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幽”诗之最 -- 九霄环珮

共:💬42 🌺21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呵呵,你猜对了。

悠诗之最必在五柳。

看来嘉木对此诗理解主要还是采取一些传统的解法。读诗本无定论,这个都知道,我再说几句对黄鹂的传统解法有什么不妥之处,不为争论,只供你参考。

首先是“深树”,如果用“高树”或其它什么词,我就有一点点怀疑了,而深树的深是和幽字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如果籍高扬己声,那为什么要隐藏在树/树林的深处,而不在浅表处——在浅表处别人才容易知道啊!实际上黄鹂这里也可以说是“深鸟”(我知道这个词有点怪),和“幽草”是一对相同性质的东西;我认为“独怜”一词领两句,甚至于全诗四句,这四句是统一的整体。其实景致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涧边幽草和上面树林深处的鸟鸣乃是非常自然和谐的景致,一怜一嫉分开两者实在没有必要。另外,从起承转合的结构上看,第二句也是通常为承接起题之义,不做转折之用。我们没法把韦应物打起来问,退一百步说,其实即使他原意真的跟黄鹂过不去,我觉得象我这样理解也没有不可,我倒是很愿意听闻提出我这个解法有什么义理逻辑上的纰漏,而且传统上也有不把黄鹂作负面意象解的。

我本来还想从韦诗中鸟鸣的一般寓意,或其叙写幽静的一般手法来帮忙理解

这个方法有时候也满有用,但也要注意分寸,容易偏向于学究而忽略对诗文真正的体会和浸润。我相信大多数人不会跟鸟鸣过不去。要做的话可以缩小范围,看韦应物和他的前人对“黄鹂”这一特定鸟类的态度,看是否有什么心理原型。

另九霄兄写王维月出惊山鸟之慎惧,我当时想其心理如此,恐和其曾下狱差点问斩之经历有关

这个有可能的,讲得通。我一般倾向于就文本而言诗,如果符合文本背后作者实际的境遇,很好,如果不太符合,也无所谓。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