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茗谈(110):定向外债 -- 本嘉明

共:💬31 🌺196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说的是“搞特区”

不是资本项下普适性地开放。我是在广州搞“十三行”,与洋人通商,搞得不好,还清这单企业债,就收手。

我赞同你的观点,同意林先生的意见,不冒进。但资本这个东西,不是好东西,它非常势利,只肯锦上添花,不肯雪中送炭。所以不是说你完全准备好了,够渴了,一敲钟,人家就跟上来配合的。先小规模试水,贴着人家的节奏走很有必要,目前由于QE,国际资本泛滥,是个大背景。

所以这不是惊险一跃,不是大决战,而是狗刨爬坡,偏师试探。上甘岭的志愿军小战士半夜去打水,美国鬼子探照灯一照,就不动;探照灯一过,接着爬。企业债虽然每笔规模小,级别低,零敲牛皮糖,10年整个1000多亿美元,还是可能的。为什么美国人可以借钱造航母,我们就不能?

其次,这些钱到帐后,不是立刻就会用掉的。这等于是图书馆里的藏书,A省铁路项目公司有借书证,B银团的成员银行(比如中行)也有借书证,可以腾挪共享,所谓“10个坛子7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便是如此。甚至是事急时,中央打招呼,铁路项目放缓,钱先让银行挪用,给铁路公司倒付利息就行。

第三,这是冲销风险。中国买了9000亿美国国债,就应该借3000亿美元的企业债。企业债的利息固然高,但这是企业信用,拖欠是企业的事,不是国家的信誉损失。如果哪天美国赖账,连国债利息都不还给中国(国债本金就甭指望了),引起中国经济恶化,企业们纷纷还不出外债了,也很正常嘛。

中国经济的总盘子我不知道,中国的外贸出口在未来几年应该是总体平稳,还有一些回升空间的,这是我本人实践中的预测,以后细说。如果出口平稳,进口和三资企业在华业务也就平稳。

唯一值得担心的,是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如“亚洲之春”,比如台湾的“驱马”运动。一旦引起连锁反应,中国的应急支出雪崩增长,就缺钱了,而且失去了从外部吸收资金的机会窗口,只能自己印钞了。

能借钱打仗是最爽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