横数百里无敌军,说明敌军畏我,避战远遁,该部深入了解敌情,有效扩大了我军对敌认识,为进一步改革战法提供了新的认识,嘉奖。
再说二。霍去病一定会拿到有价值的情报。因为,如果继续深入而仍然没有敌人,可以证明情报有误,可以解决提供假情报的人;如果继续深入、明知有敌人却无法找到,说明我军战法需要继续改进,可以解决战法不佳的问题。这是指粮尽退兵的情况。反过来说,如果遭遇敌军,这一情况,霍去病已经用历史证明了他的成绩。
你所说的孤注一掷,目光聚焦于霍去病这支小部队上。我在前一帖中已经明确说了:
“孤注一掷是指将全部本钱加起来去冒险。对于汉军主力来说,区区八百人的小部队,这谈不上孤注一掷。平时撒出去的斥候都不知道有多少,混战时各自为战的小部队也不知道有多少。霍去病所部八百人只不过是被史书的聚光灯照了一下,不能就因此混淆了大军和小部队的分别,连小部队自由出击都当成孤注一掷。”
如果将目光聚焦于这样的小部队上,我可以说,就连一个人离开家门去上班,都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因为这一路上他要穿越车流,冒着被车撞死的风险,却要抛下家里的老幼,寄希望于门锁的坚固性。出战的是整个汉军,这支八百人的部队只是汉军中的一部。手里的部队撒出去,目的不是让他们“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而是接敌、打仗。部队撒出去,谁都没看见敌人,都回来了,这仗就等于输了。一个投资商,投资了几十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没见着利润,算上花掉的人工费、水电费、房租,一分钱没涨,去掉人工费、水电费、房租还赔钱了,这个投资商显然是失败的。汉军出战,主力虽然没有任何损失,也没见着敌人,出去到草原上搞了一次武装游行,花了很多钱,吃了很多饭,这就是赔了。在当时来说,霍去病的出击是汉军当时回本的唯一一个项目。
而这个项目被你视为“孤注一掷”。如果这样也是孤注一掷的话,那么对于投资人来说,每一笔投资都可以视为孤注一掷。孤注一掷的标准太低,也就不成为孤注一掷了。
你没有将当时的战况放在整体上考虑,以偏概全了。
大部队不能轻率是对的,但是这个说法太宽泛,针对打击的目标是谁呢?在现在的语境下,这枚漫无目的发射出去的导弹所能寻找到的最大目标就是霍去病这种迅猛猛烈的作战方式。可是霍去病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指挥大部队这样行动,并不是轻率,因为他有能力将大部队调动起来。所以这个导弹完全是没有目标的。
我没有打算用霍去病来否定卫青。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压缩 4 层
🙂孤注一掷一般理解为不理智的冒险决策行为 20 林风清逸 字4693 2017-12-13 03:14:08
🙂孤注一掷的背后是强烈的个人功绩心理。 北庄 字731 2017-12-14 01:11:52
🙂志愿军奇袭白虎团轻率吗?关键是有本事成功而不是被包围 龙眼 字0 2017-12-15 11:59:04
🙂赴利蹶上将军,一般是贬义;大部队捕捉战机也不等于轻率。
🙂霍决策的盲目性,这是我想表达的。 北庄 字120 2017-12-14 03:10:54
🙂战场只有胜负。课堂才讲道理。 4 友直友谅友多闻 字0 2017-12-18 01:13:06
🙂大漠?匈奴人都是吃土么?匈奴人不是敌么? 4 林风清逸 字334 2017-12-14 08:27:58
🙂后方光说闲话不干事在汉朝就被腰斩,在明清却腰斩了水师 2 龙眼 字33 2017-12-15 12: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