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Andrew Marr:当代英国简史 -- 万年看客

共:💬365 🌺2974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9)布莱尔的最后时光

自从1997年工党上台其道2005年大选为止布莱尔及其大臣们都没有特别担心过保守党。在2001年惨败之后,黑格立刻就辞职了。接下来保守党拒绝了怎么看都是下届党首不二人选的迈克尔. 波尔蒂略。他是一位西班牙共和派流亡者的儿子,小时候还给利宾纳果汁(1)做过广告。八十年代中期他曾被频繁地吹捧为未来的领袖,撒切尔的内定接班人,这段经历将他折腾得着实不轻。但是波尔蒂略与黑格素有过节。更重要的是他此时正在为了开拓视野而环游全球,还公开承认了自己年少时的同性恋行为,此外他根本不屑于在全党面前掩饰自己的社会自由主义立场,他开始竞选的场所则是伦敦城里一家时髦得令人头痛的餐厅。于是托利党在建党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民主党首选举中选择了伊安.邓肯.史密斯(2)。此人是个退役士兵,商人,在议会里一贯质疑欧元,还继承了诺曼.泰比特在青福德的议席。传统派的保守党觉得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位能够真正代表他们核心信仰的人。但是他们低估了邓肯.史密斯对于帮扶弱势群体的深切兴趣,也令人悲哀地高估了他的政治手腕。尽管他文人十分正派,但是在演讲与上电视方面却远不是其他人的对手。他的糟糕表现吓坏了托利党。2003年12月,越发高涨的党内反对促使邓肯.史密斯辞去了党首之职。

士气不振的保守党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他们没有通过惯常的激烈内斗就挑选出了下一任党首,迈克尔.霍华德。霍华德担任内政大臣期间人们对他争议颇多,但是他是托利党内“剑桥黑手党”的一员,而且他还将党内的自由化叛逆派系重新带领回了自己的领导圈子。一开始他在党首之位上干的很出色,包扎好了托利党的伤口并重振了全党士气。他是第一个令布莱尔与布朗感到担忧的托利党首。如同黑格一样,他在下院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他曾就伊战问题要求布莱尔辞职,并且最大限度利用了一系列的内政部危机与丑闻。2005年大选中他的侧重点在于公共服务与移民。保守党竞选海报上打出了以下问题:“你在想我们之所想吗?”尽管他们获得了数量可观的议席与选票——在英格兰地区获得了多数票——但是英国主流民意对他们的回答却是“话倒也不能这么说。” 霍华德随后辞职,他的接替者是一位才干过人的伊顿毕业生大卫.卡梅伦。他带领托利党走上了一条绿色自由化的道路,并在民调中赢得了很高的支持率。在2007年,他看上去已经成为了自30年前撒切尔担任党首以来最有机会推翻连任工党政府的保守党领袖。

另一方面,自民党可能也曾希望极其不受欢迎的伊战与布莱尔政府越发狭隘且小动作不断的国家主义会成为第三党派取得突破的契机。在帕迪.艾什顿治下的自民党与工党进行过漫长而徒劳的相互示爱,但是由于布莱尔手中掌握着大量多数议席,两党终究未能成就好事。接下来的苏格兰议会选举改变了布莱尔原有的立场,转而反对投票制度改革,而这正是自民党的关键诉求之一。布莱尔的旧日导师罗伊.金肯斯一脸苦涩地放弃了他,两党之间的关系就此冷却下来。艾什顿的继任者查尔斯.肯尼迪当初以苏民党员的身份当选西岛区议员,也成了当时最年轻的议员。他在党内以及媒体面前都很受欢迎。他带领自民党全面拉开了与新工党的距离,并且在收到众多鼓励之后发起了反对伊战的运动。在他的治下,第三党派成为了失意左派的聚集地,在布莱尔的旺盛战意与内政部长布兰凯特力图圈禁庇护寻求者的热情面前,自民党成为了一片宁静的避风港。2001年自民党赢得52个议席,2005年增至62个,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但是在八十年代初期的冒进乐观主义退潮之后,自民党似乎再次打起了持久作战的主意。此外查尔斯.肯尼迪有着十分严重的酗酒问题,发作起来会使他神情恍惚。语无伦次。尽管他的助手们多年以来一直为他打掩护,最终他还是因此辞职了。他的继任者是门兹.坎贝尔爵士(3),一位苏格兰籍律师,前奥运会田径运动员,尽管老了一些但却更稳妥。

2005年大选结束后工党的多数议席从上一次的167席下降到了仅仅67席。对于大多数过往的首相而言,这等规模的多数议席都很可以接受,希斯、威尔逊、卡拉汉与梅杰会很乐意为了这个数字上刀山下火海;与纷争不止、动荡喧嚣的撒切尔第一届政府相比,现在的工党依旧多了24个多数议席。但是如果以新工党自己的记录为衡量标准,这次的损失则是一个严重的挫败。选民已经注意到了。但是他们究竟注意到了什么呢?布莱尔认为他们注意到了工党议员的不忠,而工党议员们则认为他们注意到了布莱尔的无能。自然,离心离德的大臣与左翼异见分子的数量如此之多意味着布莱尔更难推行自己的主张了。此外他的任期也越发来日无多而个人威信则日渐萎缩。这次布朗并没有获得他早已驾轻就熟的选举筹划工作,但是与布莱尔对2005年大选一开始的打算相比,他实际完成的工作要多得多。两人都拿出了自己最为完美的虚伪笑容,并且对托利党的公共开支削减计划施加了近乎不着边际的攻击并因此广受批评,最终他们终于肩并肩(如果说并未手挽手)地第三次为工党赢得了执政权。选举刚刚结束布莱尔就将注意力转向了如何继续留任上,他打算留任的时间与布朗的期待相比要长的多。

布莱尔首相生涯的晚期完全被伊战的血腥后果以及连绵不绝的阿富汗战事所笼罩。在一系列十分难看的地方选举之后他解雇了公开抗议的内政大臣查尔斯.克拉克,将外交大臣杰克.斯特罗降职,还解除了遭到丑闻袭击的约翰.普利斯科特的部门职责。警方对于是否有商人在提供贷款后获得了受封贵族头衔的推荐进行了令人尴尬的质询,现在这一质询离唐宁街越来越近了。2006年圣诞节过后不久布莱尔就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任期间因为犯罪调查而遭到警方审问的首相。他在唐宁街里被一位格莱姆.麦克纳尔迪警长及其同事盘问了两个小时。同一天关于戴安娜死亡的官方报告正式出笼,另外政府还就农村邮政系统发表了一份颇具争议的声明。唐宁街否认自己有任何埋葬坏消息的意图,但是就外人看来这已经成了新工党的一项早该抛弃的恶劣传统。

不过这一切是否会促使布莱尔提前下台呢?在经过了一个动荡不安的2006年夏天之后出现了一轮有组织的低阶大臣集体辞职,要求布莱尔辞职的呼声也有所耳闻。唐宁街与媒体都认为这是布朗的支持者们搞出来的。尽管首相在一封公开信中对这些 “不忠、无礼且错误”的行为大加斥责,他最后还是在9月7日承诺自己将于下一次党代会后辞职,在重压之下他终究没能守住自己干满最后一届任期的承诺。工党党代会一般在曼城召开。布莱尔在这次党代会上奉献了自己最为雄辩的一篇演讲,面对着巴不得他早点走人的全党上下进行了挑衅一般的告别,与会党代表们则向他献上了一大堆相当虚伪的溢美之词。这次分离无论从哪一边来看都算不得甜蜜,有人曾听到谢丽用“骗子”一词来评价早先布朗在会上的演讲。很快布莱尔派系的成员就开始尝试劝说年轻的内阁大臣大卫.米利班德(4)挑战布朗的党首之位。由于他过于腼腆这一打算终究没了下文。但是这件事很好地证明了工党究竟陷入了怎样的麻烦。民调显示布朗的支持率在新任保守党党首卡梅伦身后亦步亦趋。无论如何,眼下对于工党而言都算不上朝气蓬勃的清晨。

(1) 外链出处

(2) http://en.wikipedia.org/wiki/Iain_Duncan_Smith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Menzies_Campbell

(4) http://en.wikipedia.org/wiki/David_Miliband

通宝推:bayerno,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