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John Cassidy:互联网骗局 -- 万年看客

共:💬111 🌺38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网络之梦4

美国公众是风投资金供过于求的主要受益人。在纽约、波士顿与西雅图,懒得出门的宅男宅女们可以直接在电脑上下单订货,然后啤酒、影碟与冰激凌只要一个小时就能送货上门,而且不收送货费。二十七岁的韩裔美国人约瑟夫.帕克是提供此类服务的慈善人士之一。1997年帕克离开了高盛的工作(鉴于这么多从前的雇员都成为了互联网创业者,高盛自身转型成为专业互联网投资人也就不奇怪了)。之后他与一位朋友永康一起建立了Kozmo.com。这家在线便利店的名字来自《宋飞正传》。帕克说服了此前已经资助过许多硅巷公司的纽约风投公司Flatiron Partners为他们提供启动资金,之后在纽约东镇租用了一间仓库并且雇用了几十名自行车送货员,哪怕是一包口香糖也会送货上门。他们借鉴了普利斯林的经验,雇佣了《无敌金刚》系列剧的主演李.梅杰为公司做了一系列广告。

Kozmo.com很受欢迎,尤其在青少年、大学生与其他夜猫子一族当中。帕克声称“纽约市的大麻吸食者当中足有一半”要由他来供养。但是大麻吸食者并不是他唯一的客户,最受欢迎的商品是影碟与电子游戏,二号电池与避孕套的销路也很好。美国最富有的两个人亨利.克拉维斯与大卫.洛克菲勒同意出钱支持帕克的愿景,然后杰夫.贝佐斯也参与了进来。到了1999年底,已经收购了许多互联网公司股份的亚马逊向投资了Kozmo.com6000万美元。一个月后Kozmo.com又与星巴克签署了相互促销协议。帕克与永康计划到2000年底扩张到全国三十个城市,甚至还打算在东京开业。所有这些计划都基于成功完成IPO。为了进行股票发售,Kozmo.com从联邦快递挖来了一位首席财务官,从伊森艾伦挖来了一位营销主管,从可口可乐挖来了科技官,从UPS挖来了一位物流专家,从安永事务所挖来了一位供应链专家,最后又从Blockbuster挖来了一位企业发展部经理。

这些来自老派经济的资深人士对于Kozmo.com究竟抱有怎样的看法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他们各自接受的股票期权或许有助于缓解疑虑,但并不能将其根除。假如Kozmo.com没有.com后缀的话,这家公司很难从外部投资者那里融资,更不用说接受一亿美元的资金了。根据博思艾伦咨询公司随后作出的研究,Kozmo.com每次送货都要消耗价值10美元的人工与杂项费用,这个数字还没有包括Kozmo.com的营销开支或者货物自身的成本。既然每一单顾客订货的平均价格是12美元,这家公司根本不可能盈利。改换商业模式也没什么用,帕克一开始就承诺送货不花钱,而且其他几位竞争者也都在提供免费送货服务。帕克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公司的短板完全暴露出来之前找到一位资金深厚的买家,例如亚马逊或者Webvan。只要互联网股票依然还在背离经济基本面,这一策略就未尝不能取得成功。

互联网创业如今已经成为了一门大生意,有许多辅助行业为其提供各种支持,包括风投公司,投资银行,管理咨询,公关,市场营销与律师,甚至还出现了将所有这些功能集于一体的互联网孵化器。位于波士顿的CMGI投资过Lycos与其他几家早期互联网公司,如今则将自己打造成了互联网孵化器。公司创始人大卫.维泽瑞尔被称为投资天才,1999年8月上市的 Internet Capital Group是另一家互联网孵化器。第三家互联网孵化器是位于加州的Idealab,这家公司曾经帮助创建了1999年5月上市的在线玩具公司eToys。互联网创业狂热扩展到了每一个一般人能够想到的经济领域——以及少数几个一般人想不到的领域。在《僧侣与谜题》(The Monk and the Riddle)一书当中,硅巷投资老手兰迪.卡米萨描述了自己与一位年轻创业者的会面,此人试图为自己的在线丧葬承办网站Funeral.com融资。

“‘我们要让葬礼变得有趣起来。’”

“这句话说完之后讨论就开始了。他挑起了一个很有趣的话头。”

“‘让葬礼变得有趣起来?’我问道。”

“‘绝对的。我们要尽量为死者亲属提供便利选择。棺木,内衬,鲜花这一类的。’”

记者们尤其容易受到创业细菌的感染。《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迈克尔.艾略特就辞去工作,融资开办了一家专门普及地缘政治知识的网站e-Countries。《华尔街日报》洛杉矶办事处主管彼得.冈贝尔则成为了理财信息网站Business.com的主编。此外创业精神也感染了时尚杂志的从业者,这群人从来都不以坚守底线而著称。有好几位时尚与美容杂志主编都放弃了豪华专车接送的福利,投奔了Eve.com、Beautyscene.com以及Beautyjungle.com这样的网站。

最著名的两位从记者转行到互联网创业人士分别是科特.安德森与迈克尔.赫什恩,他们两人曾经是《纽约》杂志的同事,当时安德森是编辑。安德森曾经在八十年代与他人合伙创办过《间谍》杂志,如今他刚刚写完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世纪之交》(Turn of the Century)。这部小说勇敢地试图捕捉金钱、媒体与野心在当代纽约的融汇与激荡,尽管并不算完全成功。至于赫什恩最近刚刚被《SPIN》解除总编职务,这两位哈佛大学毕业生决心制定自己的商业计划,将其称作“文化精英群体的必读在线网站”。他们为网站选择的名字是Inside.com。“做网站并不只是为了钱——至少对于我来说并非如此,”赫什恩后来回忆道。“关键在于创建新事物,创建并没有受困于实体杂志文化死胡同当中的新事物,能让员工拥有一部分公司的新事物。”没有理由怀疑赫什恩的动机,但是他与安德森对于近来互联网行业的可观钱景恐怕也并非无知无觉。在《世纪之交》一书当中,女主角丽兹.兹姆巴里斯特询问一位投资银行家南希.麦克纳布,是否应当让自己的软件公司到股票市场试试水,麦克纳布说:

“‘我认为我们的估值可以轻松超过7500万。礼拜四KillerWare就要上市了,明天Be-My-Friend.com也要进行IPO。它们能让我们了解将要面对的行情天气。’”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你的公司确实赚钱是吧?’她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这个问题。”

安德森无疑能够体会这其中的讽刺:正当他在虚构世界里描写互联网繁荣的同时,他本人也成为了现实互联网繁荣的参与者。“谁也不会为了发财致富而感到愧疚,现在的人们除了金钱之外什么都不关心,”他告诉《泰晤士报》。“失业率降到了历史最低,没出校门的毛孩子就已经被各家公司一抢而空了。今天的二十一岁青年只知道自由派时代之后的里根哲学。自由市场胜利了。他们的大学同学一天一夜就能挣到500万美元,他们直接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回报——而且这回报看上去很不错。”

大学毕业生并不是唯一有权对当时局势感到乐观的人。在安德森与赫什恩出身的媒体圈子里,绝大多数人都不再将资本主义视为必须加以批判的压迫体系或者活该遭受讽刺的喜剧大杂烩了。如今他们将资本主义视为拉斯维加斯的老虎机,而且三个转轮卡在了头奖的位置上。这些机器将会不停地往外吐钱,直到管理员前来维修为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