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诗文独立古今间”的狂士金堡 -- 古城老农

共:💬842 🌺10273 🌵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写了那么长,抒情散文写的不错

归纳以下你的逻辑:

1.明用捐监生增加财政收入,而且到了全国正赋的1/3。给说说看是哪一年的事情,一年有多少个监生可以捐。捐监生相当于高额学费送自己儿子上清北,进门以后还要高淘汰率的选,这就等于做官了?至于那散官无非是个名誉称号三八红旗手,没实职的算什么官。这事情跟大清的捐官比?

2.用侯家的例子说明全国耕读世家很普遍,要不要先算下每年进士有多少再说。再回头说了,侯家算什么世家大族,明代家族的基本特征就是1)家族政治势力只管一代,无法继承,2)家族无独立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所以明根本没有汉魏两晋那种超大家族。

3.举个什么吴梅村的诗来论证谁谁是忠臣良将。这是典型的抒情散文,顾宪成自己就是商人家里出来的,高攀龙自己就是商家,江南GDP高税交的少还有理了不成,要免税免到了农民头上也就算了,免到了东林党自己头上算什么事。

爱去做哪些心证的操守、道德文章就自己去做。东林上台以后,税收总值下降,农税剧增、以盐茶为代表的商税基本收不上来,饥荒的西北不减税、东南不加税。比起之前阉党商税和矿税收的多,农税比例小,你说说看这个是为什么。还有那时候的商税根本就不是什么增加资本主义积累负担的工业税,就是个中小地主消费的奢侈品税。掏空大明经济基础和税收的地倒是看你怎么洗,你还是写架空小说适合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