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定价权的奥秘(一) -- wild007

共:💬49 🌺13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定价权的奥秘(二)

前文的无差别劳动让很多人纠结,不过先不急吧,后面有关它的问题会是水到渠成的,我们还是继续从古代一点点看过来吧。

以金银对应实物的定价模式其实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物资的分布并不均衡,各个地方的产出各异,这就会造成同一物品在不同地域定价差别可能极大,于是商人就在这时应运而生了。本质上商人的出现是民间自发调整物资配给的结果,但是随着商人的出现,一个问题也接踵而至,那就是定价之锚的问题。

物品与货币的对应关系是经由有效需求均分后来确定的,但是这是理想状态,现实中达到这种理想状态并不容易。举个最简化的例子:村庄A产铁缺盐,村庄B产盐缺铁,两个村庄都不向第三方交易,那么显然最终的结果是村庄A交易获取的盐的总量和村庄B获取的铁的总量等价,以交易的盐或铁的数量进行均分并与贵金属挂钩,就得到了货币与物品的基准定价。可是由于盐铁的交易总量并非一次完成的,而且盐铁的产出和供给也不会始终保持高度同步,比如这次是100斤铁换50斤盐,下次则是60斤铁换200斤盐。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交易数量的商人刻意隐瞒了实际的交易量(因为交易数量是商人挨家挨户收上来然后又分别卖出去的),那么就会造成基准定价失真。

比如实际总量是1000斤铁换了1000斤盐,真实基准定价是1斤盐=1斤铁定价为1两银子,可是A地的商人谎报1000斤铁换了900斤盐,则基准定价变为1斤铁=0.9斤盐=1两银子,A地商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把100斤盐偷偷转入自己的仓库,而把剩下的900斤盐分配回卖铁百姓的手中。同样,B地的商人也可以如法炮制,只要真的账簿不被村民看到,那么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这其实就是定价权的由来。只是实际过程中,商人截留的一般是货币而非实物,不过本质上是一样的,本文为了便于理解选取了这个角度。

当然定价权可没这么轻易落到商人的手里,因为还有比商人强力得多的组织机构:政府。中国历史上,官府垄断了大部分主要物品的买卖。官府根据全国一定时间内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来制定物品的官价,这无疑比商人们自发的市场平衡要科学得多。但是由于官府一样可以隐瞒实际数字,甚至只需要“雁过拔毛”,就可以截留物品资源。这就造成物品的真实基准定价永远是个谜,而且比起商人的“小偷小摸”,官府在数字游戏上更显得吃人不吐骨头,作为暴力机构,官府本身拥有向百姓收税的权力,而官营的出现,等于可以随时向百姓重复征税,因为只需要抬高官方卖价强卖就可以。在西汉时,盐铁论的出现就对官府的这种做法提出了异议。为了对抗官府的行为,商人们偷偷从第三国进口对应商品,由于官价物品定价明显偏高,故而这种行为几乎必然有利可图,按今天的说法,这个就叫“走私”。

从前文可以看出,决定基准定价的往往是总供给而非总需求,这是因为古代农业社会,需求大于供给,几乎不存在饱和问题,而这也为商人和官府的上下其手留出了足够的空间。在古代社会,牵涉到定价权之争的,一般都是生活必需品,比如东方的盐铁,西方的香料。只要控制了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那么就可以变相压低所有其他物品的收购定价。比如,正常的社会,1斤盐1斤棉花1把椅子的定价都是1两银子,可是官府把盐定价为2两银子,百姓为了获取足够的盐,不得不多卖1斤棉花或椅子。如果我们把定价标尺还原,盐回归1两银子的基本定价,可以发现棉花和椅子的定价都变成0.5两了。这就是定价权的威力。而商人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争夺定价权的呢?他们或走私或直接和官府经办人串通,以1.8两价格卖盐。扣除行贿或走私运费0.5两,每斤盐净赚0.3两。更变态的还在后面,由于盐是必需品而棉花和椅子不是,而充当货币的银子的量是相对固定的,故而不用多少时间,棉花和椅子的价格就肯定跌破1两,甚至只消稍稍控制一下盐的供应(先减少后增加制造恐慌后超卖),就有可能让它们跌到0.1两的垃圾级别。在围棋里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来形容这一过程:有眼杀无眼。此时我想对于商人和政府怎么发家,应该不用多说了。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控制粮食,那不比盐铁更高效?定价权的用处是来钱来物,可不是要革自己的命,粮食这东西,一旦短缺就是起义和暴动的后果,只要政府不是穷疯了是断然不会用到它的。而盐铁、香料这些,不会短期致命,恰如温水煮青蛙,正好用来求财。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