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左传》人物事略24:叔孙豹——叔出季处 -- 桥上
公疾,问后于叔牙。对曰:“庆父材。”问于季友。对曰:“臣以死奉般。”公曰:“鄉者牙曰:‘庆父材’。”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于鍼巫氏,使鍼季酖之。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后。”饮之,归,及逵泉而卒。立叔孙氏。(《庄三十二年传》(p 0254)(03320402))(027)。
以上这段《左传》所记就是叔孙豹所在家族的开端,时间是公元前六六二年(鲁庄公三十二年,周惠王十五年,齐桓公二十四年)。上面的“公”是鲁庄公,叔牙(僖叔)就是叔孙这个家族的始祖、鲁庄公的亲弟弟,叔牙想让他庶出的哥哥庆父继承鲁庄公,鲁庄公的另一个亲弟弟、也是叔牙亲弟弟季友(成季)却想拥立别人,就把叔牙毒死,但答应为他单立一个家族,让他“有后于鲁国”。于是叔孙这个家族诞生了。
其实按季家的例,叔孙家的“氏”应当是“叔”,我估计因为“叔”太常见(《左传》提到的鲁国与“叔”有关的“氏”就还有“叔仲”、“子叔”),而且叔孙家的族长例称叔孙,于是就都称他们家的“氏”为“叔孙”了。
季友和庆父以及叔牙的后代都单立了家族,这三个家族以后在鲁国混的风生水起,人称三桓,意思是他们都出自鲁桓公的“桓”族。
继承叔牙(僖叔)成为叔孙家族长的,是他的嫡长子叔孙戴伯,在《春秋经》中对此人的正式称谓是公孙兹,这反映“氏”虽然是荣耀的象征,但荣耀不过公孙这个称谓。十八年后,公元前六四四年(鲁僖公十六年,周襄王九年,齐桓公四十二年),叔孙戴伯去世。
继承叔孙戴伯族长之位的儿子是叔孙庄叔(叔孙得臣),又十八年后,公元前六二六年(鲁文公元年,周襄王二十七年,晋襄公二年),庄叔也已当上了卿。从那时起,他多次代表鲁国出访,也多次率领鲁军出战。
公元前六一六年(鲁文公十一年,周顷王三年,晋襄公五年),“是岁也,狄伐鲁。叔孙庄叔于是乎败狄于鹹,获长狄侨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襄三十年传》(p 1170)(09300301))(082),这是说,庄叔斩获三名狄人头领,后来还用这三人的名字命名三个儿子,包括叔孙豹。
叔孙豹出生时,庄叔曾让人占筮,得到《明夷》 (101000)之《谦》 (001000)的卦象,他拿给叫“楚丘”的卜人看,“楚丘”告诉他:叔孙豹才是继承他家业的人,而且叔孙豹会遇到个叫“牛”的谗人,年老以后会饿死。
十二年后,公元前六〇四年(鲁宣公五年,周定王三年,晋成公三年,齐惠公五年),叔孙庄叔(叔孙得臣)去世。继承庄叔族长之位的是嫡长子叔孙宣伯(叔孙侨如),而他另一个嫡子叔孙豹长大后只能去齐国寻找出路。
这位穆子(穆叔,叔孙豹)前往齐国途中,在“庚宗”遇到一个妇人,她给他做了饭,晚上他就和她睡到一起,后来这个妇人怀了他的私生子。
当时他曾梦见天往下压住自己,快受不了了,回头看见旁边有个人,又黑又驼背,眼睛抠进去,还长了个猪嘴,他赶紧喊:“牛!快来帮我!”,这才缓过来。第二天早上,他就把他带的人都集中起来,看有没有那人,结果没有,他就告诉手下:“记住有个这样的人!”。
在齐国,穆子娶了世卿“国”家的国姜,生了两个儿子孟丙和仲壬。
过了十五年,公元前五八九年(鲁成公二年,周定王十八年,晋成公十一年),叔孙豹的哥哥叔孙宣伯(叔孙侨如)才出现在《左传》中,他与鲁国另三位卿季孙行父(季文子)、臧孙许(臧宣叔)、公孙婴齐(子叔声伯)一起率兵参加“鞌”之战,他位在第三,其实在他前面还有留守的卿仲孙蔑(孟献子)。以后他也多次代表鲁国出访,多次率领鲁军出战。
虽然叔孙宣伯在卿之中排位在后,但他搭上了鲁宣公的夫人、鲁成公母亲穆姜。
穆姜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春秋经》和《左传》中称她为伯姬,伯姬在公元前五八二年(鲁成公九年,周简王四年,晋成公十八年)出嫁。则此时我估计:伯姬十四岁,穆姜二十九岁,鲁成公十二岁(即位时三岁),而叔孙宣伯也二十九岁。
穆姜因为勾上一位卿,就有了更多心思,想要控制朝政,到公元前五七五年(鲁成公十六年,周简王十一年,晋厉公六年,楚共王十六年,齐灵公七年),趁着鲁成公(约十九岁)准备与鲁国那些卿一齐出动,带领鲁军跟随晋军去对抗楚军(随后打了鄢陵之战),她要求鲁成公驱逐三桓中另外两家的族长,由相好叔孙宣伯执政。鲁成公不肯答应,她就威胁要用别的公子取代他。这一次没成功,但本年鲁成公与鲁国那些卿又两次一齐出行,她又都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叔孙宣伯则在前方鼓动晋国负责东方诸侯的卿郤犨,扣留了鲁国执政的卿季文子。但鲁成公派出子叔声伯去晋国进见执政的中军元帅栾武子(栾书)和他的副手中军佐范文子(士燮)。经过子叔声伯争取,季文子被释放。回去他就把叔孙侨如(叔孙宣伯)驱逐到齐国,同时把穆姜迁往东宫软禁起来,一直到死。
叔孙宣伯虽被驱逐,但叔孙家还在,鲁国把他亲弟弟叔孙豹从齐国召回来,继承他的族长之位和卿位。叔孙豹在齐国请叔孙宣伯吃过饭,但得知鲁国来召自己回国,叔孙豹没通知叔孙宣伯就回去了,连在齐国娶的老婆国姜及两个儿子孟丙和仲壬都没带回去。我估计叔孙豹此时三十四岁,比叔孙宣伯小两岁。叔孙宣伯以后在齐国又勾搭上那里国君的母亲,当上了卿,但立不住,又逃往卫国,仍然能当上卿。
叔孙豹在《左传》中首次出现是在此年早些时候(前往齐国等事系追述),那时他还在齐国任职,随齐军到了各家诸侯攻打郑国的前线,鲁国的卿子叔声伯抓他的差,让他去接引晋军一部与鲁军会合。
叔孙豹回鲁国当上卿,庚宗之妇人来见他,献了只山鸡。叔孙豹明白她什么意思,就问她儿子怎样,她告诉他:“我儿子已经懂事,能拿着山鸡跟我走了。”,他就把这个儿子召进去,发现就是他的梦中人,没问名字,先喊了声:“牛!”,儿子应道:“唯。”,还真就叫“牛”。于是叔孙豹就让“牛”贴身服侍自己,“牛”有宠,等成人后叔孙豹让“牛”当了大管家。
而被叔孙豹留在齐国的老婆国姜却改嫁给了他在齐国的朋友公孙明,所以叔孙豹就没立刻把两个儿子孟丙和仲壬接回来。
也在这一年,鲁襄公诞生。两年后,公元前五七三年(鲁成公十八年,周简王十三年,晋悼公元年),鲁成公去世。又两年后,公元前五七一年(鲁襄公二年,周灵王元年,晋悼公三年,宋平公五年),叔孙豹在《左传》中首次作为卿出现,代表鲁国出访宋国。以后他又几次代表鲁国出访。
公元前五六九年(鲁襄公四年,周灵王三年,晋悼公五年),叔孙豹出访晋国,由于他对诗的含义理解很深。就委婉指出晋人的僭越之处,给他们上了一课。此事我在前面介绍过,详情可见《春秋左传注读后04断章取义-二》。
下一年,公元前五六八年(鲁襄公五年,周灵王四年,晋悼公六年),各家诸侯在“戚”那里盟会,叔孙豹敏锐地发现把小国鄫国作为附庸会为鲁国招来麻烦,就建议让鄫人成为盟会的正式成员,避免了被其拖累。
叔孙豹展现了他的“外交”才能,成为以后叔孙家的族长偏重于“外交”事务的开端。
而就在此年,季孙行父(季文子)去世了,他儿子季武子(季孙宿)接替他成为季家的族长,不过季武子还年轻,虽也当了卿,但首席执政大臣的位子却落在约四十一岁的叔孙豹头上。
两年后,公元前五六六年(鲁襄公七年,周灵王六年,晋悼公八年,楚共王二十五年,齐灵公十六年),在接待卫国的执政大臣孙文子时,叔孙豹预言了孙文子的流亡。
不过叔孙豹这个首席执政大臣其实并没有多少权力,公元前五六二年(鲁襄公十一年,周灵王十年,晋悼公十二年),季武子(季孙宿)准备“作三军”,“三分公室”,决定了以后才通报给他,他只好要求举行盟誓,为自家求个保障。
“三分公室”以后鲁襄公彻底被架空了,而且是在叔孙豹手上被架空的,他自然没落下好。不过他把分来的人马都变成自家的家臣,既显出他的小家子气,也反映他的无奈。估计下一年,他就把首席执政大臣的位子让给了季武子。
到公元前五五九年(鲁襄公十四年,周灵王十三年,晋悼公十五年,楚康王元年,齐灵公二十三年,宋平公十七年,卫献公十八年,郑简公七年),叔孙豹代表鲁国率兵会合各家诸侯的部队跟着晋悼公进攻秦国。在泾河岸边,大军逗留不进,还是叔孙豹以诗歌向来探风的晋国大夫叔向表了决心,大军才终于渡过河去,虽未取得进一步战果,但晋人对叔孙豹留下了好印象。此事我原先也介绍过,详情可见《春秋左传注读后03人人都歌唱的时代上》。
两年后,公元前五五七年(鲁襄公十六年,周灵王十五年,晋平公元年,齐灵公二十五年),冬天,因为齐国欺负鲁国,叔孙豹去晋国求助,连着见了好几位晋国的卿,通过诗歌表达了鲁国的困境,得到对方的响应。
又两年后,公元前五五五年(鲁襄公十八年,周灵王十七年,晋平公三年,齐灵公二十七年,卫献公二十二年,卫殇公四年),晋国终于出兵惩罚齐国,横扫齐国全境,吓得齐灵公屁滚尿流。
过了五年,公元前五五〇年(鲁襄公二十三年,周灵王二十二年,晋平公八年,齐庄公四年),齐国国君已换成能干的庄公,他亲率大军攻打晋国,于是叔孙豹赶紧带了部队去救援。
同年,鲁国发生内讧,季武子(季孙宿)把另一位卿、号称“圣人”的臧武仲(臧孙纥)赶走了,而在此事上完全听不见叔孙豹的声音。
下一年,公元前五四九年(鲁襄公二十四年,周灵王二十三年,晋平公九年,楚康王十一年),叔孙豹出访晋国,在那里。他说出了流传至今的三不朽:“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也在这一年,周灵王赐给叔孙豹一乘“大路”。
当时晋国执政的中军元帅赵文子(赵武)和叔孙豹很谈得来,就向叔孙豹说起要和楚国共同“弭兵”的设想。到公元前五四六年(鲁襄公二十七年,周灵王二十六年,晋平公十二年,楚康王十四年,齐景公二年,宋平公三十年,蔡景公四十六年,卫献公三十一年,陈哀公二十三年,郑简公二十年,许悼公元年,曹武公九年),秋七月辛巳那天(杨注:辛巳,五日。),晋、楚两国手下的那些诸侯就都在“宋”那里举行盟誓,实现了“弭兵”。
叔孙豹代表鲁国参加盟誓。盟会举行时,季武子(季孙宿)以鲁襄公的名义让叔孙豹把鲁国的地位向附庸国邾国和滕国看齐,但叔孙豹坚持让鲁国保持了独立诸侯的地位。
这一年,齐国的庆封来访问,下一年,此人又流亡到了鲁国,通过与庆封接触,叔孙豹预言了此人家族的覆灭。也在下一年,叔孙豹还预言了郑国执政的卿伯有的覆灭。当时他跟随鲁襄公前往楚国朝见,结果在路上,楚康王就去世了,但随从中叔孙豹的堂侄、鲁国大夫叔仲昭伯(叔仲带)坚持让鲁襄公继续前去楚国,叔孙穆子(叔孙豹)也赞成。
再下一年,公元前五四四年(鲁襄公二十九年,周景王元年,晋平公十四年,楚郏敖元年,吴馀祭四年),他们到达楚国,结果楚人竟让鲁襄公亲自为死去的楚康王穿衣服,鲁人觉得这是他们的耻辱,于是叔孙豹想出主意,让他们带去的巫先用桃木扎的扫帚在停灵的地方扫一遍,代表这是主上为臣下穿衣,然后鲁襄公上去做穿衣的动作。楚人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已经把一套程序都干完了,算是为自家找回了面子。
等他们回到鲁国,吴国国君的亲弟弟季札来访,他对叔孙豹很有好感,并且告诉他他有不得好死的危险,务必要选对人,否则难逃灾祸。
将近两年后,叔孙豹去参加盟会归来,告诉鲁国另一位卿孟孝伯(孟孙,仲孙羯),自己发现晋国的中军元帅赵孟(赵文子,赵武)“将死矣”,鲁国应该赶紧和赵孟的继承人韩子(韩宣子,韩起)搞好关系,结果孟孝伯告诉他“人生几何”,于是他预言孟孝伯也活不长了。
然后鲁襄公又折腾着要盖“楚宫”——楚国式样的宫殿,叔孙豹则预言鲁襄公一定会死在这“楚宫”之中,就在这一年夏六月辛巳那天(杨注:辛巳,二十八日。),他的预言应验了。
鲁襄公死后,他们先是安排胡女敬归之子子野继位,但秋九月癸巳那天(杨注:癸巳,十一日。),子野因为太伤心也去世了,而且紧接着,己亥那天(杨注:己亥,十七日。),孟孝伯也去世了。他们只好找来敬归之娣齐归之子公子裯(马上就是鲁昭公了),此人已经二十岁却根本不知道伤心,穆叔(叔孙豹)不喜欢他,但武子(季孙宿)坚持,只好让他继了位。尽管贵族们都知道此人不靠谱,还是没办法。
下一年,公元前五四一年(鲁昭公元年,周景王四年,晋平公十七年,楚郏敖四年),晋、楚两国以及他们手下的各家诸侯在“虢”那里盟会,重申“宋”之盟“弭兵”的盟约,叔孙豹代表鲁国参加。因表现得体,被郑国的大夫子羽(行人挥)评论为“保世之主”。
但正当叔孙豹代表鲁国参加盟会时,留守的季武子(季孙宿)却带兵进攻莒国,打下了“鄆”,莒人在盟会上告状,楚人借机发难,把叔孙豹扣了起来。
晋国中军元帅赵文子(赵武)的助手乐桓子(乐王鲋)还想趁机敲诈叔孙豹,说是只要叔孙豹能送他“大带”,他就能求情把叔孙豹放了。
但叔孙豹根本没想逃避,他指出“叔出季处”是鲁国的传统,认为自己如果通过贿赂被释放,那鲁国就难免受到攻击,还不如自己被关押。这里“叔出季处”还表明,叔孙豹认为自己虽然也是卿,但只负责“外交”事务,和季武子相比没有太多实际权力,这是他对自己和家族的定位。叔孙豹反应敏捷、预言多中,但也仅是“保世之主”而已。
而赵孟(赵文子,赵武)得知此事后,坚持向楚人求情,说服楚人小国的日常纠纷不值得霸主干预。楚人终于把叔孙豹放了。
回去的路上,路过郑国,赵文子还和郑伯(郑简公)以及穆叔(叔孙豹)等痛痛快快喝了顿酒,这顿酒我在前面介绍过,如有兴趣可移步《《左传》中的成语14附:晋楚弭兵10》。
叔孙豹回去后,季孙(季武子,季孙宿)去慰问他,他把季孙晾在外头,从清早一直到了日中。替季孙赶车的曾夭就对替叔孙豹家把门的同族曾阜说:“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从清早一直到日中,我们已经认了错了。鲁国一贯是相忍为国,在外头都忍了,回来对内部却不肯忍下去,还有什么意义?)”,“阜”(曾阜)回答:“数月于外,一旦于是,庸何伤?贾而欲赢,而恶嚣乎?(我们在外头忍了好几个月了,你们就忍这一上午,有什么了不起?做买卖想赚钱,还怕吵吗?)”。于是“阜”进去禀报叔孙(穆叔,叔孙豹):“可以出矣。”,叔孙指着顶梁柱告诉他:“虽恶是,其可去乎?(虽然不喜欢这东西,还能真砍了吗?)”。然后他就出去见了季孙。
三年后,公元前五三八年(鲁昭公四年,周景王七年,晋平公二十年,齐景公十年),叔孙豹去世了,如那个叫“楚丘”的卜人在他刚生下来时预言的,他是被生生饿死的。
事情起源于叔孙(穆叔,叔孙豹)那个叫“牛”的私生子(竖牛),当时他已经是大管家,还想要继续控制叔孙家,但叔孙已改嫁的老婆国姜生的那两个儿子是他的主要障碍。
趁叔孙生病,他先是抓住大儿子“孟”(孟丙)要盟誓保证他的权力,“孟”没答应,他就借着叔孙为“孟”铸的钟落成,诬蔑落成仪式上敲钟是在接待国姜派来的人,结果叔孙下令把“孟”杀了。
“牛”又抓住二儿子“仲”(仲壬)要盟誓保证他的权力,“仲”也不肯答应。当时鲁昭公赐给“仲”一只玉环,“仲”准备呈给叔孙看,请示能不能戴。“仲”把玉环交给“牛”,“牛”拿进去没给叔孙看,出来时却告诉“仲”可以戴。等“仲”戴上玉环,他去问叔孙:“见仲而何?(咱们让“仲”去觐见主上怎样?)”,叔孙问:“何为?”,“牛”答:“不见,既自见矣,公(鲁昭公)与之环而佩之矣。(咱们不安排他觐见,他已经自己去见了,咱们“公”赐给他玉环,他戴着呢。)”。于是叔孙下令把“仲”驱逐回齐国。
等叔孙病重,又想把“仲”召回来,“牛”表面答应但实际没去召。叔孙的家臣杜洩来见他,他告诉杜洩自己又饿又渴,还授给杜洩一枝戈。可杜洩告诉他:“求之而至,又何去焉?(那人是你弄来的,怎么又想除了他呢?)”。
那以后,竖牛(牛)宣称:“夫子疾病,不欲见人。(我们大人病得厉害,不想见人。)”。然后让给叔孙送饭的人把饭放在侧室那儿就离开,“牛”也不真送给叔孙吃,把那些饭倒掉后就让人撤下去。从十二月癸丑那天(杨注:癸丑,二十六日。)起,叔孙就没吃上饭,到乙卯那天(杨注:乙卯,二十八日。),他被饿死了。享年我估计是七十一岁,所谓“少不终”吧。
于是“牛”拥立了昭子(叔孙婼)作叔孙家族长的继承人。
鲁昭公指派杜洩主持叔孙的葬礼,竖牛又让人攻击杜洩,以致在用周灵王赐给叔孙豹那乘“大路”殉葬的问题上,杜洩和季孙(季武子,季孙宿)发生了冲突。
正好季孙想借机“去中军”,“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既削弱公室,也削弱三桓的另外两家,竖牛附和说:“夫子固欲去之。(我们大人一直就想这么干。)”。
下一年,公元前五三七年(鲁昭公五年,周景王八年,晋平公二十一年,齐景公十一年),“去中军”以后,季孙又写了信让杜洩报告叔孙说是:“子固欲毁中军,既毁之矣,故告。(大人您一直想毁中军,现在毁成了,向您报告。)”,杜洩把那信扔了。接着,杜洩又在下葬路线上和季孙发生了冲突,于是在下葬以后,杜洩就逃走了。
“仲”从齐国回来了。季孙想立他当叔孙家的族长,但被手下劝住,他那个手下还发动国人配合竖牛攻杀了“仲”,于是昭子正式即位。
但昭子即位以后,首先就集合了叔孙家的家众,谴责竖牛杀適立庶,声言“必速杀之!”,于是竖牛也逃往齐国,却被“孟”和“仲”的儿子们杀了。
叔孙昭子(叔孙婼)也主要从事“外交”活动,结果在十九年后,公元前五一九年(鲁昭公二十三年,周敬王元年,晋平公七年),他又因为鲁国和邾国的冲突,被晋人扣了起来,也有人向他勒索贿赂,他也应付了过去。被扣将近一年后,晋国一位大夫来见他,他已准备和来人拼了,但那位大夫是来释放他的。
回到鲁国一年后,公元前五一七年(鲁昭公二十五年,周敬王三年,晋平公九年,齐景公三十一年),叔孙婼就去世了,当时鲁昭公发动政变未成,被季家挤兑到齐国去了,季家此时的家长季平子(季孙意如)又对叔孙婼阳奉阴违,叔孙婼不愿卷入纠纷,又控制不住自家的手下,只好“齊于其寝,使祝宗祈死”,生生把自己弄死了。
叔孙婼下一任的族长是他儿子叔孙成子(叔孙不敢),再下一任族长是他孙子叔孙武叔(叔孙州仇),再下一任族长是他重孙子叔孙舒(叔孙文子),这也是《左传》中提到的最后一位叔孙家族长,以后就入了战国了。
————————————————————
下面是《春秋经》和《左传》中的相关段落及我的粗略翻译和一些补充说明(051得臣败狄4节、091穆叔馁死7节、092相忍为国3节):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左传》人物事略24:叔孙豹——叔出季处
🙂《左传》人物事略24附:相忍为国3/3 14 桥上 字20170 2017-02-03 06:06:40
🙂《左传》人物事略24附:相忍为国2/3 22 桥上 字19543 2017-02-02 07:07:23
🙂《左传》人物事略24附:相忍为国1/3 18 桥上 字10759 2017-02-01 05:57:58
🙂一直好奇这些话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4 baumchen 字311 2017-02-01 15:21:31
🙂所以并非好以事实作预言, 2 桥上 字60 2017-02-01 23:59:32
🙂谢谢回复。 3 桥上 字473 2017-02-01 23:55:44
🙂同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5 baumchen 字435 2017-02-02 12: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