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诸世纪 -- foundera

共:💬30 🌺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

希腊、塞浦路斯的合并运动(1950年)

  在阿帝卡的大地上

有位所谓的睿智之人

那里的蔷蔽花

将桥毁灭 伟大的卓越

成为奴隶 阿波逐流 亦被海水吞没

阿蒂卡这一地名在美国和希腊的地图上都能找到,由此无法判断这首诗的预言所指。

但是,一位研究古拉丁语的学者提醒我们“桥”的古拉丁语(pont)与教皇

(pontife)极为相似。如果可以这样理解的话,这首诗似乎预言的是发生在1950

年的希腊与塞浦路斯的合并运动。

普法战争?普鲁士的宣战(1870)

  一切都顺风满帆

一切都润泽的土地

太阳和月亮的中间灭亡临近

你自傲于自己的繁荣

却不知已在衰减

和第七号岩石同一状态

在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王国由于有铁血首相俾斯麦的改革,且拥有克虏伯

大炮和铁路,一跃成为了军事强国。普鲁士国王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八十万常备

军,远远胜过任何一支欧洲军队。

俾斯麦蓄意挑起战争,想在有损于法国的情况下完成德意志的统一,他不愿意

有一个强大的邻国。因此他借有关西班牙国王继位人的争执问题,认为法国侮辱了

普王,因此于1870年1月向法国宣战。

法军人数较少,且士气极为低落;在士气高昂、武器精良的普鲁士军队面前屡

战屡败。

在色当战役中,拿破仑三世当了普鲁士国王的俘虏,法军死伤二万五千人。色

当这场失败而绝望的战斗,给巴黎的中央集权主义以重大打击,法兰西第三帝国随

战败而覆亡了。

本诗描述的便是残酷的普法战争。“太阳和月亮”指的便是法兰西与普鲁士,

而第三行的“你”指的便是法兰西第三帝国。在诺查丹玛斯的神秘预言中,用第二

人称单数的时候,有很大一部分指的是法兰西。“已在衰减”指的便是色当战役法

军的惨败,法兰西帝国也因此日趋衰亡了。

法国大革命的高潮?南特恐怖行为

  谋叛的城市中 为首的数人

为了争回自由他们愤然而起

市民被撕裂 不幸的混乱

南特充满鬼魔叫喊

惨状不堪入目

在法国大革命中,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雅各宾派取代吉伦特派掌握了政权,

雅各宾派最强有力的人物;主张恐怖的三巨头:罗伯斯庇尔、丹东和马拉。

1793年9月雅各宾人通过的“反嫌疑分子法”授权救国委员会将与政府为敌的

人,不论是联邦党、还是教士,全部逮捕。恐怖统治提上了“议书日程”。在巴

黎,处决犯人的协和广场每天血流成河,法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屠杀。

在法国西部的南特,一些强有力的公民组成了“抵抗恐怖的中央集会”,结果

却被国民公会粉碎,超过一千人的市民受到分尸的酷刑。

本诗便预测了雨特的屠杀惨状。第三行的“市民被撕裂”,准确地表明了这些

犯人被处以最为残酷与痛苦的分尸之刑。而这种过激的恐怖屠杀给社会带来混乱;

同时恐怖手段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法国国土全部被光复。

英国舰队航行于法兰西西海岸

  从意大利西面的最底处

到意大利诸岛的首领居所

舰队通过布罗阿进入纪龙德

葡萄酒与精盐隐藏于酒樽内的火炎

本诗被认为是预言英国舰队的行动。但是至于是预言何时的行动并不明确。

例如第一行的“意大利西面”的解释,有人认为是意大利遥远的西方,即北部

非洲。若是此种解释,便指的是英国舰队到达北非,并且大肆掠夺土地,使北非成

为英国殖民地。也有专家认为是指百年战争中,意大利确保了十年法兰西西海岸。

也许是在讲述未来的战争景况吧!英国舰队航行于法兰西西海岸,向世界其他

国家扩张,首先占领意大利,然后占领北部非洲,重新恢复伟大的“日不落帝国”。

攻击三日用型海域的英国战舰

向前是巨大的三日月型海域的自由城市

已经心怀叵测

英格兰的舰队

在浓雾中悄悄逼近

为了夺取树技

伟大的人物燃起战火

这一首诗也是在预测英国军舰的行动。与上一首也许有一定关连。

“三日月型的海域”指的是日内瓦区域。日内瓦是邻近法国的美丽城市,一直

未受到战火的洗礼。这一次也许是英国意图掠取这一大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同时

进攻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妄图重新成为“日不落”大帝国。

而本诗的“夺取树枝”也许便指的是英国本土资源已被耗尽。它需要大量的木

材、石油与矿产;这些只有通过侵略战争掠夺,夺取大量的资源以维持本国产业的

发展,发动战争是一个捷径。

发生了威胁社会的投毒事件

  伪装成兄弟姐妹

在矿泉里投入了露水

撒在给予老人与女人的糕点里

朴素的农家女

吃了糕点便一命呜呼

“露水”与拉丁语中的“毒”极为相近,这里很显然是在预言一种毒品被混入

食物中,对人类造成极大伤害。

日本在1997年发生了一次恐怖的0―157事件,0―157是大肠杆菌的一个变

种,人类在此前并未注意到它的存在。而这一次某食品公司生产的干菜中含有大量

的0―157病菌,结果日本有数以万计的人感染此病菌,并有数人丧生。这一次0―

157事件虽已平息,但是留在日本人民心目中的仍是恐怖与害怕。在当今社会,食

物越来越被各种物质污染。大量农药的使用使食物中毒事件愈来愈多,人民的生活

已经得不到有力的保障了。

日本的新政权是短命而终吗?

  三百席融合于一个协定

为达成自己的目的

二十个月之后经过所有的幻想

他们的王者 被伪装的憎恶所背叛

诺查丹玛斯的这首诗涉及的是距法国数千里以外的遥远而陌生的日本。它预言

的是一九八七年以来的日本政治状况。

日本岛内政党林立,每一次竞选总会十分激烈。在1937年的大选中,自民党

获得了三百个议席,它开始执掌政权,力量大大增强。竹下登首相组成了以自民党

为主的新政权。但是由于国内外种种原因,竹下政权在一年另八个月之后夭折了。

本诗的第一行即说明了自民党获得了三百议席;第三行的“二十个月”即指竹

下政府只维持了一年另八个月;第四行的“王者”便是暗示上台又匆匆下台的竹下首相。

继承王位的路易十五

  国王死后伟大的继承者

每日过着放荡的生活

因为怠慢

不得不放弃一切

最终沙里加法是有必要的

在十六世纪末期,路易十四是法国国王,在他执政后期,他不妥协的宗教政策

和称霸欧洲的野心招致了许多敌人。而在1715年,路易十五登基之时,他受到极

大欢迎,得到了人民的热情拥戴,被称为“受爱戴的路易”。然而,没有一个国王

象他那样受到后代的贬弃。君主制度每况愈下,外患和财政危机,这一切都归咎于

他。特别是在宫廷中,路易十五过着放荡行乐的生活,最后失去对国政的兴趣,不

能对国家负责了。本诗前三行便描述了路易十五宫廷中放荡的生活,他就要失去一切了。

而本诗最后一行的“沙里加法”指的便是沙里家族的一部法典。这部五、六世

纪著成的法典,明确地指出王位的继承人不能力女子。诺查丹玛斯在这里说“最终

沙里加法是有必要的”,便是讥讽路易十五自以为沙里加法的约束使自己的王权无

忧,他便放任自己过着极尽放荡腐烂的生活。

亡命意大利的夏伯龙伯爵

  编织百合花束的真正子孙

作为埃托鲁尼亚的后代

小心翼翼地将之饰戴

经过数代而成的他的家族

铸成费伦兹的百合纹章

本诗预言了夏伯龙伯爵的流亡命运。

法兰西皇室的纹章是“百合花”,夏伯龙伯爵作为正统的法国皇族的后裔,却

受种种迫害,最后不得不与母亲一起逃亡到意大利境内。

1846年,夏伯龙伯爵与费伦兹家族的特琳沙公主结婚,从此两家合为一家。而

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费伦兹家族也使用的是有百合花的纹章,两个古老的贵族家族

真正地成为一体了。

戴高乐政权的结束与美国的压力

  皇室的血统已成乱七八糟

?907?

法兰西人渐渐受到西方的制约

他也许在等待自己任期结束吧

直到对他的记忆

完全消逝为止

经过法国大革命以及其后的各种政变和两次世界大战,法兰西王室的血统已经

不能得到维持,真正的正统王室后裔已不复存在;即使存在,他也不会得到任何特

权,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

1958年,戴高乐跨过卢比孔河,开始重新上台。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了,从

此再也没有部落纷争和仓猝出航了,法国开始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一切都热火朝天

地活跃了起来。

但是由于美国的强大经济实力,法国在贸易关系上一直处于下风,一直受到美

国的制约,直至今日仍可看见这种倾向。

在戴高乐政权执政期间,法国工业飞速发展,国力也大为提高,但是1958年

五月风暴,使急剧变动中的法国措手不及。各种政治力量的纷争反映了这种深刻的

动荡不定的局面。在各种运动之中,戴高乐派组织了反抗,赢得了群众的支持。极

左翼社团被解散,其骨干分子被拘押,各项工作开始逐步恢复。

1969年4月,心力交瘁的戴高乐辞职,并于1970年11月逝世,戴高乐时代终

于结束了。

本诗第一行预言了现代社会法国王室已不复存在,正统后裔已经没有。第二行

预言法国在商业贸易领域一直受美国约束;而第三、四行便写出戴高乐为振兴法

国,为解决五月风暴已心力交瘁,最后只得辞职,戴高乐政权也终因他的逝世而告终。

埃及诞生卓越的领导者

  在黑暗的日晕之下诞生

他用仁慈的统治

达到卓越的程度

用自己的鲜血复苏古老的大幕

他用黄金世纪替代了黄铜年代

一提到非洲古代,人们自然而然便联想到金字塔的王国――埃及。这个富饶而

古老的国家却屡次沦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之下。英国于1882年占领了埃

及,埃及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埃及人民也陷入了水深火热、作牛作马的苦难之中了。

人民渴望独立与自由,因此经过英勇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成为独立的国

家。而这时出现了一位卓越的领导者――萨达特。

萨达特注意人民的疾苦,体谅人民的苦难,他一开始便实施仁政,大力发展经

济,尽量改善人民的生活;他的统治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埃及这个文明古国

又焕发了青春,埃及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到来了。萨达特还成为第一位访问以色

列、与以色列和解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他还为调解中东纷争尽了最大努力,这一

切为他,为埃及赢得了荣誉和尊敬,他己成为卓越的政治活动家。

本诗便预测了萨达特的出现使古老的埃及重新复苏,他用仁慈的统治博得了世

界人民的尊敬。

萨瓦返回法兰西(1860)

  热衷战争的男人 升到钟楼的高处

萨瓦终复归于法兰西

伦巴鲁蒂亚的人民

惶惶不可终日

这些被天秤座支配的鹰的后辈

1852年掌权的路易?波拿巴渴望象叔父一样征服整个欧洲,可是他却没有叔父

的才能。拿破仑三世为了赢得人心,一次又一次没有理由地参战,但是取得胜利却

异常艰苦。

1860年,撒丁国首相,一位手段高明的彼埃蒙特人加富尔与拿破仑三世会晤,

说服了拿破仑三世与撒丁王国订立同盟,对占领意大利的强国奥地利宣战。

战争虽为时不久,但伤亡极大。不过,法国在加富尔的同意下,在尼斯伯爵的

领地和萨瓦举行了全民投票,萨瓦顺利回到了法国的怀抱,意大利尚未实现统一,

而法国却使自己的六角形边界更为完善,帝国的威望空前提高了。

本诗就是预测的是萨瓦的回归。第一行的“热衷战争的男人”指的便是渴望战

争,却力不从心的拿破仑三世;而第二行更是一目了然,直截了当地描述了几百年

后萨瓦的去向;而最后两行是指在战争中失败的奥地利军队,他们被逐渐赶出了意

大利领土,国力也日渐衰弱。

因为即刷术恶行猖撅

  教会的衰亡之日并不遥远

普罗旺斯拿波利

西齐里亚 塞尔 庞斯

德意志 莱茵和科隆

被美因兹的恶徒害死

诺查丹玛斯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对异教分子是很难容忍的。在德国,路

德创立了新教,从此新教派开始向法国传播,并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美因兹及其

附近的地区便是新教的发源之地,因而诺查丹玛斯对德国的这个城市是深感厌恶的。

而且,美因兹是印刷术的发源之地,诺查丹玛斯认为那些惑众妖言一旦被印刷

成为书籍,毒害更大,纯正的天主教也将受到巨大创伤。因此,诺查丹玛斯也讨厌

起带来文明巨大进步的印刷术来,并且恶狠狠地称“美因兹的恶徒”。

但是现在看来新教与印刷术都不应受诅咒,这些都应被我们接受。

教皇再次掌握军队

  赤色之人在海上

成为海盗的阶下之囚

正因为他和平被威胁

他用虚伪的言行

显露出愤怒与强欲

伟大的教皇的军势倍增

在十四、五世纪地中海上海盗猖撅,许多船只被海盗洗劫,人们对航海已心惊肉跳。

为了保护广大教徒的利益,教皇组织了一支自己的军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

对付一些海盗还是绰绰有余的。

本诗便预言了教皇军队的存在。但是教皇在十六世纪便失去了军队的拥有权,

本诗并未涉及这一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梵蒂冈的教皇又会拥有一支武器精良的

部队,而不是现存的人数极少的教皇卫队。那时,或许已经发生了世界大战,再无

和平之地了。

德国进攻法国?二战的决斗

  大帝国不得不日益荒废

阿登高原的森林

已经变貌

讨厌的两个家伙

被年长者撤去职位

然后钩鼻的男子开始统治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的纳粹军队大举进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国被迫参战,但是国内舆论意见纷坛,士气不旺,而且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除了芬兰和苏联之间的敌对行动外,欧洲毫无动静,听任德国人大举进攻。

但是,德国军队很快把进攻矛头转向了法国。德军佯攻比利时与荷兰,以吸引

英法主力部队,同时,另一支德国坦克部队通过了阿登地区的狭窄公路。盟军无法

营救荷兰,荷兰投降;同时比利时人放弃了阿尔贝运河。德国人开始进入法国境

内,突破色当,越过缪斯河。很快法国北部地区沦陷了,英法盟军只得冒着施图卡

式轰炸机的俯冲袭击,在敦刻尔克撤退到达了英国。随后,德军进抵塞纳河,1940

年6月10日政府撤离巴黎,迁往图尔和波尔多。法国屈膝投降了。

而一直坚持对抗,反对投降的戴高乐将军逃亡到英国,组成了“自由法国”的

军队与政府,开展了法国抵抗运动。丘吉尔也开始承认戴高尔将军是“全体自由法

国入的领袖”。后来,在盟军与戴高乐的法军的坚苦斗争下,法西斯势力逐渐衰

亡,戴高乐将军终于解放了法国。

本诗便预测了二战期间法国国内的情况。第一行、第二行描写了法国大片领土

被德军占领,许多农村因为战争和动乱而荒无人烟。而第三行的“讨厌的两个家

伙”便指的是在与德军交战中软弱无能。一败涂地的法军将领:甘默林、魏刚,他

们因为失败而被撤职。而第四行的“钩鼻的男子”便指的是主战的、卓越的领导人

戴高乐将军,在二战中,他成为了广大法国人民的救星。

新教皇选出之时东欧诸国的纷争

  喧哗争吵与新的分裂

发生于红帽的萨比勒人选出之时

他们反抗于他

编出种种的诡辩

然后罗马被阿尔巴尼亚的人们中伤

第二行的“红帽的萨比勒人”指的便是从意大利选举出的新的教皇。而在那个

时候,东欧在苏联的影响之下成立了一大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在宗教上也倾

向于苏联的东正教,因此对于梵蒂冈的天主教皇的产生颇有异议。

所以在新教皇被选举出来之时,以阿尔巴尼亚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厂

很大的骚动,抗议罗马教皇的非法,这些抗议给梵蒂冈很大的影响。

本诗最后一行很清楚地描绘了阿尔巴尼亚对罗马教室的恶意中伤,但是梵蒂冈

并未因此废止新教皇,它仍旧支持被广大教徒选出来的教皇。看来宗教纷争正在无

时不刻地发生着。

伊斯坦布尔作为希腊军的前进基地

  伟大的阿拉伯在前面进出

他被比绍切姆的人民背叛

古老的希腊为与他相会

奋勇前进

匈牙利人受到更大伤害

这首诗预测的是将来的一场战争,挑起战争的是希腊人,而另一方是土耳其或

者匈牙利。

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人类将面临一次严重的危机,战争、饥饿、干旱等等

此起彼伏,世界已找不到和平。在熊熊的战火中,古老的希腊,也禁不住战争禁果

的诱惑,向邻国土耳其发动了袭击。

巴尔干半岛一向作为战争的发源地,被人视为“火药桶”。民族危机、宗教纠

纷、边境争吵等等都会触发战争,希腊处于这个“火药捅”的中心,在未来的几十

年中,战争势必会在这个“火药桶”中爆发。

匈牙利也极可能卷入战争。

亚得里亚海沿库成为战争舞台

  皇威在受到巨大打击之后

两个敌人都以失败告终

非洲的舰队

诞生于匈牙利

恐怖的行为在陆地与海上交错发生

这首诗与上一首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指出在亚得里亚海附近区域,即巴尔干

半岛会发生激烈的战争。

“巴尔干火药桶”在沉寂了几十年之后,又会再一次触发,而这一次也许更为

猛烈,这会不会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呢?

新教皇与敌人的和解

  并非西班牙 而是古老法兰西

为了震??的船 他被选中

他和敌人进行和解

这些传播疾病的敌人 成了他治世的内容

罗马的梵蒂冈教廷在过去曾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教皇由意大利人担任。但是

随着时代的推移,教皇的推举并不限于意大利了。本诗第一行便预言了新教皇由法

国人担任。至今为止,这个神圣的职位还未被法国人染指过,看来这必是预言的将

来发生之事。

在当今社会,宗教在人民的心目中的地位远非几个世纪以前的那样崇高而神

圣。热衷宗教信仰的人虽为数不菲,但已不是全民信教了,人们有了宗教自由。科

学的发达,使宗教中的一些教义,如上帝知晓一切,上帝能拯救众生等虚无的东西

受到了怀疑。理性崇拜成为一种潮流,其中以共产主义者为最甚,他们相信无神

论,不相信上帝的存在,思想中是辩证的唯物主义,而非唯心主义。所以基督教徒

一向视共产主义者为异类,他们的思想是一种毒物,所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都

被视为基督教徒的敌人。

在本诗中,诺查丹玛斯预测了法国人的新教皇与无神论者的共产主义分子达成

了一种和解。

法兰西皇族攻破神圣罗马帝国

  百合花的兄弟达到成年

他们之一成为伟大王者

确保了罗马尼亚

山峰在震颤 拉坦的道路被开辟

缔结了向阿鲁美尼亚进军的盟约

百合花是法兰西皇家的徽章,所以本诗第一行“百合花的兄弟”指的便是法国

皇家的子弟。在这里也许指的是拿破仑。拿破仑具有卓越的作战才能,他侵占了欧

洲大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尼亚,以及“山峰”(指阿尔卑斯山脉)那一边的意大利。

但是拿破仑虽为法国皇帝,但他并非正统的皇室子弟,在这里解释为“百合花

的兄弟”稍有不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关系

  塔基亚 英格兰 波兰

然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众

结成了崭新的同盟

为了通过直布罗陀海峡

西班牙人 意大利人

策划了残酷的阴谋

这首诗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关系,是意味深长的预言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各国达成了各种相互援助的同盟关系。英格兰与

波兰结成了相互援助条约;除此之外,英国也与巴尔干诸国达成了同盟关系。他们

相互约定:双方若有一方受到侵略,另一国将无条件援助。双方都保证对方的兵力

物资顺利运输,因此,当波兰受到德国的闪电袭击之后,英国毫不犹豫地向德国宣战了。

而在二战中,据守直布罗陀海峡的西班牙人却倾向于法西斯势力,佛朗哥保证

了德国、意大利的军火运输,却阻碍了英法等同盟国的物资运输。这也体现了另一

种相互援助的协同关系。

本诗开头两行便叙述了英国与波兰和捷克、罗马尼亚为代表的巴尔干诸国形成

了同盟关系。而后两行便讲述了意大利法西斯势力与西班牙佛朗哥独裁政权的相互帮助。

伊朗革命(1979)和巴列维国王的亡命

  反对之王登场

他使王国的亡命者

那些素质低下的人们 沉浮于血海之中

他在大旗之下 永远光荣

这首诗预言的是1979年2月的伊朗革命。第一行的“反对之王”指的便是领

导伊斯兰革命的宗教领袖霍梅尼。而第二行的“亡命者”便指的是被伊朗革命赶走

的巴列维国王,他亡命逃窜于外国。而“素质低下的人们”当然指的是伊朗国民。

在伊朗革命以前,他们过着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是霍梅尼把他们团结在伊斯兰的

大旗之下的。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势力之争

  太阳与金星的纷争

猜测着预言的精华

一方他方都难以理解

伟大的梅西亚

太阳保持着光芒

本诗中的“太阳”与“金星”,各自指的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均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宗教之一,各自的信徒也以亿计。基督

教主要是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而伊斯兰教主要信仰者在中东。这两个教派都努

力吸收更多的信徒,都努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势必在一些领域产生矛盾,发

生一些宗教摩擦,继而发展成为大的宗教战争。

诺查丹玛斯在本诗最后一行预示了基督教将压倒伊斯兰教,统治整个世界。这

也许只是流露他作为那稣的信仰者的一点信念而已,事实上这两个宗教都不太可能

战胜对方,独占世界。

东方的中国军队进攻

  伟大的男子,从鞑靼与黑海那面前来

一个王者登场

为了见到法兰西的领土

越过阿拉尼亚与阿尔梅尼亚

在比绍切姆放下带血的皮鞭

诺查丹玛斯在好几首预言诗中暗示了一个“反基督”的首领在亚洲出现,发动

了一次世界范围的战争。在第一章中,他指的是对抗欧洲的伊斯兰教首领萨达姆。

而在这一首预言诗中,诺查丹玛斯暗示了强大的中国人将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发

起一场大的战争,并将远征欧洲,直至法国。

第一行中的“伟大的男子”是从“鞑靼与黑海”那一面前来。鞑靼指的便是从

东欧到西亚的这一带领域。它的那一面,即东面,当然是日益强大的中国。而且中

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是共产党执政,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

主义是相信无神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它的理论基础。虽然中国国

内的宗教政策是信仰自由,不反对基督教的,但是在它的领导层中产生一两个仇视

欧洲、反对基督教的人是有可能的。因而第二行的“一个王者”指的便是这样的一

个领导者。

诺查丹玛斯很清楚地预测了中国军队的最后目的地:法国。而且在第三、四行

又精确地描述了进军的路线。中国军队将沿着西亚到达黑海,再抵达土耳其的阿拉

尼亚,进入欧洲,开始征服阿尔梅尼亚,越过巴尔干半岛,最后进攻法兰西。

本诗最后一行“带血的皮鞭”让人联想到征服欧洲的忽必烈。他挥动长鞭率领

蒙古大军一直打到欧洲的腹地――莱茵河流域。而在这里,“皮鞭”指的便是蒙古

人的后代中国人使用的一种武器,也许便是洲际导弹。可以想象,中国军方首先会

用洲际导弹摧毁欧洲的防御系统与指挥中心,然后挥师西进,以闪电般的速度征服

巴尔干半岛,直捣法兰西中心――巴黎。

阿拉伯领袖征服西班牙、意大利

  混杂阿拉伯人的国土

马霍梅的法律之中

一个强有力的王者诞生

他使西班牙痛苦

并且征服格拉纳达

利古里亚的人们啊

全被这海上来的势力屈服

本诗预测了阿拉伯国家中一个优秀的领袖出现,并率领大军征服了西班牙的格

拉纳达,进而控制西班牙全境,然后控制了意大利(利古里亚)。

到1492年为止,在西班牙确实存在有信奉伊斯兰教的穆阿人,因此第一行

“混杂阿拉伯人的国土”的确指的是西班牙。想不到在未来的日子里,占少数的阿

拉伯人会占领这一片辽阔的土地。诺查丹玛斯并没有指出这一次阿拉伯人征服西班

牙、意大利发生在什么时候,可以推想是在不远的将来。

高龄的罗马教皇之后年轻教皇就任

  年迈的教皇逝去

人们选出年轻的天主教徒

他宣言会将圣座变为平凡

但是他却呕心沥血

让宝座长期据为己有

这首诗预言的也许是年迈的保罗二世逝去之后的情况。

现在的教皇保罗二世自1978年登上教皇宝座之后,到现在已执掌了二十年的

法杖。但是他现在已垂垂老矣,据说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智力减退,动作迟缓,

对教皇之职已力不从心。可以想象年老的保罗二世会在数年之后逝去,那时会出现

一个什么样的教皇呢?

诺查丹玛斯预言的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教徒将登上这神圣的宝座,而且会执

政多年,成为一个比较出色的教皇。

弗勒吕斯战役、气球作为侦察手段

  从哥鲁菲埃山和

阿文提尼山出来的人

向洞穴中的军队发出警告

在两块岩石之间

找到战利品

独身者塞库斯托斯声名扫地

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欧洲各国组成了反法同盟,妄图扑灭革命之火。在提

倡革命恐怖的雅各宾派当政之时,各国更加强了对革命的干涉。在1794年春天,

茹尔当领导的革命军在弗勒吕斯与普鲁士、奥地利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革

命军取得了胜利。

在这场战斗中,热气球开始登上战场。热气球的发明者是蒙哥鲁菲埃兄弟,而

诺查丹玛斯在本诗第一句“哥鲁菲埃山”就暗示了这两兄弟的发明出现了。并且作

为“发出警告”的工具。也就是指热气球作为了散发传单,侦察敌阵的一种尖端武器。

在这场革命者与卫道士之间的战斗中,革命者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年轻的共

和国得救了。

用水路输送大炮(1627年)

  从阿累斯的水道 沿着加尔河

越过森林与难以接近的山峰

途中桥梁被切断

尼姆的大将 大概是一个恐怖的男人吧

1624年,黎塞留成为红衣主教,执掌了法国政权。他是一个野心家,他要建立

一个使欧洲肃然起敬的绝对君主制王国。黎塞留粉碎了贵族等级,却还得与日益曼

延的新教徒叛乱作斗争。

1627年,胡格诺派在尼姆发动了暴动,但这次暴动很快被红衣主教发觉,一些

新教徒被困于尼姆城中。而支持新教的罗昂大公为了营救这些新教徒,利用尼姆的

水路向城里运送了大炮,缓解了红衣主教的围攻。

在法国境内,有许多有名的罗马式桥梁,其中以阿累斯至尼姆一段最为密集。

罗昂大公为了运送大炮,切断了桥梁的支柱,拓宽了河道。本诗第三行很清楚地预

测到了这一点。

救出长髭男子之时战争爆发

  英格兰的领袖

在尼姆居住过于长久

去西班牙救出长髭男子

这一天战争爆发

多数人都阵亡了吧

长胡子的星星降临于阿图瓦

这首诗指的也许是戴高乐将军逃离法国,去英国展开“自由法国”运动,并最

终解放法国的事。

“英格兰的领袖”指的便是二战初期因不满于贝当元帅的投降政策,而毅然逃

离法国,到英国寻求丘吉乐支持的戴高尔将军。

戴高乐到达英国后,组织了一支军队,积极开展法国抵抗运动。后来随着法西

斯的战败,戴高乐将军重新回到法国,重建家园。本诗最后一行预测的便是戴高乐

的胜利:他成功地打回了法兰西。

克雷姆威鲁成为英国护国卿(1653年)

  剃发僧的恩赐

他不正当地被选中

背负着难以承受的重荷

他怀着激愤宣言

在火与血之中

深深地刻印着性别之一半

关于这首诗很多人都认为讲的是拿破仑与罗马教皇的事情。但是从“剃发僧”

这一处联想的话,最为适合的应是1653年克雷姆威鲁成为英国护国卿的事件。

最后部分描述的是清教徒革命。在这场革命中,许多男人为此失去性命。最后

一行的“性别之一半”指的便是男性。

拿破仑义子支配意大利

  高位的领袖之子 并不依据出身

他控制了亚平宁山脉

天秤座的人民

全部极度恐慌

从亚平宁山到塞尼山充满烈焰

1804年5月6日,拿破仑经过精心策划,宣称自己为法国人的皇帝,号称“拿

破仑一世”。七个月后,他在巴黎圣母院,于教皇面前举行了加冕典礼。拿破仑建

立了世袭王朝,以一种更为明确的方式来巩固个人权威。

在1805年间,拿破仑始终不能取得对英海战的胜利,他只有加强对欧洲大陆

的控制。5月26日,他自我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在仪式上还用上了查理大帝过去戴

过的伦巴第铁冕。十四天后,他让其二十三岁的义子欧仁。博阿尔内作为总督,代

表他主持意大利的政务。

本诗就是预测的欧仁。博阿尔内任意大利总督。欧仁?博阿尔内本不是拿破仑

的亲生儿子,因为拿破仑在1805年也才不过36岁而已。欧仁?博阿尔内据说只是

一个穷困人家的儿子,后来却成为拿破仑的义子,被任命为意大利总督,一步登天。

本诗第一行“并不依据出身”指的便是欧仁出身低微,却身居高位。第二行

“他控制了亚平宁山脉”便准确地预言了欧仁成为意大利总督,代表义父拿破仑主

持意大利的政务。

以欧洲为中心燃起战火 是东西间的战争吗

  坚硬的石山之上 腥红血雨下起来

太阳为东土星是西

奥尔贡附近爆发战争

罗马遭受深重灾难

舰船覆没制海权被人夺走

本诗又是一首战争预言诗。

有两种预测:其一为法国、意大利为中心爆发欧洲大战。奥尔贡为法国城市。

罗马为意大利首都。很明显这两个欧洲腹地的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为什么而爆发

战争呢?也许是为了争夺制海权,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经贸上的联系更为

紧密,而贸易货运是各国贸易往来的手段之一,此时能够找到一条更为简易便捷的

海上运输线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各国对控海权十分重视,为此发生战争也是在所不

惜的。何况意法所处的地中海正是海运贸易的黄金路线,为了争夺地中海的航运权

是极有可能爆发战争的。

另一种推测是从本诗第二行“太阳为东、土星是西”发展而来的。有许多学者

认为是亚洲强大的中国对欧洲发动了战争。而法国、意大利是其最终目的,因为这

两个国家是欧洲最为重要国家,占有了它们,地中海也就唾手可得,而战争的最后

结果是法意难以抵抗中国军队的锐利攻势,只得黯然投降。

1975年西贡解放后的越南难民

  无益的企图招致名誉不当的控诉

混入拉丁人的漂泊之船

寒冷 饥饿 波浪

从提贝尔河到辽远的土地

被血站污

恶疫 数度施与人类痛苦

1945年越南人民胜利发动了“八月革命”,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建国后又

进行九年抗法战争,于1954年迫使法国在日内瓦协议签字,承认越南独立、主

权、统一与领土完整。但是美帝国主义撕毁协议,扶植傀儡政权霸占了越甫南方。

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使争取民族解放与祖国统一的斗争进入

新阶段。1975年4月30日,经过激烈斗争,甫方民族解放阵线军队解放了西贡,

并改名为胡志明市,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

本诗第一行写了越南南方傀儡政权处于被征讨的地位,必将失败;而第二行便

写了西贡解放后,一些越南人匆匆逃离西贡,到达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寻求支持与保

护。而最后两行便描绘了战争的惨状:越南人民为了抵抗美帝国主义和战胜南部傀

儡政府付出了卓绝的代价,为此,许多越南人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未解决的难题

  聚集在一起的人们 支持多数的平稳

海与陆被命中止

奥托勒和赫诺瓦的附近

尼斯的影子

从都市与田园 革命的波涛推向国王

本诗的第三行“奥托勒(Autonne)”在诺查丹玛斯的预言中屡屡出现与之相

近的词语,却没有人知道这包含何种意思。比如以后会出现的意韵相近的Newtone

和Antibes等等。

但从其他诗行中可以推测到诺查丹玛斯在暗示一次反对王权的革命。

在爱滋病恐慌中镇压同性恋者

  骤然现出影姿

这恐怖凄惨的东西

事件的主谋者隐藏着

被炭火焚烧的女人们已经看不见

在那里 慢慢愤怒的虫子

开始骚动

在第一章的第六十三首诗中,诺查丹玛斯曾经预言在下世纪初爱滋病这种“世

纪恶疫”将会得到有效控制,从现在已出现的“鸡尾酒疗法”等较有效的治疗方

法,可以推测到下世纪初这个预言必将实现。

而本诗也是预测有关爱滋病情况的。只是本诗不是预言的将来;而是预言八十

年代初爱滋病发现以来出现的各种现象。

爱滋病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因此在开始并未受到人们普遍重视,而在八十年代

初爱滋病突然爆发,患病者日益增多,到了九十年代未,短短十几年间爱滋病感染

者已逾亿数。而爱滋病还未找到治疗的克星,一个人若患了爱滋病便意味着死亡的

到来,因此整个世界陷了一种极度的爱滋病恐慌之中。

而在爱滋病的防治过程中,各国政府都视妓女和同性恋者为罪魁祸首。“性”

是传播爱滋病最主要的途径。因此各国政府都加紧了对卖淫嫖娼的打击,也不遗余

力地整治了一批患有爱滋病的妓女。而同性恋者不同于阴暗处的妓女,他们大部有

工作,有家庭,有感情。简单地镇压打击他们是不可行的,但是同性恋者又是爱滋

病高发群体,不管治又不行。于是同性恋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

度注意。美国在初期对同性恋者进行了谴责压制,但受到同性恋者的反对,他们认

为自己有选择性伴侣的自由。逐渐他们也受到人们的同情,政府在处理同性恋者的

问题上也陷入了困境。

本诗第一行预言了爱滋病在八十年代突然爆发,引起恐慌;第三行暗示大批妓

女被管制处分;而第四行则暗示了众多同性恋者对政府的镇压行径的反抗与不满。

从寺院下发掘出黄金灯盏

  侍奉威斯特女神的处女们的古代建筑下

离水道桥不远的地方

太阳与月亮闪光的金属在长眠

特罗伊的黄金灯盏

在熊熊燃烧

第一行的“古代建筑”,研究学者一致认为是祭伺狄安娜女神的圣?索布尔寺

院。狄安娜是古罗马神话中的一位女神,她是月亮与狩猎的女神。

从本诗的内容看,预测的是一件古物的发现:特罗伊的黄金灯盏在狄安娜女神

的神殿之下被发掘。

而这个“黄金灯盏”有何深意倒让研究学者颇费脑筋。

教皇与法兰西王国的运命(1585年前后)

  佩鲁贾的首领

并没有损坏祭服的勇气

他被脱成一丝不挂的裸体

贵族七名被夺去生命

父亲与儿子 都以喉伤丧命

佩鲁贾为意大利中部的地名,在本诗中指的是意大利。而“佩鲁贾”的“首

领”便当然指的是身在罗马的教皇。在这里指的是亨利三世时代的教皇西库斯托瓦

斯五世。

第二行便暗示的是亨利三世上台之后,发布了博利厄敕令,他承认了一切法国

城市都有权举行新教仪式。就这样亨利三世承认了胡格诺派是国中之国。这一决定

让罗马教徒大感侮辱,教皇大发雷霆,之后他想把亨利三世驱逐出教门,但从此他

便失去了法兰西,也就失去了一大笔收入的源泉,在这种得失之间教皇开始患得患

失,最后失去了勇气。

而本诗最后两行暗示的是亨利二世、亨利三世都是被暗杀致死,且伤口都为喉

部。在第一章第三十五首诗作中,诺查丹玛斯准确地预言了亨利二世的死是因为长

矛刺入他的眼睛,顺势抵达喉部,利刃深入脑部而造成的,而亨利三世也是在会议

上被人刺中喉咙而死的。

从法国开始领导革命的霍梅尼

  伟大的骆驼是为了

饮用多纳河与莱茵河的河水而来的吧

但是他并未后悔

罗马的人民震??

卢瓦尔的人们也开始发颤

阿尔卑斯附近

雄鸡被他消灭

本诗第一行的“伟大的骆驼”指的便是伊朗的领袖霍梅尼。

从诗的内容中看很象是霍梅尼率军对法国发动了战争,但历史上并未发生此

事。那么霍梅尼与法国有何干系呢?

据说霍梅尼在伊朗发动伊斯兰革命之前,曾在法国设立总部领导国内革命,本

诗也许指的便是此事吧!

1830年,路易?菲利浦即位

  伟大的人

他已经讨厌伪装的睡眠

不安追逐着安息

金色蓝色朱色的密集军团出现

征服非洲 踏碎骨骸

1830年7月27、28、29日在法国历史上被称为“光荣的三日”。为了维护宪

章,巴黎学生首先发动了起义,后来整个巴黎参加了革命,巴黎圣母院的塔上升起

了三色旗,查理十世逃往圣克卢,8月2日他放弃了工位。8月7日,两院联席会

议把王冠奉献给路易?菲利浦,9日,他宣誓忠于“立宪宪章”。在加冕过程中,

他面对着三色旗宣誓。当然,三色旗为红、白、蓝,后来成为法国国旗。

在同一年,法国征服了阿尔及利亚,使阿尔及利亚成为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阿尔及利亚人民陷入了殖民主义的奴役之下,从此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本诗第一行的“伟大的人”指的便是刚上台的路易?菲利浦,他忠于三色旗。

而最后一行的“征服非洲”指的便是法国征服了阿尔及利亚。法国的三色旗随着军

队的进入遍布于非洲大陆。但是诺查丹玛斯预测的三色旗却是黄、蓝、红三色,与

红、蓝、白的真正的三色旗有一色之差。

对于这一点,列瓦尔等研究学者说:“在写这首预言诗时,诺查丹玛斯已垂垂

老矣。我们应该考虑他年老眼花的情况。因此,对于这种小小失误,我们后来之人

是应该大度谅解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士耳其败北

  服从于天秤座的地域

大战争震撼山野

比绍切姆的性别之一方

变为囚犯与奴隶

在这黎明时分 他们互相打着招呼

比绍切姆是土耳其旧时首都伊斯但布尔之旧称。前面的预言诗中数次出现有关

土耳其的预测,本诗又是一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土耳其依旧是奥斯曼土耳其封建帝国。但是它已达不

到十五、六世纪的全盛时期,到了二十世纪初,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土耳其成

为帝国主义的附庸国。在一战中,土耳其加入了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

但在战争中,协约国占了上风,到1918年底,同盟国失败,土耳其也宣布投

降。在这场战争中,土耳其人民遭受巨大损失,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在战败后的

1919年土耳其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王朝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于一年后成立了国民政

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了。

本诗第一行暗示了土耳其加入一战同盟国集团。第二、三行描绘战争造成土耳

其人民大量死亡。而最后一行暗示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从海库侵略英国,是希特勒吗

  等待海水的人的愤怒

激发了动摇全军的大怒潮

乘载贵族的十七只船

使者来到罗纳河时已经太迟

在二战中,希特勒利用闪电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地

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英国保持着顽强的姿态反抗着法西斯势力。因此,只有占

领英国,除去这个心头大患,德国才能真正成为欧洲霸主。于是希特勒发动了一系

列的对英进攻,而英国人民在丘吉尔的率领下发动了卓绝的“伦敦保卫战”,最终

取得了胜利。

本诗第一行“等待海水的人”便是暗示渴望侵占英国的希特勒;而最后一行的

“罗纳河”为法国西南部的河流,二战中成为德国的控制区。

也有专家认为第一行的那个人是伟大的拿破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