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造食物的一些感想 -- 夜如何其

共:💬46 🌺12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二战德国就有人造肉

二战中,由于粮食的匮乏,对动物蛋白肉食品的需要供不应求,德国的科学家发挥了自己的惊人天赋,制造出了替代品人造肉。德国的科学家开辟新的食品来源。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单细胞蛋白和氨基酸,可以提供人的营养需要。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为了解决粮食的严重不足,就开始研究利用培养酵母菌来生产蛋白质.由于这种酵母蛋白经压榨后很像猪肉和牛肉,所以被誉为"人造肉".因为酵母菌是由单细胞组成的,故称它为单细胞生物,由它生产出来的蛋白质,也就叫单细胞蛋白.

单细胞蛋白是从酵母或细菌等微生物菌体中获取的蛋白质。微生物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例如酵母菌蛋白质含量占细胞干物质的45%~55%;细菌蛋白质占干物质的60%~80%;霉菌丝体蛋白质占干物质的30%~50%;单细胞藻类如小球藻等蛋白质占干物质的55%~60%,而作物中含蛋白质最高的是大豆,其蛋白质含量也不过是35%~40%。

k单细胞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不亚于动物蛋白质,如酵母菌体蛋白,其营养十分丰富,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除蛋氨酸外,它具备7种,故有“人造肉”之称。一般成人每天吃干酵母10~15g,蛋白质的需要量就足够了微生物细胞中除含有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脂类、维生素、矿物质,因此单细胞蛋白营养价值很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再次开始生产酵母蛋白,德国燃料化学家。大名鼎鼎的合成汽油专家柏吉乌斯,1933年以后进行了合成食物的技术的开发改良,研究利用 可就地取材,廉价易得的原料,制取人造肉的方法。最终使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原料来源极为广泛,一般分为四类:一是糖质原料,如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亚硫酸纸浆废液、制糖的废蜜等;二是石油原料,如柴油、正烷烃、天然气等;三是石油化工产品,如醋酸、甲醇、乙醇等;四是氢气和碳酸气。最有前途的原料是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农林加工产品的下脚料、食品工厂的废水下脚料等。这些资源数量多,而且用后可以再生,还可实现环境保护。该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率高 一般蛋白质生产速度同猪、牛、羊等体重的倍增时间成正比。微生物的倍增时间比牛、猪、鸡等快千万倍,如细菌、酵母菌的倍增时间为20~120h,霉菌和绿藻类为2~6h,植物1~2周,牛1~2个月,猪4~6周。有人计算,一头250公斤的牛,一天一夜可合成蛋白质0.4公斤;而同样重量的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24小时内就可生产出25吨蛋白质,其效率是牛的几万倍.

据估计,还有技术生产不受季节气候的制约,易于人工控制,同时由于在大型发酵罐中立体式培养占地面积少。如年产1万吨的工厂,以酵母计,按含蛋白质45%计算,一年所产蛋白质为4500t。一亩大豆按亩产200kg计,含蛋白质40%,则一年为80kg蛋白质,所以,工厂所产蛋白质相当于56250亩土地所产的大豆。

可以完全工业化生产 单细胞蛋白生产比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少,又不受地区、季节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可在占地有限的小设备上进行,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就是用亚硫酸纸浆废水大量生产单细胞蛋白酵母,当年产量达11000吨,最高年产达5万吨,称为“人造肉”,作为军需蛋白质食品。,德国人的总的食品消费量中只有百分之三十来自荤食品,而在其他工业国家里则有百分之四十。德国人的大部分蛋白质消费量来自素食品和人造肉,而在其他工业国家里大部分蛋白质则来自荤食品。

随后,战争中各国群起仿效,英国也开始生产酵母蛋白,其含量比德国的高,味道也比德国好,接着,美国也着手生产酵母蛋白,并将它混合在食品中食用.人造肉虽缓解了战争期间德国的食品压力,仍然无法挽救德国由于四面受敌的覆亡命运,但是人造肉却没有陪同纳粹埋进历史。

通宝推:石头布,赵沐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