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Solomon:落在远方的果实 -- 万年看客

共:💬290 🌺845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5,行为性别理论酿成的悲剧

许多跨性别子女的父母都向我描述了失去原本的子女多么心痛,就算他们又得到了另一位子女,这份痛苦也不会稍减。一位跨性别男性的母亲注意到,“与子女的天生性别同性的父母总会产生特别的抵触情绪——就好像子女背弃了自身所在群体的成员身份一样——而异性父母并不会有这种感觉。”当然也有人持相反意见。我在一次跨性别大会上见到过一位父亲,他说,“我能从理智上接受我的儿子,但是在情感上我依然会排斥他——就算儿子这两个字也总会卡在我的嗓子里出不来。”这位父亲除了跨性别的儿子以外,还有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女儿与一位聋人妻子。在他看来,“自闭症与耳聋还容易对付,因为没人指责我。可是这种事——人人都笑话我。他为什么就不能私下里解决自己的残疾呢?反正我们都有残疾与缺陷,都要与残缺共存共生,他为什么就非得这么张扬不可呢?”他的跨性别儿子则对我说,“从小我就知道我心里藏着东西。很久以来我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不过我很清楚我不是谁——把这部分去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我了。”

有一位父亲坚决不愿用阴性代词来称呼自己的跨性别女儿,最后他接受了心理辅导。“到头来咨询师问我——我坚持管他叫儿子是否会让他感到幸福?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又问我假如我将他称作她是否会让我儿子感到幸福——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接下来他又问我世上还有什么东西比子女的幸福更重要,我哭了出来。我恐惧遭到讥讽,也恐惧他会遭到讥讽,以至于我不惜亲手剥夺了他的幸福。”

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对于自闭症的看法在跨性别领域也有对应的理念,即认为子女的不恰当性别表现源自父母的性别过错。这一观点几乎决定了整个二十世纪的跨性别应对方法。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心理学家约翰.马奈提出性别是一套后天习得的行为与态度。他相信身心健康的前提是强大的性别认同,并且主张要尽量鼓励女孩像女性一样表现,男孩像男性一样表现。马奈在大卫.雷默的身上试验了自己的理论。大卫.雷默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当中的一位,小时候他接受环切,医生不慎烧掉了他的阴茎。于是马奈建议雷默的父母将他当成女孩来抚养,让尚在婴儿时期的雷默接受了变性手术,并且建议父母只让他接触女性的衣服与玩具,而且永远不能告诉大卫究竟发生了什么。多年以来,马奈一直在发表谎称实验取得成功的造假文章,从而鼓励其他人接受类似的治疗。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大卫.雷默才接受了《滚石》杂志的采访,这次采访的内容得到了整理出版,题目是《遵从本性:从小当女孩养大的男孩》(As Nature Made Him: The Boy Who Was Raised as a Girl)雷默的童年现实与马奈的描述截然相反,充满了愤怒与悲哀。尽管并不知道自己的出身,但是他从小就坚持要站着小便。他厌恶马奈,也厌恶父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洋娃娃与花裙子。上学以后他的行为日渐暴戾,不堪承受的父母终于在他十四岁那年向他坦诚了真相。随后雷默接受了阴茎重塑手术,并且以男性的身份继续生活了下去。但是他遭受的心理创伤如此惨烈,以至于他最终在三十八岁那年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最近的科学研究显示,几乎不可能将基因编排的男孩成功地当成女孩养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关注了生殖腔外翻的孩子——这些孩子具有XY(雄性)染色体与睾丸,但是没有阴茎——这些孩子往往会在刚出生的时候就遭到阉割,并且被父母当成女孩养大。许多这样的孩子都选择了男孩的身份,或者在成年之后选择了男性的身份,并且全都“在一定程度上或者十分显著地具有典型的男性兴趣与态度。”研究人员威廉.G.雷纳认为,“这些孩子的情况表明,就算切除了阴茎,甚至就算一出生就切除了睾丸并且毫不含糊地被人当成女孩来抚养,正常的男性性别认同依然会成长起来。尽管外部环境的一切因素全都声称他们是女性,但是他们的性别身份与性别角色依旧坚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位科克.墨菲,小时候他因为举止女性化遭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奥伊万.洛瓦斯的治疗。洛瓦斯是一位理论家,此前发展了一套基于奖惩反馈的行为疗法来治疗自闭症,很多自闭症患者都极力反对这种疗法。科克的母亲坐在单向镜子的后面,奖励他的男性行为,忽视他的女性行为。尽管科克在治疗期间竭力反抗,尖叫不止,洛瓦斯还是向他的母亲保证这样做是正确的。科克家里建立了一套标记计分体系,很类似于用来矫正自闭症患儿的体系。科克只要做出男性行为就能得到蓝色筹码,一定量的蓝色筹码能换取奖励;女性行为则会换来红色筹码,太多的红色筹码则会招致父亲的皮带抽打。科克的女性行为最终消退了,多年以来洛瓦斯的工作都被人们视为成功的典范。

实验人员在文献当中将科克改名为克雷格,让他成为了行为可塑性的招牌人物。曾经直接治疗过科克的乔治.雷克斯后来成为了反对同性恋权益的宗教游说组织“家庭研究理事会”的创始人;后来他被迫出柜了。至于科克则加入了空军,并且一直以男子汉的形象示人——直到他于2003年悬梁自尽为止,时年也是三十八岁。他的母亲与兄弟姐妹在2011年公开谈论了行为疗法怎样摧毁了他。他的姐姐说,“这项研究需要补充一点后续说明:科克.安德鲁.墨菲是同性恋,他最终走上了绝路。我希望世人都能记住,曾经有一个需要保护、尊重与无条件关爱的小男孩来过这个世上。我不希望人们将他当做科学实验的对象。”1996年,菲利斯.波克出版了《性别震撼》(Gender Shock)一书,笔法可怖地记录了许多所谓的治疗方法,这些曾经摧毁科克.墨菲的方法至今仍在应用——并且接受政府拨款。事实上就在我写作这本书的时候,这些方法依然没有得到全部废除。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