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啥海湾国家支持革命? -- 夏至欧锦

共:💬150 🌺755 🌵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换一个角度

大英帝国在英法争霸中逐渐成长为日不落帝国,他们将地图翻转然后标出帝国的航线,世界贸易的脉络尽握手中。这不仅使英国可以以最低廉的价格获取全世界的商品。更使英国的生活方式——绅士的生活,成为殖民地人争相效仿的对象。不惜花费重金千里迢迢买来红茶,哪怕是在某个下午能喝上一口,也让他们获得巨大的满足感。而彼时的英国也进入了社会稳定期。之前林立的咖啡馆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盛行一时的俱乐部和秘密社团。即便不提及阶级的差异,随着交流的日益增多,有相同爱好或者相似意识的人很容易组织起小圈子,讨论圈子里大家关心的事,本也无可厚非。况且此前贵族俱乐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当俱乐部向平民发展,英国人这些小圈子展示出了某种封闭性,从而无一例外的这些俱乐部都不向外界开放。在《福尔摩斯》中就有很多相关描写。(资料取自《砂糖的世界史》我也稍有总结,未直接摘抄。但原著这段写的就很主观,我也只能把这段引为一种观点,而不能作为证据。)即便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但我还是希望把他推进下去看看结果。所以我认为,当时这样的发展对于一个处于鼎盛的英帝国来说并不致命。然而对于大西洋彼岸却带来巨大影响——“英国式的绅士生活”失去了光环。

大洋彼岸,波士顿倾茶事件,无论经过多么离奇。而结果只有一个,美国人要做美国人,而不是英国人。日不落帝国的衰落开始了。

说说我的看法。

英国的俱乐部文化,放在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激进的自组织文化。他有助于消除阶层稳定期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或者说这是一种泛“骑士团行为模式”引起的必然。然而这样的模式也有他的缺陷——意识形态的内卷。不再从跨阶级,跨地区,跨种族的交流中吸收营养,而是转为一种内在的审美限定——我的俱乐部只欢迎某种人,其他人免谈。看过章先生的《伶人皆往事》,后来又听章先生谈伶人,不禁慨之叹之。先生又说美丽总是脆弱的,然后数度哽咽。我在心里回答,不是太美丽,而是太内生了。这样内生的文化产品不被大多数人认知,是承担不起文化发展方向的。或者说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不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从战略角度看。当美国人成为美国人,英帝国不再是连接世界的纽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核心。那失去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还能不能继续作为日不落帝国而存在。之于眼下的美国,集合全球资源获得超强的优势。但如有一天,不能实现在世界上任意一点介入地区冲突。那么无法统御全球资源美国还能不能像现在一样继续维持世界秩序。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虽然仅仅能限制美国介入某地区的冲突,但是意义却是战略性的。这个体系形成的那一天就意味着世界将进入一个更加混乱的状态。走下去吧,为了一个更加混乱的2013。

插播一个新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周四将发布自己的能源政策,该政策据称将旨在通过大幅提升联邦土地与海洋的石油天然气生产以促进北美地区在2020年达到能源独立。(消息来自路透社)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