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毕苏斯基元帅传 -- 马灯

共:💬35 🌺2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 童年

时光飞逝。毕苏斯基7岁的时候,家乡祖鲁沃的一场大火毁掉了毕苏斯基家的产业。老毕苏斯基这些年勤勤恳恳,在乱世中努力维系着家庭,但没有为家庭打下什么基业。这场大火迫使一家人搬到了首都维尔诺。告别了富足的乡村富绅生活,一家人开始了维尔诺的普通人生活。好的一方面是,毕苏斯基的兄弟姐妹们可以在这里获得更好的教育。

一个小镇的男孩到了大城市,你一定听过这故事。维尔诺的一切对于毕苏斯基都是如此的新奇。在这里交汇的维尔尼亚河和内里斯河使得维尔诺成为了交通中心和经济中心,经济的发展吸引了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移住到这里。各种元素渐渐融合,互相包容。1795年波兰-立陶宛联邦被瓜分之后,这里成了俄国维尔诺省的首府。

在维尔诺,毕苏斯基搬了很多次家,不过每次都离犹太人聚集区不远。他在这里了解犹太人,并和他们成为朋友。毕苏斯基是波兰近现代史上少有的对犹太人友善的政治领袖。

宗教生活是维尔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周日,这里的拉丁人和希腊人都聚集在希伯来大聚会上,互相交流。犹太人也安全自由地生活在这里。唯一令人不悦的是,沙皇政府正在一步一步地抹去这里的波兰和立陶宛的痕迹。沙皇视这片土地为他们最新的战利品,并力图将这里的一切都俄国化。大量的俄国人补充进政府机构,学校和法院。沙皇俄国不仅要在行政上管理这里,在文化上同化这里,她还要在宗教上占领这里。大量的天主教教堂,新教教堂和犹太教会堂被关闭,教职人员受到严格的管制。与此同时,东正教势力在沙皇政权的帮助下,大举进入进立陶宛。沙皇倡导的“一个沙皇,一种信仰,一种语言”行动明确针对那些不服从管理的列托人和波兰人。

年少的毕苏斯基一边被迫接受沙皇统治下的一切,一边在母亲的帮助下,悄悄地学习波兰语和了解波兰。毕苏斯基受的学校教育完完全全是由俄语进行的,在学校里,使用波兰语会收到责罚,穿波兰的传统服饰是被禁止的。所以,毕苏斯基特别愿意穿校服,这样就不用穿那令人厌恶的俄罗斯服饰。

十三岁的时候,毕苏斯基初出茅庐。他开始编写和发行一份手写版的小报,叫祖鲁沃信鸽。维尔诺的信息交流发达,毕苏斯基把他听到的知道的关于外面世界的信息记录下来,写在这份小报上,比如,法国有一支强大的968300人的军队,或者华沙的一个小学生把自己给射伤了。在母亲的循循善诱和教育下,毕苏斯基开始对历史,特别是波兰历史,表达出浓厚的兴趣。

十五岁时,毕苏斯基的哥哥布罗尼斯瓦夫 毕苏斯基加入了他发起的一个地下小组,名为联盟。这个小组的成员们,会聚集在一起阅读禁书,自由地探讨各种时事问题。当时,一位受人尊重的国王说过,“如果一个人在20岁的时候,不是一个社会党人,我不会关注他。如果一个人在40岁的时候,还是一个社会党人,我也不会关注他”。毕苏斯基的思想的演化,就是遵循着这样的路线,引人夺目。他和他联盟的小伙伴们,在学校里开始了青涩的针对东正教势力的抵抗。然后,他被学校里的俄国同学举报了。

关键词(Tags): #毕苏斯基#校园生活通宝推:联储主席,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