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扒一扒关家垴战斗 -- 河蟹

共:💬226 🌺2488 🌵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战略的大小总是相对的

取决于自己的实力和对方的实力

如同你另外一个帖子里说的,红军初期,打仗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缴获武器,这是战略。那么抗战初期,消灭500鬼子,也是战略;解放战争围歼老蒋一两个兵团也是战略。B2+氢弹,一套也是战略威慑。

那时侯的八路军的实力,也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500-1000鬼子,而且自己付出对等的伤亡,没有太多便宜好占。大规模集结部队,大规模伏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搞不好会被敌人包围。我认为,有生力量,在可以再生的情况下,可以付出一定规模的牺牲,换取对方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承受的损失。

地面战争,即使是现在技术条件下,优势兵力也是重要优势。损失了可以补上接着打,对方补不上,他就输了。不信问问叙利亚的总统。

对于彭总的战略思维高度,我认为是他完全可以判断,判定,断定以及决定:何时何地何种条件下消灭日军一个大队的问题。这事儿不用劳烦主席。

至于关家垴战斗的必要性,也许之后不会再有这样的战机,也许有更好的战机,谁知道呢?很大可能是必然有这样一场战斗,不出现在关家垴,就出现在别的地方,但是一样是啃硬骨头。你可以查一下八路军的战史,百团大战后到1944年之前,几乎就没有一次消灭纯日军500人以上的战斗了。是我军实力不行无法进行大的战斗了呢,还是日军不敢500人以下出击了呢?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这个时期必须在艰苦的恶战中渡过,不会等过去,不会混过去。我觉的早打比晚打好,主动打比被迫打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