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小笔记】学习、读书、自娱自乐 -- 云峥

共:💬24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16世纪的社会秩序

16世纪的农村的四个阶层:约曼、自耕农、手工艺者、苦力。

手工艺者中最富有的是磨坊主和铁匠,裁缝和酿酒屋主人比较清苦。

即使是苦力和佃户,也可以在公共土地上放牧,并非全靠工资收入。

16世纪的英国有农村,小集镇,5000户以上的城镇,和一个真正的城市——伦敦。16世纪早期,伦敦的人口达到5.5万人。

即使是小城镇,也比乡村的职业结构复杂的多。

城镇里有大商人、有主手工艺者、有journeyman(游艺者,他们按日计工资)。

大商人拥有大量的财富,他们同时是城市的统治者。

手工艺者大多有自营,出售自己的产品。但也有一部分从大商人那里取得原料,产品也由大商人回收,是“外包产业”。英国当时最主要的产业——布业——的运作方式就有很多是这样的。(如今的致富小康的机会?技术者——外包商——大商人)

性别与年龄区别:妇女和儿童被视为从属于成年男子的社会地位存在。对他们这样的观念被视为社会结构的基础。这种事实被宗教权威、法律所认定。

仆人是社会构成的重要一部分,也是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轨迹,处于15到25岁的年轻人有60%从事仆人的工作。这也是他们屈从于权威、社会化的过程。

学徒大多数是进城务工者,10几到20多岁的年轻男人。他们跟主人住在一起,学习手艺、经商。1550年,伦敦人口的10%是学徒。他们会成为游艺者或主手工艺者。

大多数年轻人的社会地位从属于主人。

“长者政治”:认为年轻人更冲动,智慧和自我控制只有通过时间才会掌握。认为他们是社会的希望,但又具有危险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