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毕苏斯基元帅传 -- 马灯

共:💬35 🌺2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3. 人生变故

妈妈的身体越来越差了。多年的操劳和奔波,内心中对现实的愤懑和灵魂深处对大波兰往昔的向往,一切都要将这位伟大的女性压垮。令妈妈欣慰的是,比起身体上的健康,孩子们在精神上都非常地独立和强健。妈妈常常对毕苏斯基说,“把恢复大波兰荣耀作为你的人生目标,同时要保护好自己,避免无谓的牺牲。”

联盟小伙伴们之间的讨论,也让毕苏斯基提不起兴趣。他显然已经无法从同龄人那里汲取更多的营养,于是开始大量的阅读。法国1789年的大革命让 毕苏斯基崇拜不已。他甚至觉得法国人比波兰人优秀得多,应该法国大革命能把皇族拉下马,但波兰人却总是屡屡失败。

16岁的时候,妈妈去世了。家散了,家的感觉没有了。从这以后,再没有人能填充毕苏斯基的内心。他注定要成为一个孤独的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少年毕苏斯基)

工作是治愈伤痛的良药。一年之后的1884年,毕苏斯基着手写作,并成为一名出色的学者。这些年,所谓会议波兰王国苟且偷安,已经放弃了恢复大波兰的理想,而且1863年一月暴动给波兰社会留下的阴影远未离去,波兰社会已经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波兰的政治领袖们不断地向民众灌输,与其追逐那遥不可及的波兰独立的妄想,不如努力实现物质上和知识上的丰足,平平安安过日子。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

由于维尔诺离圣彼得堡,比离华沙更近,此刻,维尔诺的社会思潮受到俄国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这使得毕苏斯基成为了一名社会党人。

俄国社会党人向已经小有名气的毕苏斯基频频示爱。在俄国社会党人眼中,共产主义没有国界,共产主义是超过国家的人类社会最高阶段。尽管俄国社会党人不奢求毕苏斯基完全认同这一理念,但毕苏斯基越来越觉得,他们不是一路人。他的内心向往着大波兰,向往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荣耀。在俄国社会党人极力批判资产阶级,并对“巴黎公社”型的工人自治体大加赞扬的时候,毕苏斯基顶住压力,只是表达了对波兰资产阶级的批判。正如他在1903年坦言的一样的,当时的他只是个肤浅的社会党人。

毕苏斯基过完17岁生日后,决定远赴700公里外的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求学。大学时代的第一年,毕苏斯基的专业是医学。他一门心思地好好学习,他的历史,地理学,无机化学成绩出色,神学,拉丁文,希腊文和数学成绩也不错。此外,他能够说波兰语,俄语和德语,在不远的将来,他还学习了法语和英语。

但是,哈尔科夫的气氛使得毕苏斯基极为压抑。在斯拉夫化的大潮和白色恐怖中,很少有波兰族裔能不为所动。大学里波兰语的书籍极为匮乏,这里的沙皇政权极力压制着民间的各种思潮,华沙的社会党分子纷纷被捕并投入大牢。1886年3月,毕苏斯基开始了他与监牢交往的生涯。由于参与哈尔科夫的一次骚乱,他被判处了6天的监禁。

夏天来临前,毕苏斯基返回了维尔诺,并试图在塔尔图大学(爱沙尼亚第二大城市)找到一个学习的位置。这里汇聚着大量波兰族裔的青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