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圆明园防渗工程的事 -- 蚂蚱腿子

共:💬38 🌺1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说说圆明园防渗工程的事

圆明园防渗工程的事我是通过网络新闻知道的。此后看了媒体的一些报道,和网上很多的个人评论,我觉得,有些是实事求是的专家之言,有些就有点想当然和似是而非,有的更关注政治法律的问题多于工程本身,还有的就颇为夸张,态度有失客观了。我认为综合的看来,根据当前用水的形式来判断(资料来自网上),湖底铺膜不失为一个害处比较少,可接受的选择方案。

圆明园的湖底原来是坐在地下水平面上,或者是距离较近的地方。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由于北京用水过渡地下水位下降了很多,致使湖底和地下水位之间拉出了很长的距离,其间既有砂石居多的土层,一般来讲也就没法不漏水了。在自然界中这是一种极为不正常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除非有的河湖床下有大量粘土)。水体的瞬时水量变化等于I-O,注入量和流出量的差。如果地下水位迟迟上不来,地表径流和降水又不补上,而湖泊也不进行任何治理,它就一定会干,只是个时间问题。而相应的,治理也就有两个方向:开源和节流 -- 当然最好是一起来。

从开源上说,根据网上的资料,原本设计的两条常年供水渠道,万泉河水系玉泉山水系已经不复存在,京密饮水渠也停止向海淀区农业供水了,圆明园每年的环境生态用水经过多方的努力争取而来,“要维持圆明园湿地生态,总需水量约800万方,需要官厅水库放水1400万方。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总需水量约1200万方,需要官厅水库放水2100万方。2004年供水300万方”。也就是说,当前北京的水资源缺乏,使得圆明园的需求根本满足不了。开源还有一个办法,现在园方好像也在做,就是规划改变周围的流域(其实就是园区)的结构,让降雨尽可能的集中到湖里来,但这样又改变了原有的灌溉系统,有可能对更多地方的植被造成缺水的压力。简言之,光靠开源现在靠不住,因为从大环境上说压根就没有那么多水。

所以在节流这个环节,也就必需采取手段。圆明园的水体,本来就没有太多的地表流出量需要控制,蒸腾量也很难人为的减少(湿地区大量栽种挺水植物可有帮助)。对这样一个凭空坐在地下水位线以上很多的湖来说,防渗是不得已,势在必行的选择。铺设防渗膜不是防渗最理想的措施,但既然是防渗堵漏,当然会减少交流,用哪种方法都有这个弊端,程度不同而已。网上很多意见都说隔绝了水循环破坏了生态。是不是这么严重,请见下文的讨论。但最基本的考虑是,如果任由缺水的状况持续下去,生态就会不断恶化。真的等到湖干了植物也都枯死了,那还有什么生态系统,什么湿地群落来给人保护?

讨论覆膜的可行性,我觉得有三个主要的问题。第一是植物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形成。水生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基础。只要植物群落可以生存发展,生态系统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发育。园方在防渗膜上加盖原湖底基质以供水生植物生长的做法,我认为是可行的。半米的厚度应可满足所有原有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的需要(园方应有研究),水生植物的根系基本上不深(很多有大规模的横向生长),而且不论就气体和离子来说,对其根系深度以下的土壤并无绝对的需求。有的意见从植物生理的角度举出水淹对岸边植物根系的害处,这里的逻辑很令人奇怪:难道水草也怕水么?怕水的植物当然不能在水边长,否则什么叫水生半水生植物?既然生活在湿地湖沼,它们对透气和排毒在生理上就自有一套办法,没有人指望水边长出仙人掌来。一个人工建造和自然演替相结合的湿地群落不正是我们想要的么?

网上的新闻里,有园方先期作了实验的报道,看得出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最近又有媒体报道说某环保协会根据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得出铺膜对动植物影响极大的结论。这个报道让我非常迷惑,因为虽然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负面影响甚大,但我并没有看到任何一种态度严谨,基于科学知识,符合逻辑的论证来证明这一点。所谓盖膜影响巨大,基本上是一句废话。这里既无判断的标准,更没有引入时间的尺度。其实关键的问题应该是,重新覆土和栽种的地区,在数月内植物不如其他原生地区长势好,这能否说明在较长的时间(数年)中生态系统会被不可逆的毁坏?何况这里长势的差异,是否能完全归结为覆膜的结果?有没有考虑新栽植株与对照区宿生块根块茎生长能力的差别?还有植物对新土层适应需要的时间?见到水色异常,有没有想到可能是因为没有大型植物遮盖阳光,或是肉食性动物尚未引入,导致食物链底层的浮游植物生长过剩?除了看一看,可曾测量比较了水温,含氧量,酸碱度,离子浓度?如果不同,有哪些是因为膜的存在形成?又有哪些是不能恢复的?这些工作如果都没有做就急于下结论,是不是太武断了一些?更何况,北京市的生物多样性早在民国时期就研究得差不多了,不象三峡或是怒江,这里没有什么保护濒危物种的问题。要务是在长时间的范围内,维持或是改善这一处人工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健康。我承认覆膜有一定的弊端,到底不够“自然”,但在地下水位近期不可能大幅升高的前提下,这个措施有助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而不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破坏。某些媒体以耸人听闻为要务我虽然可以理解,但作为一个崇尚科学,又有不少高校学生参与的团体,发出这样的声音,实在令人有些失望。

第二个问题是水质。这涉及到几个环节。水体的水质主要看注入的部分,圆明园一带好像不存在重工业污染的问题,附近农田里,虽然有过量施用肥料和杀虫剂的可能,但只要公园主要的引水区内控制化学药品的使用,湖水质量似不足以受到威胁。园区内机动车的使用也许需要限制,因为雨水冲刷路面和停车场会带来汽油等有害废液。

不过,显然总会有各种物质会被带入湖中。但即使是水底全部覆膜以后,有害物质无法沉积到更深的土层,或被地下水带出,也应考虑其它因素对水质净化的作用:膜上半米的淤泥将起到对各类物质收纳吸附的作用;无数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或转化多种化合物;水生植物也多有抗重离子,代谢有害有机物的能力(所谓湿地乃“自然之肾”)。况且,将湖底部分覆膜,以允许一定的物质交流似应为更理想的选择。另外,我假设圆明园这种人工湖一定修建了沟渠以供泻水之用,在有突发事件导致水质下降时,请求水库供水并开启沟渠以降低有害物质浓度应该是可行的。

三是园区的防旱防涝。为了使节水效果更加彻底,湖体侧面好像也做了部分防渗,这也招致了一些非议。其实,认为圆明园的植被应该靠湖水的侧渗来供水有点想当然了。不管是岸边还是山上,植被靠的都是地下水。北京春季多风,夏季高温的气候加上用水过度地下水位低,圆明园内堆出来的山上本来就没法长大树,印象中很早以前就都是灌木。而现在岸边的树枯死,我认为更说明了节水防旱的必要性,而不能归罪于湖体的封侧漏工程。实际上,允许侧面渗水而完全不控制的话,水源的浪费和植物的旱情都不能很好的解决,给找到省水和灌溉的最佳结合点带来了困难。我认为全园从湖中抽水灌溉,统筹用水管理,应该是今后的趋势。还有人提出夏天水位升高的问题。这似乎也不难解决,水多了开几个渠泄一下,注入地下水,或是让湿地区漫一下都完全可以(也许会形成一些半沼泽地区,需要让游人注意安全)。没有听说要湿地生态还怕水多的。

综上,可以看到园方在节水,环保,和生态等方面已经作出了不少努力。但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多加考虑而后行。毕竟这是一个不得以的方法,应该尽力减少带来的环境损失,并以此机会定下圆明园生态环境方面的大计。

在使用材料这方面,不知道园方首先考虑了塑料膜以外的方法没有。比如,防渗治理比较流行的首选方法,是在湖底加注粘土,可以有效减缓渗水,也可以透气。我很想知道园方为什么没有采取?另外,现在有一些胶体添加剂,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虽然比较贵,但也值得考虑(由于地理位置,荷兰人在这方面独步全球,可以请教,威尼斯城市下陷那么大的工程就是请了荷兰人在做)。就算用塑料,考虑用特种材料没有,网络上有人质疑膜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还是挺有道理的。除了砂石的磨损穿透,水生植物根系生长的压力,水生动物的挖掘都应考虑。国外有些专用的材料,不但强度韧性都好,而且可以透气,解决了气体交换的问题。如果真用的是普通聚乙烯,那么下面淤泥里那么多微生物,呼吸放出的气体积累起来,会不会成问题?

另外,虽然防漏是必需解决的问题,但其必要的处理面积,则需要经过谨慎的计算。完全阻断并无必要,只要减缓渗漏速度,使水量的收支达到一个可供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平衡即可。所以,是否可以只覆盖水体较深的区域,或是以承受一定漏水的代价,换得部分区域有排泄和物质交换的功能,都应经过论证。

还能想到的,就是水面的定位是不是已经系统的规划好了。如果要强调湿地的生态效果,就需要加大浅水区的面积,不能把所有水底都挖得一样深。哪里是湿地哪里是湖划分好。湖面酌情缩小,也减少了总需水量。游船当然要保留,这并不是只关系到经济利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游船也成为了圆明园文化的一部分,但不能不切实际,不能把经济利益考虑过重,更不能牺牲湿地的生态作用。

总的看来,是否应该铺膜的判断原则我认为很简单,就是一个水量的问题:从近年的趋势来看,如果不做防渗,圆明园的水面和植被是不是还保得住,生态环境能否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保得住,自然不必马上铺,可以坐下来花时间从长计议;而如果不能维持,就必须有所牺牲的采取措施。一旦要做,首先应该进行详尽准确的计算,务必使圆明园用水既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又不给北京市供水增加新的负担。圆明园虽需水,但还不是北京最需水之处,似不应提高其供水的优先级,故其防渗漏在北京用水和经济的全局上来说也是有益和必要的。另外,应该充分论证方案,尽量争取资金,使用先进的方法和高质量的材料。务必减少和减短生态和自然资源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元宝推荐:不爱吱声, 通宝推:然后203,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