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一、 圣人之后 -- 桥上
也在这一年(公元前五〇〇年),在三桓之一叔孙家的家长叔孙成子(叔孙不敢)去世前,叔孙氏采邑郈的主管公若曾经表态反对叔孙武叔(叔孙州仇)继位。因此,叔孙武叔继位后,对公若很不放心,又没太多办法,只好让人刺杀了公若。公若的下属侯犯于是占据了郈,想要投向齐国。新继位的叔孙武叔拉上孟懿子一起平叛,但第一次围攻没能奏效。这年秋天,借夹谷会的东风,又拉上齐军一起围攻郈,终于依靠里应外合,赶走了侯犯,重新控制了郈(《定十年传》:(p 1580)(11100501)、(p 1580)(11100502))。
自从三分公室以后,鲁国军队的主力都直属于三桓,而这三家军力的主要部分应该都分别集中在他们的三个采邑之内,即季氏的采邑费、叔孙氏的采邑郈以及孟氏的采邑成。因此,一旦有人占据这三处之一作乱,就很难平定。
经过此次的教训,以及不久前季氏采邑费以拥护鲁公、反对三桓的名义叛乱,久攻不克的教训(《昭十二年传》:(p 1335)(10121001)、(p 1335)(10121002)、(p 1336)(10121003)、(p 1338)(10121004),《昭十三年经》(p 1342)(10130001),《昭十三年传》(p 1343)(10130101),《昭十四年传》(p 1364)(10140201)),同是新继位不久的季桓子(季孙斯)和叔孙武叔被孔子和季桓子的大管家同时也是孔子弟子的子路说服,要“堕三都”,就是要平毁这三处的城墙,让这三家的下属不能占据这三个城作乱。至于三桓中的另一家孟家,由于孟懿子是孔子的学生,也不好意思直接反对“堕三都”。
公元前四九八年(鲁定公十二年),叔孙氏首先平毁了郈的城墙,然后季氏派了子路去平毁费的城墙。当初,季家采邑费的主管公山不狃,以及在叔孙家不得志、可能也在季家的费邑任职的叔孙辄都曾参与阳虎叛乱,阳虎逃走以后,鲁国执政方面还没来得及处置他们。现在子路来平毁费的城墙,这两个人再也坐不住了,就一起带了忠于他们的费人偷袭鲁国都城,想要拼个鱼死网破。
他们进入鲁国都城以后,鲁定公和三桓的家长一起躲进了季氏家,在一起的还有孔子。季氏家中有一个高台,是当年季武子所筑,所以称为“武子之台”。这种台都是有防御功能的,当初鲁昭公攻打季家,季武子就是靠了这个台才坚持下来。
这一次叛军发动进攻,攻入了季家,但也在台下受阻。于是叛军就在台下射箭,企图压制台上的人,有些箭已经飞到了鲁定公身旁。这时,孔子挺身而出,借着叛军对鲁定公的冒犯,下命令反击,让两位大夫到台下去,领兵与叛军正面作战,他们很快就打退了叛军。随后,鲁国都城内的国人也加入了平定叛乱的行动,终于打败了叛军,叛乱的首领逃往齐国,费的城墙终于被平毁了。
题外的话,这次叛乱的首领之一,季家主要采邑“费”的主管公山不狃(即公山弗扰)在发动叛乱之前曾经想招揽孔子为己所用,孔子也差点动心,见《论语阳货第十七》: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这里反映孔子虽然一直在搞教育,但是他还是很有“政治野心”、一直想要有机会把他教给学生的东西付诸实践的,但是他一直没能得到机会。估计这次孔子真是绷不住了,所以有点不择手段,想借助公山不狃的力量压制三桓的势力,恢复鲁公的权威,进而在鲁国恢复“周礼”。孔老先生还是很自负的,他曾经说过:“苟有用我者,朞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第十三》)。
平毁了郈与费的城墙之后,季家和叔孙家又准备去平毁孟家的采邑“成”的城墙,听说此事,上次平定阳虎叛乱的主角,成的主管公敛处父就对孟懿子说:“要是平掉‘成’的城墙,齐人就会一下打到国都的北门外。何况‘成’就是孟家的保障,没有‘成’,就没有孟家,你只要假装不知情,我自会阻止他们来毁城。”结果,由于公敛处父不配合,没能顺利平毁“成”的城墙。和平的手段不奏效,只好动武,这年十二月,鲁定公带兵围攻“成”,也没有打下来,“堕三都”只好半途而废。
以上见《定十二年传》: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p 1586)(11120201)。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障也。无成,是无孟氏也。子伪不知,我将不堕。”(p 1587)(11120202)。冬十二月,公围成,弗克。”(p 1587)(11120203)。
这次“堕三都”对于孔子来说,是要恢复鲁公的权威,进而全面地推行“周礼”。而对三桓来说,之前他们欺负鲁公,肆无忌惮,后来他们的手下有样学样,也开始欺负他们,几次占据三桓的采邑(三都)作乱。经过这样的教训,三桓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听得进孔子的话了,所以就半心半意的同意推行“堕三都”,主要是想预防手下叛乱。
而且,三桓中的季家和叔孙家之所以支持“堕三都”,固然是因为害怕自己的采邑自己控制不了,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机削弱另一家孟家的势力。阳虎叛乱以后,孟家实力增加,尤其是“三都”之中孟家的采邑“成”,其实之前没有发生过叛乱,军力保存完整。“成”的军队既能作为主力平定阳虎的叛乱,也可能威胁到他们,对于这二家来说是骨鲠在喉,估计这才是他们赞成“堕三都”的主要动力。但是他们也从未打算与“成”人打个两败俱伤,所以公敛处父一抵制,他们就收兵了。
至于孟家,当然不会为了师生之情向孔子的理想让步,损失自家的根本利益。所以经过公敛处父一提醒,孟懿子就醒过闷儿来,还是要回过头来维持三桓共治的局面。这样孟家就与三桓之中的另外两家达成了一致,暗中撤回了对“堕三都”的支持。三桓在政治上达成了妥协,鲁定公被打入冷宫(没几年就死了),也就不再有孔子浑水摸鱼的空间了。
正是由于三桓撤销了对“堕三都”的支持,才导致“公围成,弗克”。这也成了孔老先生政治生涯的另一个转折点,三桓看穿了他的“阴谋”,团结一致,他在鲁国就再也没有实际的政治前途了。
不过对于孔子而言,“堕三都”本来就不是尊崇鲁公、恢复“周礼”的合理途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如公敛处父所说——要是把这些城墙都平毁了,就会便利外“国”入侵。而当时已经是春秋末期,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日益激烈,小“国”的生存越来越困难,不考虑这一点就违背了客观规律,不利于鲁国的生存,也不能为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堕三都”难免失败。
而从根本上来说,孔子的行为有其内在的矛盾:首先,孔子作为殷人后代而尊崇周礼,而周礼最讲究“亲亲”,孔家在鲁国偏偏和谁都不“亲”。其次,孔子并非世袭的重臣而要尊崇鲁公,其实与他所不赞成的“家臣而君图”(《昭十二年传》(p 1336)(10121003))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关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其实这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而且即使他能成功,尊崇了鲁公,他自己执掌政权,也既不合于周礼也不合于他自己的主张。再次,严格地说,他自己办教育的行为就是“不臣”的行为,违背了他自己在当时礼制的框架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主张。
“堕三都”失败,原任鲁卿的“子叔”家的家长叔还也已经成长起来,于是孔子和子路都被解职,而且还要求他们离开鲁国,孔子只好带一班弟子流亡卫国,中间还去过陈国(《哀三年传》(p 1622)(12030202))以及其它诸侯国,十几年后才回到鲁国。按惯例,这些诸侯国有的(例如卫国)还任命孔子担任一定的职务,但只是以此给孔子一些俸禄,或者会咨询他的意见,但不会让他实际插手本国政治。孔子从此告别了实际政治,只好托诸空言了。
孔子的流亡生涯艰苦备尝,由于他得“氏”没几年就被迫流亡国外,没有家族的势力,只好由他的弟子而非他自己的子弟作他的侍从,“有事弟子服其劳”(《论语为政第二》)。但是他还是“弦歌不辍”,坚持继续对弟子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有机会的时候让他们在卫国和其它诸侯国任职。他还在卫国与那里的贤人孔文子、蘧(qú)伯玉交往。不过他既然离开了政治舞台,《左传》中就少有关于他的记载了。
下面是《论语》中三段关于孔子周游列国的记载,《论语学而第一》: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先进第十一》: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公冶长第五》: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十一、 西狩获麟 4 桥上 字2289 2012-05-19 09:15:04
🙂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十、 丘不识也 7 桥上 字3464 2012-05-19 09:13:47
🙂非常佩服尊驾的这个结论:后来执政者季康子咨询孔子的常态, 1 上古神兵 字82 2012-05-26 01:59:11
🙂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九、 堕三都
🙂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八、 夹谷之会 12 桥上 字1988 2012-05-19 09:12:16
🙂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七、 鲁患阳虎 8 桥上 字4425 2012-05-19 09:11:40
🙂春秋左传注读后13左传中的孔子 六、 师事仲尼 7 桥上 字1723 2012-05-19 09:10:55
🙂有点修改,补充了一条材料,之前曾视而不见, 桥上 字190 2012-05-24 08: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