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有不少同志们喜欢用“先验”这个词,我就稍微聊聊吧 -- fride

共:💬18 🌺6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有不少同志们喜欢用“先验”这个词,我就稍微聊聊吧

基于先验哲学传统谈谈a priori,transzendental和Transzdenz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相关汉语术语翻译之间的争论

先天的(a priori)这一术语在拉丁语中的本来意义是指首要的,首先的意思,大致相当于现代英语中的Primarily,或者现代德语中的vor allem等词语,词本身的含义应该是指处于时间中历史中序列的“第一”。然而就语言本身的隐喻性而言,这个“第一”或者“首要”就逐渐经由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及其后来的拉丁化和基督教化的过程中就发生了转义。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传统中,πρτερον próteron、στερον hysteron这组术语(本意为在先的,在后的)主要是指决定者和被决定者(Bedingung und Bedingtes)的关系。

但是这一术语在近代理性主义中却有着相当不同的用法,尤其体现在康德哲学中。一切近代和当代关于此术语的学术争论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都起自于康德。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版与第二版对此术语有过直接表述,在第一版中:“这样一类普遍知识,其同时也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特点,它们必须是独立于经验(Erfahrung),就自身而言清楚而确定的;这类知识人们把它们称作先天的(a priori):因为作为对立面的,仅仅只是从经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正如人们所表述的那样,只能被认识为后天(posteriori),或者说经验的(empirisch)。”1而在第二版中对此术语的界定则是这样的:“因为事情也有可能是这样的,即我们的经验知识自身是从以下的那些事物而来的一种整体原理,即从我们从印象中所接受的东西,以及那些我们我们本身的认识能力(从感性印象中直接带来)从其自身所给出的东西……人们把这样一类知识命名为先天的(a priori),并将其与经验的区分开来,而这类经验知识只有其后天的(posteriori)来源,也就是说在经验中的来源。”2 虽然略有差异,但是基本意思是明确的,即先天的东西(das Apriorische)必须独立于经验(unabhaengig von der Erfahrung)。而康德的哲学计划则是重建形而上学,既不是经院哲学的,也不是莱布尼兹沃尔夫体系的,更不是近代经验论的怀疑主义,而是一种所谓的先验哲学(transzendentale Philosophie)。关于这一哲学的理念,康德写道:“我命名一切下述知识都是先验的(transzendental),这种知识首先不是去研究对象,而是研究我们关于对象的知识类型,只要其应当是先天可能的。这样一些概念的系统就称作先验哲学。”3 应该说康德的表述是明确的,一切先验的东西必然是先天的,尤其是特别加上了对先验知识所做的一个限定,即先天可能的(a priori moeglich)。那么先天的东西和先验的东西差别何在?在康德哲学的框架下,先验的东西主要是指与认识能力相关,认识的条件相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切经验知识的原型。特别是先验的东西,要求成为一个体系。而先天的东西,例如某个先天判断,比如某个重言式如“A是A”,并非是关于认识能力和认识条件的判断,尤其是这个先天判断是一个“分析判断”,在康德意义上不产生知识,所以实际上先验的东西可以说是先天的东西的一个子集。而在胡塞尔的哲学中,这一术语的用法则与康德以及近代经验论有很大不同。“先天”一词在胡塞尔那里首要地是和本质相关,先天知识“是关于本质(Wesen)、本质(Essenzen拉丁语源的本质)以及与指向普遍对象性的知识有关” 。4他曾经一度避免使用这一术语,因为在休谟的经验论传统中从根本上混淆“本质”和意识的实项内容之间的区别,一律称作观念(idea),并且把本质和本质关联一律解释成为“观念联想”。

再来继续讨论transzendental这一术语。在前段的论述中提及了康德的文本中对此术语直接提及的文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词语本身所具有的隐喻性含义。这种含义对于自身处于罗马拉丁传统中的西方人不构成本质性的困难,前缀“trans”明确表达了该术语所具有的那个有关“超过”和“越过”的意蕴。虽然在康德哲学中有着对这一术语的明确阐释,但是当下通行的“先验”译法确实对词语本身的隐喻色彩造成了损失,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倪梁康主张“超越论的”这个译法 5,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词语本身的隐喻意义。就“先验的”这个中译来说确实在理解这个术语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容易看不到这个词本身所含有的“超越”的那个意思,以至于理解一些重要概念会产生重大的偏差。就康德以及胡塞尔的哲学而言,基本的思路就是在意识中所直接被给予的东西,通过意识的综合而变成对象性的东西,而这个对象性的东西本身是不属于这些直接性的东西,是超出于这些直接性的东西。按照胡塞尔术语来说,意向体验的意向内容是“超越”于意向的实项内容的。在康德那里也类似,在自我对原初所予的综合之后所形成的对象,无论是具有时空形式的感性对象,还是通过范畴表得到规定的知性范畴都不再是统觉过程之前的事物自身,而发生了“超越”。应该说,康德对此术语的使用中确实包含着对这种隐喻含义的利用。而在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中更是把先验哲学这一术语的含义明确化为:“这就是向着所有知识构成的最终源泉之回问的那个动机,这一源泉即是认识者朝向自身的反思。”6 他认为一切近代哲学从根本上要体现着对于先验主体性的要求和呼唤,这种关于先验主体性的哲学消灭了一切“肉身”,并且为整个本质科学以及形而上学体系提供奠基,最终这种“超越”是对经验实在向着本质结构的超越。

另外一个相关的术语则是Transzendenz。这个词汇更多地具有神学上的意味,这其中的超越则更多地指超越到彼岸那里去。孙周兴就不同意把transzendental译为“超越论的”。7 他指出——这两者都具有超越的含义,但却是两个不同方向上的。前者是指向着本质维度的超越,在于回答Was的问题,扩展后的问题域是形而上学逻辑学问题;后者则指向实存维度的超越,指向的问题域是神学,回答得是Wie的问题 。8困难在于这两者虽然都具有超越的含义,但是差异如此巨大,以至于某种程度上必须强作区别。两派的意见实际上也是出于汉语西学的无奈,其实如果完全用西文从事研究的话,根本无须顾及译名之争,因为意义差别在词性上可以体现,是明显的。但是作为母语为汉语的研究者总是自然要承担这样一个任务,即分析和比较中西这两种传统,需要在居中调和,因为汉语学界研究西学最终的指向还是应当回到我们自身切身的现实问题。

最后,有关上述术语汉语翻译的争论,必须明确的一个底线就是这种翻译需要至少不妨害学术交流,不妨害学术新人的学习。即便是由于汉语和西语的结构性差异所导致的翻译困难,一定时候甚至无法做到“信、达、雅”中的“信”这一条,那么至少需要做到能够通过注释和术语辨析让学界能够理解这种困难。回到这三个术语上来,那么这个底线就是:无论如何去处理,必须体现出这三个术语的差异性,例如可以遵从当下流行的“先天”、“先验”和“超越”的旧译,也可以为了体现语词本身的隐喻性含义,译作“先天”,“超越论的”和“超越”。

参考文献及注释:

1) Immanuel Kant, AA IV,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erste Auflage, Seite 17

Solche allgemeine Erkenntnisse nun, die zugleich den Charakter der innern Notwendigkeit haben, muessen,

von der Erfahrung unabhaengig, vor sich selbst klar und gewiss sein; man nennt sie daher Erkenntnisse a priori: da im Gegenteil das, was lediglich von der Erfahrung erborgt ist, wie man sich ausdrueckt, nur a posteriori, oder empirisch erkannt wird.“

2) Immanuel Kant, AA III,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zweite Auflage, Seite 28

Denn es koennte wohl sein, da selbst unsere Erfahrungserkenntni ein Zusammengesetztes aus dem sei, was wir durch Eindrücke empfangen, und dem, was unser eigenes Erkenntnivermoegen (durch sinnliche Eindruecke blo veranlat) aus sich selbst hergiebt…Man nennt solche Erkenntnisse a priori, und unterscheidet sie von den empirischen, die ihre Quellen a posteriori, naemlich in der Erfahrung, haben.“

3) Immanuel Kant, AA III,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zweite Auflage, Seite 43

Ich nenne alle Erkenntni transzendental, die sich nicht sowohl mit Gegenstaenden, sondern mit unserer Erkenntniart von Gegenstaenden, so fern diese a priori moeglich sein soll, ueberhaupt beschaeftigt. Ein System solcher Begriffe wuerde Transzendental-Philosophie heien.“

4) Husserl, E Husserliana II, Seite 51

auf Wesen, auf Essenzen, auf allgemeine Gegenstaendlichkeiten gerichtete Erkenntnis“

5) 倪梁康 《Transzendental: 含义与中译》 中国现象学网

[URL=]http://www.cnphenomenology.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7/793

[/URL]

6) Husserl, E Husserliana VI, Seite 100

Es ist das Motiv des Rueckfragens nach der letzten Quelle aller Erkenntnisbildung, des Sichbesinnens des Erkennenden auf sich selbst“

7) 孙周兴 《超越先验超验》 哲学在线

[URL=]http://phi.ruc.edu.cn/pol/html/03/n-1803.html

[/URL]

8) 例如在Heidegger早期哲学对时间性(Zeitlichkeit)的阐发中,存在(Sein)本身是地道的超越(das transcendens schlechthin“)。具体体现在Sein和Dasein的亲缘关系。Dasein的实存具有一种在时间中向着终结(死亡)不断超越的结构。这种终结以及对死亡的畏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基督教的核心主题。

通宝推:打铁的,格荧幕,何求,益者三友,南方有嘉木,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