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定价权的奥秘(一) -- wild007

共:💬49 🌺1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定价权的奥秘(三)

上一篇跳跃太快,本篇将进一步简化,在展开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

商业和政府究竟产不产生财富?

公务员们都是吃税的,不产出,这个应该很容易达成共识,可是我们每月的税负才多少呢?那点税负在扣除了公共事物开支后,还能让如此众多的公务员过上相较于普通人更好的日子,真的够吗?这一问题先押后,我们再来看商人,很多人都认为商人应该还是创造财富的,没有商人,我们今天的日子肯定不会这么“好过”。但是如果我们先假定商人不产生财富,再进行反推,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商人是平衡不同地域和领域间物资平衡的职业,随着地球村的到来,世界上所有的商品最终都会趋于零利,因为最终供给和需求都会达成平衡。当然这是不考虑垄断等刻意行为的理想情况。只是即使没有垄断,物资也不会自发飞入人们手中,中间还有运输环节。实际上今天所有的零售业从业人员都是依据“运输劳动”来获取分配资格的,严格上说,他们已经不属于商人。那么真正的商人的利润来源是什么呢?主要是两块:其一是贸易差价,其二是定价权抽利。

当任意两个闭合经济体开始融合时,双方物资必然存在差异,这就是“商机”,比如我和你那相比煤多棉少,那么我们进行煤—棉交易吧。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商业角度的物品多少并不是指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在于和需求的比值,比如我这产1000吨煤,可我这的人需要3000吨,而你那虽然只产100吨煤,可是需求却是200吨煤,那么当然你的煤比我“多”。很显然,贸易产生的前提并不一定是“富余”,而是和需求比值的高低,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时候,明明很多东西国内都不够,却还要“出口”。一国所缺的并不只是某样物品,所以在所有的物品间采用综合评价达成平衡是最好的办法,这也是今天准备开展贸易的两国都要先签订“一揽子”贸易协定的原因。不过在古代,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和通讯的不便,一揽子协定就算签了也白签,主要手段可参考前文的走私和官商勾结。因此商人就可以在这里面打时间差,利用运输量和信息滞后等种种手段来占便宜。比如上面所说的煤棉交易,当贸易开边后,煤和棉的定价就需要根据双方需求供给的总量来重新标定,象煤在A国原本卖5两银子1000斤,B国则是3两银子1000斤,假定根据总量平均最终的定价应为双方都是4.5两银子1000斤,可是商人会在开始的贸易活动中从B国以3两收入再在A国以5两卖出,然后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会最终定格在4.5两的附近(不会真的变成4.5,考虑到运输成本)。其实如果拓展开去,今天世界“倾销”的原理也在于此。

再来讲定价权抽利。在物物交易为主流的世界,是很难进行定价权操作的,而只有在物—货币—物主导的交易系统内,定价权才会“脱颖而出”,怎么理解呢?其实今天的美元已经成了相关问题最好的教材,要不是美元这么赤裸裸的表现,要想看清经济世界的奥秘还真不容易。从这上面说,西方人比东方人“可爱”多了,你如果能从二十四史里把这个社会给彻底理清晰,你肯定已经出入庙堂之上了,中国的人精才叫真正的人精,伪人精就只能研习回字的四种写法。

言归正传,人类社会之所以会出现定价权这个事物,就在于统治者们把货币变成了商品参与物物交易。举个例子,一个闭合经济体统内各种货物间已经达成了买卖平衡,比如1斤铁=10斤棉花=5斤盐=100斤米等等,那么这些物品和货币该如何挂钩呢?从铜的问题上就比较容易理解,铜是货币史上的一个异数,因为它用处太“大”,换言之实用价值比较大,而官方很难彻底垄断它,由此就会发生作为货币的铜币经常会发生因为使用价值高于其标示价值而被拿去融掉做工具。而如果用没用一点的金银就不太容易发生这种尴尬事。当然历史上中国人首先是通过铸造纹饰更复杂,重量更轻的五铢钱来应对这一问题,即剥离部分使用价值,这就是铸币税。只是如果物物交换还存在,那么抬高定价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1斤铁=10斤棉花=5斤盐=100斤米的等式依然存在,百姓可以自发抬高自产物品对货币的定价来对冲官府的行为,即五铢钱也自发贬值,因此必须打断物物交易,但物都在百姓手里怎么办,于是汉武帝的盐铁国营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是那时代最容易被官府控制的物资了。

很容易看出,盐铁国营还是属于官府版的囤积居奇,而货币的价值还要靠盐铁来背书,一旦官府放松对盐铁的控制,或者商人们走私盐铁进来,民间马上自发恢复物物交易,因此古代中国的老百姓尤其是乡间小民,日子过得并不差。但到了今天的世界,这种好日子却是没有了,统治者把货币进行了分化,现金、贷款、外汇、股票、期权乃至房契等等其实都算是货币的马甲,然后连原本控制盐铁这种“高技术含量”的囤积居奇都不需要了,自己印自己烧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货币开始自己给自己背书,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而同时百姓的生活就越来越被控制,如果以衣食无忧、精神健康两个要素来评价,我们今天的多数人其实是比不过古代中国乡间的农民的,如果不是被各种脑残电视给拉低智商的话,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看到的,别以为拿着“爱疯”,吃着卡布奇诺就真的比古人幸福,如果把生活节奏放慢,其实很多我们认为一定不可少的东西根本就无所谓了。不过这算是吐槽,毕竟现代社会的障眼法太强大了,物极必反的日子还没真的来到。

有关货币的问题还可以深挖。很多人以为,货币的提供者只有一家:政府。但这其实是个很深的误解,商人其实也能够提供货币,这也是他们能获取定价权利益的主因。而有能力提供货币的势力也绝不仅此两家。比如古时候,能够掌握金银的都有哪些人?而今天,印制伪钞的又是哪些人?再进一步:能够通过印钞机的伪钞真的还是“伪钞”吗?货币本来是作为价值标尺而存在的,它的本义是和尺子,天平、量斗等工具一样的,但是政府和各种形形色色的势力人等却把货币变成了商品,那么都有谁能制造这样的商品呢?前文说过,货币的第四个特性是不易被“外界”复制,但是“内界”复制怎么办?下回分解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