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一点诗经 小雅 蓼萧 -- 重耳

共:💬5 🌺5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读一点诗经 小雅 湛露

读一点诗经 小雅 湛露

2012-02-28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这是《诗三百》里头读起来最舒服的诗之一。“厌厌夜饮,不醉无归。”多么轻松写意。《毛诗序》“《湛露》,天子燕诸侯也。” 《左传文四年》,“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天子宴客,之所以能够如此放诞不拘,是因为饭桌上都是自己人。

诗有四段,孔颖达《正义》根据四段语气的不同,分析出赴宴的都有什么人。

第一段当然是主人,天子,一点没架子,要求客人吃好喝好啊。这个不是开玩笑,有严格程序的。《仪礼》,“司正升受命,皆命:‘君曰,无不醉。’宾及卿大夫皆兴,对曰:‘诺,敢不醉。’皆反坐。”

第二段是同宗,关系比较近,所以喝起来没啥顾忌。“厌厌夜饮,在宗载考”,不醉无归的话真听进去了,喝得很轻松。

第三段是庶宗,关系远了一点了,顾忌着喝醉了不好看,有些矜持,“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最后一段是“二王之后”,文王与武王的后人。按说这帮人关系最近,应该是喝到吐了才行啊。不介,这帮家伙是圣人,怎么会失态,“恺悌君子,莫不令仪”。再说得严重点,这帮人根本就不可能参加“夜饮”,因为这样失礼。早早就放下酒杯拱手告辞,安步当车回家了。梧桐遮道,草滑露浓,微醺地走一走路,好惬意。

都是姬姓诸侯,异姓的没来么?怎么可能不来。《毛传》,“《湛露》废则万国离矣”。请客不带上异姓诸侯,他们是会掀桌子的。所以《正义》说,异姓,特别是“三恪”,全都请来了。“同姓则成夜饮之礼,非同姓让之则止。” “三恪卑于二代,其亦在异姓中。”

“二王三恪”,在周朝有特指。《乐记》,“武王未及下车,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乃封夏后氏之后于杞,投殷之后于宋。”黄帝、尧、舜的后代为“三恪”。夏、商的后代为“二王”。这是一种说法。还有另一种说法,出自杜预《左传注》。《左传襄二十五年》,“昔虞阏父为周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杜预注,“周得天下,封夏、殷二王后,又封舜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这是说舜的后人加上“二王”,总共“三恪”。

“二王三恪”这个词儿,可以用来泛指后一朝受封的胜国王孙。开国皇帝讲文明懂礼貌,抢了别人的国家,要给人家的后人封爵。这规矩早就有了,例如舜以丹朱为宾。后世改朝换代,一般都尽可能遵守这个规矩。做得最为胶柱鼓瑟的是王莽,“封姚恂为初睦侯,奉黄帝后。梁护为修远伯,奉少昊后,孙功隆公王千,奉帝喾后。刘歆为祁烈伯,奉颛顼后。刘歆之子刘叠为伊休侯,奉尧后。妫昌为始睦侯,奉虞帝后。山遵为褒谋子,奉皋陶后。伊玄为褒衡子,奉伊尹后。汉后定安公刘婴,位为宾。周后卫公姬党,更封为章平公,亦为宾。殷后宋公孔弘,运转次移,更封为章昭侯,位为恪。夏后辽西姒丰,封为章功侯,亦为恪。”“我大清”也没有坏了规矩,封明“代王之后”朱之琏为一等延恩侯世袭,属正白旗。跟小孩过家家差不多。

关键词(Tags): #读万卷书#读一点诗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