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毛泽东困境 -- 经济学家吴迪

共:💬161 🌺1544 🌵1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历次王朝较大的更迭

人口损失都是以半数记,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三国时期,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人口损失是三分之二。(雍正摊丁入亩前,中国人口统计基本逻辑是计户不计口,就是计算多少户人家便于抽丁服徭役而不统计具体人口数字。这里说的人口统计是按照户为单位计算的。)王朝更迭人口损失比较少的就只有大清逊位与解放战争了。

文革的评价今天还是个禁忌,看后面披露的资料吧。现在党内与学界,有一种观点是改革从1972年开始。而邓公自己也写过,自己改开想法的成熟就是从主持四三方案开始的。这里看过很多对四三方案的争论。他们看中的是物质实体的增量。却忽视了这样几个从四三方案开始的影响。

1.新中国在改开前两次系统而整体的移植国外先进技术一个是苏联援助的156工程,一个就是四三方案。156工程是赫鲁晓夫在党内斗争的瓶颈阶段,中国领导人抓住的机遇期。虽然引进的项目有半数夭折(其中原子弹技术引进从技术谈判到赫鲁晓夫在戴维营谈判前应美方邀请突然中断合作前后只有1年半,如果从转让第一批技术文件到结束,前后不到七个月。)但是156工程第一次给了但是还处于农业国阶段的中国一个建设工业化的基本架构。而四三方案打开第二次引起国外技术的高潮,这个技术引进阶段实际从四三方案之后,除了短暂的时间内,这个对外技术引进直到今天也没有停止下来。1972年我们打开西方对我们关闭的大门,也再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关闭过。

2.四三方案期间引进的技术,虽然从今天今天看比较粗糙。但是,那时候美国人能给我们技术上授权的源专利,在今天对我们的技术进步起了不小的影响。比如,当年尼克松访华,给中国的礼物之一就是IBM当时的新型大型计算机中的一款。为了给这个超级计算机配套,美国人给了中国完成的配套设备的技术资料这里就包括的授权专利。这直接导致,当年我们授权源专利的部分,现在已经代替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同类设备供应商。也因为这样的技术授权,我们对美国在同类技术的追赶,尽管始终在吊车尾,但是始终没有落下。

3.在四三方案期间,开始引进的各种技术尤其是各种良种,直接与间接的推进了我们国内本土源生技术的进步。比如,虽然给印度带来绿色革命成功墨西哥短杆小麦引进,并没有成为中国北方小麦种植的主力。但是,同时引进的技术给我们基于本土小麦种子改良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不过,文革中老百姓苦也是真的。我自己和朋友计算过,文革期间三线投入占国家投入的百分之35。同期我们输出革命的消耗资源,占国民总产出的百分之12。(举例越战高峰期间,我们资料公开的是,美国陈兵57万,我们在越南23万,在老挝13万。而去年和一个越战美国老兵有过很愉快的交流,他说越战的时候他是海军情报官,和中国人在柬埔寨有过激烈的对抗,这个史书上至今没有公开资料。同时期我们在中东,非洲南美洲都有一定介入,但是估值很难判断,在没有公开资料佐证下。前面百分之12主要是越战的)而因为满足战备需要,我们公开资料表明文革期间我们重工业投资占国家总投资百分之55.如果再加上军工生产的配套。我们自己估算,用于民生的无论如何不会超过百分之12.请注意,在越战期间美国军费开支不过达GDP的百分之7,美国就出大问题。这个时期,我们通过这种对民生资源几近极限的压迫,实现了从苏联的一面倒到向美国为首的西方的一面倒,很不容易的。要知道历史上对民生压迫不要说压缩到百分之12以内,就是对民生投入少于国家产出的百分之35都要导致社会剧烈震荡甚至王朝更迭的。所以,在特定战略下的文革,抛开意识形态,实际就是精神原子弹爆发出的极大能动性。但是无论如何评价文革,牺牲一代人生活福利甚至健康福利创造的历史阶段,尽管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对和错来评价,只是不要以为那种对民生的极限是历史的常态就可以。尽管,那之后从军工转移出来钢铁,水泥,能源资源最终都配置在了民生上。但是一代人牺牲这是不争的事实。

最后给楼主一个补充,也是给楼主一个思考。去年和碧桂园合作一个项目的时候,碧桂园副总自己说过自己成功的模式就是,在生态环境自成一体水库区几乎0成本拿到土地后,通过项目开发以生态环境为竞争看点吸引城市有钱人来购买,这样的投资回报往往可以达到上千倍。而也因此,我一个朋友专门做了一个计算。就是,新中国前三十年大小水利工程,抽取三千个后依据其土方总量按照2011 2012土方价格计算,仅仅这笔投入用资本方式来推进就需要200万亿人民币。这就解释了2011年,水利部说5500亿每年的水利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的增长。我这里说这件事,不仅仅是因为碧桂园能增值千倍背后的估值来源于前三十年几近无偿的基础建设投入。前面的数字仅仅为前三十年三千个水利工程土方总量的估值,对前三十年以社会组织方式推动的各种基础设施,还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等等等等。这些最终都在后三十年转型中变成了不少私人增长财富挖掘出的金矿。不仅是我们,还有很多学者和我们得出的类似结论。这些汇总,最终导致了去年批评与自我批评上的承担国有资产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的检讨。那也为下一阶段的改革定了一个基调。最后能补充的是,从前三十年水利土方量的估值,我们看到了土共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与组织优势所在。这也可以间接说明我一个观点,仅仅在基础设施上印度要实现今天中国的水平,即使印度社会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采用资本驱动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他们和中国的差距,或者要面对的困境无过于,2011年水利部长的困境————如何用每年5500亿人民币的投资,完成估值200万亿的土方总量。

现在和杨继绳打笔仗和孙经先从去年打到了今年。

转帖杨继绳的观点

http://www.guancha.cn/YangJiSheng/2014_01_27_202791_s.shtml

转贴孙经先的观点

http://www.guancha.cn/SunJingXian/2014_01_27_202758.shtml

我想争论什么问题前,先看看我们原先判断的事实基础是不是有问题。不要有预设答案,先尽可能还原当时的事实。

通宝推:陆合,surfxu,拈花虎,jyzh,路过幸福,云中飞,黑山老妖,决不倒戈,为什么不可以,天煞穆珏,白芍,watomi,须弥一芥,暗香疏影月黄昏,河里的螃蟹,ljsqt,西门飘飘,陵少,中华如龙,①声叹息…,积吉,okcgb,桥上,特里托格内亚,石狼,楚庄王,呆头呆脑,想学自由泳,回旋镖,mezhan,一介书生,fw,联储主席,白玉老虎,ghui,棋人鲁大耍,星星星,啊凡,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