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历代职官沿革史 供铁老大和萨苏师兄参考 -- foundera

共:💬68 🌺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五章 西汉 第四节 西汉的爵禄制

第四节西汉的爵禄制

刘邦在反秦及楚汉战争中,对有功将士封爵,其名称杂用六国旧制。例如上闻,乃周时爵名,《吕氏春秋》曰:“周天子赏魏文侯以上闻。”而刘邦也赐樊哙上闻爵。执帛,乃楚爵名,而曹参自五大夫封执帛,号建成君;执??,楚爵名,夏侯婴赐执??。建国以后,袭用秦爵二十等,以赏有功。《汉书?百官公卿表》云:

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自一级至四级都是士卒。自五级至九级位比大夫,都是军吏,吏民之爵不得过公乘。自十级左庶长至十八级大庶长,位比九卿,都是军将。因其所将皆庶人更卒,故以庶更为名。十九级、二十级均为列侯,关内侯秦名伦侯,彻侯金印紫绶,后因避武帝刘彻讳,改名通侯,吏民得爵有如下途径:

一、赐爵

西汉赐爵较秦为宽,凡国家有喜庆之事,均施恩赐爵。如高帝二年,令民立汉社稷,施恩德,赐民爵;汉惠帝即位,赐民爵一级。凡官至中郎、郎中做满六年的,加爵三级,做满四年的加爵二级。外郎满六岁二级,中郎不满一岁一级。宦官尚食赐爵如郎中。太子御骖乘赐爵五大夫,舍人做满五年者加二级;文帝元年立皇太子,赐民爵一级;景帝三年,立皇子为王,赐民爵一级;景帝后三年,皇太子加冠,赐民爵一级;景帝改元,赦天下,赐民爵一级;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行幸雍,祠五畴,赐民爵一级;宣帝本始元年,凤凰集您东、千乘,分别赐予吏二千石,诸侯相,下至中都官,宦吏,六百石爵(爵级自左更至五大夫)并赐天下民爵一级、孝者二级;宣帝本始四年(前70年),尊孝武庙为世宗庙,巡狩所幸之郡国,皆立庙,赐民爵一级;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匈奴来朝,赦天下徒,赐孝弟力田爵二级,等等,总观西汉一代赐爵达二十次,仅宣帝一朝就达十余次,可见西汉赐爵范围之广、次数之多了。由于赐爵太滥,反不为人所重视。

二、鬻爵

由于国家财政亏空,开支困难,西汉政府便令民入粟。纳钱或输奴婢以买爵。例如汉惠帝元年,规定民若有罪,可以交纳相当于三十级爵的价钱,以免死罪。《汉书?食货志》记载晁错对汉文帝劝说:

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乃?鸵蝗硕?。

文帝从错之言,民入粟六百石者,加上造之爵,输粟四千石者可以为五大夫,万二千石者为大庶长。爵级高低以纳粟多寡为差。景帝时,因上郡以西旱灾,又再修改卖爵令,减价卖爵以招民纳粟。成帝鸿嘉三年(前18年),令吏民入粟买爵以助国家赈赡,价每级千钱。入粟值百万以上的,付其值,加锡爵第十四级右更,若欲为吏者,补三百石吏。为吏入粟者,升迁二等。入粟值在三十万以上者,加锡爵五大夫,原来巳是官吏者,升迁二等,民补郎官。

鬻爵固然可以解决财政上的暂时困难,但因爵与军功分离,入粟可以买爵,得爵可以为吏,卖爵之风盛行,价格自然低落。武帝时,因连年征战,无钱可以赏功,于是重定新爵,名曰武功爵,高价出卖。《汉书?食货志》臣瓒注引《茂陵中书》说:

有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造,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锋,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政戾庶长,十一级曰军卫。此武帝所制,以宠军功。

每级标价据《食货志》说:“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一金值万钱,计三十亿钱),凡是买武功爵者,试补吏,得以优先任命,若买七级千夫爵者如同旧爵五大夫,得以免除徭役,若犯罪可减二等量刑。军功爵最高只能买到第八级乐卿。

人民之所以要入粟买爵,是因为拜爵可以享受如下特殊待遇:

第一,可以食封邑或免除赋税徭役。《汉书?高帝纪》载,汉五年(前202年)高帝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下诏曰:

军吏卒会赦,其亡罪而亡爵及不满大夫者,皆赐爵为大夫。故大夫以上赐爵各一级,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以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

所谓“复其身及户,勿事”,就是免除其身家的赋税和徭役。但是这个规定并未能全部实现,所以又下诏曰:

七大夫、公乘以上,皆高爵也,诸侯子及从军归者,其多高爵,吾数召吏先与田宅,及所当求于吏者,亟与。

这说明七大夫公乘以上的爵位皆可以得到田宅和相应的待遇。

第二,对有爵者,还有减刑的规定。惠帝即位,诏令五大夫以上应当械系以防逃走,但不送监狱,仅置于吏所。上造以上当处刑的,皆减刑。凡应为城旦(筑城劳役)的,和罚作舂米劳役的,可改为在宗庙为鬼薪(拾薪)和白粲(择米)。

第三,凡试用为吏者,可以优先任命为官吏。公乘以上可以戴刘氏冠。

因此武帝时,民多买爵至五大夫、千夫,以避徭役。但因当时征战频繁,政府所能调发的士卒很少。于是乃命五大夫、千夫为吏,不愿为吏者出马。元朔六年(前123年)克匈奴,有爵的人想要卖爵的,已经无人肯买了。这是因为新爵和旧爵均已成为空衔,无实惠可得了。新颁布的武功爵到武帝之世,也就废弃了。

三、秩禄

汉初因袭秦制,以石数为秩名。石(d4n),表示年俸若干石谷粟,每石为一百二十斤。秦汉官吏无品级,以若干石表示官级的大小。汉的秩禄可分为四大等级:(一)比二千石以上,(二)比六百石以上,(三)比二百石以上,(四)比二百石以下。三公万石(谷月三百五十斛),不在秩级之内,比二千石以上有中二千石,中是满的意思,月谷一百八十斛。每斛十斗,其重量为一石,即一百二十斤。斛是容量的表示,石是一斛的重量。所以石和斛常互用。所不同的是石称秩级,而斛称俸禄之数。其二千石者月谷一百五十斛,二千石者月谷一百二十斛,比二千石者月谷百斛。比六百石以上有千石者月谷九十斛,比千石者月谷八十斛,六百石者,月谷七十斛。比六百石者,月谷六十斛。旧有八百石秩、比八百石秩,成帝阳朔二年(前23年)除去。比二百石以上有四百石者月谷五十斛,比四百石者月谷四十五斛,三百石者月谷四十斛,比三百石者月谷三十七斛,二百石者月谷三十斛,比二百石者月谷二十七斛。旧有五百石,阳朔二年除去。百石者月谷十六斛,不及百石者为斗食,月谷十一斛,佐吏月谷八斛。

西汉官俸虽以斛分秩级,但并不是发给粮食,所谓若干斛是一个虚数,其实是以钱代替谷禄的,而官吏之食粮则取诸公仓,故有廪食(国家供给口粮)太官之称。

西汉的秩级随官员政绩的优劣和迁转而不断改变,如初任命为守官(即试用官),试用一年,不得领全俸。如黄霸守京兆尹,为二千石,一年转为正式官吏,则改为中二千石。当他犯罪被贬为颍川太守时,秩降为八百石,而太守秩为二千石,后因政绩第一,又增秩为中二千石。又如汲黯守南阳,秩二千石,因其为政清明,考绩优异,增秩真二千石。

注:本表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制,“说明”所引内容,据颜师古所注,文字略有变动。

附表二:两汉官秩俸给简表

秩禄

俸 额

说 明

万石

西汉月各350斛谷

“三太”、“三公”号万石。金印紫绶

中二千石

西汉月各180斛谷

“中”:满之意

真二千石

西汉月各150斛谷

二千石

西汉月各120斛谷

比二千石

西汉月各100斛谷

以上银印青绶

千石

西汉月各90斛谷,东汉80斛

比千石

西汉月各80斛谷

东汉无此秩。西汉原有八百石,比八百石,成帝时废去

六百石

西汉月各70斛谷

比六百石

西汉月各60斛谷,东汉为50斛

以上铜印黑绶

四百石

西汉月各50斛谷,东汉为40斛

比四百石

西汉月各45斛谷,东汉为40斛

三百石

西汉月各40斛谷

比三百石

西汉月各37斛谷

二百石

西汉月各30斛谷

比二百石

东汉月各27斛谷

比二百石为东汉新增。以上铜印黄绶

一百石

西汉月各16斛谷

斗食

西汉月各11斛谷

佐史

西汉月各8斛谷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