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劈波蹈海》翻译进程遭到干扰的说明以及向各位河友求助 -- 万年看客

共:💬55 🌺38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点不同意见

早就想说两句了,不过一直没时间做点踏实的事情,所以等到今天。

1 如果万年兄作为读者,对任何译本挑错我都完全支持。

2 作为译者,如果自身利益受到侵害,

完全会产生比读者更多的愤慨,这我完全理解。

我理解的侵害,是这样的情况。万年兄在网络上发表译文,引起了巨大反响,出版社顺势出版译作,却请了别的译者。甚至,哪怕万年兄只是发表了读后感和想要翻译的意愿,引起了网友的浓重兴趣,而出版社在此后没有任何沟通就请了别的译者。

但这里不是这种情况,万年兄开始翻译之前,

人家早就出版了,那么人家没有任何过错。错只在自己的调查工作做得不好。

3 古人说校书如扫尘,旋扫旋生。翻译也是这样,错误有时真是难以避免的。

所以有这么一段

我只看到傅雷和钟书闹过一次别扭。一九五四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些。当时他和我们两地间隔,读到钟书责备他的信,气呼呼地对我们沉默了一段时间,但不久就又回复书信来往。

4 万年兄自己也在翻译其他作品,质量的确挺高,但并不是没有错误。如果出版讲出版了万年兄的译作,有其他译者正好也在那之后开始翻译,翻译了一阵子突然发现

万年兄的译作然后也如此这般挑错,又当如何呢?

当然我们支持一切挑错,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要错到多少才能让大家鄙视之呢?

5 不想空口白说,万年兄的当代英国的诞生给出了部份原文,我以此为线索查到了部份原文——因为谷歌总是会隐没一些内容。现在给出这一部份的校译。

再次声明,万年兄水平的确很高,这份校译不是为了反对这一点,只是想说高手

也会犯错,即使中青译本有错,甚至有很多错,也很难说明什么,只要不是数量级的差错,你就很难剥夺人家翻译的权利。

以下是校译。

1

原文

the man Ulster Unionists and their English Tory allies liked to hate the most

译文

阿尔斯特联合主义者与英格兰托利党联盟的眼中钉

参考

北爱尔兰阿尔斯特统一党和他们在英格兰的同盟托利党人的眼中钉。

分析

原译文的问题是没有注意 their 这个词,把English Tory allies 译成英格兰托利党联盟,像是一个组织的名称,而实际上tory是保守党的俗称,其正式名称是the Conservative and Unionist Party。而Ulster Unionists是北爱尔兰的政党,从名称中共有的Unionist 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取向一致。对于北爱的阿尔斯特统一党人来说,英格兰的保守党,即托利党人,是他们的同盟——alliy。

还有就是Ulster Unionists现在都译为阿尔斯特统一党,似乎应该遵从,以避免不必要的混乱。如果同意的话,下文的Unionist leader Carson也要相应更改。

2

原文

His power came from his actorly self-projection, his ability to connect with millions of voters in a mimicry of intimacy and above all in his formidable, astonishing zest for action.

译文

他的权力源自自我炒作。他能与千百万名选民打成一片,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与他走得很近。他对于一切实际行动都抱有骇人的高昂热情。

参考

他的权力来源于他有演员般强有力的自我展现,来源于他有能力与千百万选民建立起近乎亲密的关系,最重要的,来源于他有骇人的高昂热情去完成实际行动。

分析

原译打破了原文的结构,原文中的递进关系消失了,自我炒作成了总结出来的全部原因。而且炒作这个词也很不恰当。

简单地说,连篇累牍在媒体上露面,可以说是炒作,(其实都还不恰当,只有当事情本身没有足够重要性的时候,这样做才算炒作。)只出现一次,就能让人难以忘怀,这是强有力的self-projection。前面添加的强有力的,也可以省去。

3

原文

Such men have faults.

。。。

But these men don’t grow on trees.

原译

当然,像这样的人肯定不可能是完人。。。但是像这样的人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参考

这样的人不是完人。。。但也是不可多得的。

分析

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中文中更多地让人觉得是有其形成原因及过程的。而原文 not grow on trees, 是 not be abundant 的意思,当然,要更贴近原文,也可以译成,也不是俯拾皆是的。

4

原文

He would have to deal with the industrial disputes that were erupting across the country, as trade unionists fought the idea of bringing in less qualified or experienced workers to fill the gaps left by recruitment- dilution, as it was called.

原译

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劳资纠纷都要靠他一一化解。为了填补征兵导致的劳动力缺口,资方雇佣了大量资历较差或者经验较少的工人,而工会方面则竭力抵制这种做法,认为这是往工人队伍里面掺沙子。

参考

为了填补征兵导致的缺口,就得引入资质较差或经验较少的工人,而工会方面竭力抵制这种当时称为”稀释”的做法,导致全国各地的劳资纠纷此起彼伏,这些纠纷都等着他去化解。

分析

Dilution这个词,并不是工会方面认为的,带有贬义的词语。

而是官方主导使用的,完全中性的词语。

在Ministry of Munitions还有专门的职位Chief Woman Dilution Officer。这个词是与subsitution 并列的,subsitution

是完全的代替,而Dilution是不完全代替,在对工作进行重组之后,核心的,复杂的部份由熟练工完成,其他部份就可以由非熟练工完成,似乎主要还是女工。最重要的是,掺沙子关注的是队伍的纯洁性,团结性。这里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工会之所以反对,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重要性被大大削弱了,在工作位置的保有和薪水争取上都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在政府主导达成的协议中专门规定资方不得在战后利用稀释来压迫工人。

5

原文

And he would have to do all of this when things were at their bleakest, cheering, and inspiring and leading in a way the nominal leader, Asquith, could not manage.

原译

而且他必须在局势最惨淡的时候完成这一切工作,为全体英国人加油打气。阿斯奎斯与他相比只是个名义上的领袖,根本应付不了他的领导方式。

参考

而且他必须在局势最惨淡的时候进行这一切工作,并且以当时的名义领袖阿斯奎斯不能胜任的方式,去鼓舞,去激励,去引领民众。

分析

cheering, and inspiring and leading的并列关系被打破了,没有理由认为nominal leader只对应leading。实际上当三者并列时,leading的含义就窄化了,所以我译为引领,这三者都是

leader应当做的。

6

原文

And when you are insight of that double it again for good luck.

原译

为了确保好运,接敌之后还要再乘以二。

参考

看到这个数字后,把它再乘以二,以求好运。

分析

不知道接敌从何而来,可能是对insight of that的误解。

7

原文

Lloyd George wanted the whole conduct of the fighting put in the hands of a tiny team, to give the kind of focus and direction British politics had never before thrust at a war, or indeed anything else.

原译

劳合.乔治希望组织一支人数有限的精干团队来全权处理一切战争事务。

参考

劳合.乔治希望组建一个人数有限的精干团队来全权处理一切战争事务,以此达成的权力集中和强力指挥,是英国政治

从未在一场战争,或其他任何事务所经历过的。

分析

漏译,不过这段的确很难翻,我也只是勉为其难。

8

原文

It is sometimes suggested that those running the war were removed from the reality it brought to tens of thousands of homes by letter or telegram,

原译

经常有人认为战争的主导者们远离现实,意识不到信件与电报每天都会将数以万计的死讯发回国内。

参考

经常有人认为,千家万户在信件或电报中接来噩耗,战争带来的噩耗,而主导战争的老爷们却远远地抽身在外。

分析

首先,原文没有每天,每天数以万计的阵亡人数,战争早就结束了。更重要的,这里要表达的不是知情与否,意识到与否,而是是否承担牺牲,承担丧失亲人的痛楚。下文都很清楚,所以要说,不让儿子上战场的贵族、巨商与政客自然也不是没有,但是他们总会遭到上层圈子其他人的回避与冷眼相待。

9

原文

By visiting the brain-damaged son of a friend in France,shot through the head and dying in agony,

原译

有一次他去法国拜访朋友,看到此人的儿子在战场上被子弹击中头部,遭受了严重脑损伤,只得缓慢而又痛苦地死去。

参考

他在法国探访一个朋友的儿子,这位军人头部被子弹击穿,

脑部严重损伤,在极度痛苦中死去。

分析

Visiting的宾语不是朋友,而是朋友的儿子。朋友是同样出身威尔士的议员john hinds,他的儿子william pugh hinds死于

2 nd February 1916. 当时探访时john hinds还在英国,乔治

给他写了信表示慰问。

10

原文

Get a smiling picture of Lloyd George and underneath it put a caption “do it now” and get the worst possible picture of Asquith and label it “wait and see”.

原译

“找一张劳合.乔治的微笑照片,配图文字是‘就趁现在’,再找一张阿斯奎斯最难看的照片,配图文字是‘走着瞧’。

参考

“找一张劳合.乔治的微笑照片,配上标题‘现在就干’,再找一张阿斯奎斯最难看的照片,配上标题‘等等再看’。

分析

走着瞧 在中文里一般有威胁色彩,表示会有对听话者不利

的事情发生。上文也出现过wait and see,万年兄译作静观其变,很正确。现在这样译,可能有所误解,认为“wait and see”是对阿斯奎斯的威胁,而“do it now”是鼓舞读者现在就推动乔治上台,所以译成了‘就趁现在’。其实只是对比两个人的风格,当然,对比之下阿斯奎斯自是让人生厌。

11

原文

Aitken, who knew Church would not be aked back into ghe cabinet because of the hostility of the Tories,

原译

阿特金早就知道素来对托利党满腹敌意的丘吉尔肯定不会被纳入新一届内阁,

参考

阿特金知道,由于托利党人对丘吉尔的敌意,他未能被纳入新一届内阁。

分析

针对谁的Hostility,应该使用towards 或 against, of 表示所有者。

据维基记载,

He (Churchill) took much of the blame for the fiasco, and when Prime Minister Asquith formed an all-party coalition government in late May 1915, the Conservatives demanded his demotion as the price for entry.

当时保守党人,即托利党人就以老丘的降职作为合作条件。

这一次,也不会让他入阁的。

12

原文

Not all were happy or successful, as when he conspired to downgrade Haig, whom he distrusted, by making the unsuccessful Frenchman General Nivelle supreme commander.

原译

并非所有人都心满意足或者获得了成功,比方说劳合.乔治并不信任黑格,因此密谋将他降了一级,让战绩并不好看的法国将军罗贝尔.尼维尔担任了联军统帅。

参考

并非所有这些高层外交都令人愉快或是取得了成功。

比如说,劳合.乔治密谋将自己不信任的黑格降级,而让战绩并不好看的法国将军罗贝尔.尼维尔担任联军统帅。

分析

将all译成人文意不通,谁也不期待所有人都获得成功。

这里说的是乔治干的事,有些是遭到反对,也是不成功的,比如说运作将黑格降级,就没有干成。

据维基记载

Lloyd George had a long conversation (15 February) with Major Berthier de Sauvigny, a French liaison officer in London, telling him that Haig needed to be subordinated to Nivelle for the offensive,

。。。

After further lobbying from Robertson and intervention by King George V, Lloyd George lost the support of the British War Cabinet and had to back down. At another conference in London (12-13 March) Lloyd George stressed that the BEF must not be “mixed up with the French Army”, and Haig and Nivelle met with Robertson and Lyautey to settle their differences.

二月十五开始操作,三月十二,十三就放弃了。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成语使用的看法。

做翻译的人都知道母语能力的重要,而对我们汉语来说,

成语使用无疑是高手的标志之一。

万年兄这方面功力也很深厚,但我要说的是,有时对成语的使用应该慎重一些。

举几个例子,

一 乔治对机关枪数目发表看法时,万年兄使用了反唇相讥的说法,但反唇相讥只用于对方先展开言语攻击的情况,这里人家说一个营最多用到四挺机枪,根本没有对乔治有任何

攻击,所有不适合用反唇相讥这个词。

二 乔治则不敢苟同。

比较好的用法,不敢苟同应该在第一人称时使用。

如果实在要用,最好写成乔治则表示不敢苟同。

此外他还亲自拟定了一条头版新闻标题:“阿斯奎斯——尸位素餐”

To crown it all he wrote a headline, reading simply 'Asquith - A Limpet'.

原文有个crown,可以译作登峰造极的是,万年兄没有译出来,可能是觉得尸位素餐没有这个效果,是的,尸位素餐太普通了,与前面列举的种种攻击相比,根本没有登峰造极的严重性。原文是Limpet,意思是笠贝,这玩意粘乎乎地粘在礁石上很难弄下来,这是一个很鲜明的形象,不应该用一个

平淡的尸位素餐去取代它。而且,尸位素餐重点在于无所作为,笠贝重点在于恋栈,不肯主动辞职。两者的含义是有距离的。

以上是对母语过度使用的例子,也有使用不足的情况。

比如说

劳合.乔治的股票价格正在水涨船高。

其实可以简单地说劳合.乔治则行情看涨。

Stock根本不用实译,水涨船高也有点过度使用,实在要用,也应该用此消彼长。

又比如说

这个依然站在屋门外面的寒风里打哆嗦的缺乏耐心之人

其实就是这个还在外面受冷遇的急性子。

前面内阁的成员是all the impatient men together.

要与这里对应,而且这里明显是意指急于行动,所以

可以译成急性子。Outside in the cold 只是指他脱离了权力圈,不用译得那么硬。

对了,又想起一个

当时他接到电话去后方面见一位将军

Be called back to see a general.

其实就是召回,不一定是接到电话。

通宝推:一鸿,红军迷,决不倒戈,strain2,李根,青颍路,脊梁硬,豪哥的江湖,万年看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