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10年经济分析 – 11大难题主导的经济方向(转帖) -- hzwj200

共:💬9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2010年房价与经济分析

2010年房价与经济分析

  

  对不起,前面说着说着就跑题了。 现在结合房价说一下,2010年经济思路。 

  

  大战略: 

  

  全力保房价。 如果房价下去,整个经济系统崩盘,就整个没戏唱了。 所以,2010年,资金保房价的政策不能变,这是雷打不动的底线。 知道了这个底线,所有的事情就相对好办了。 那么下一步分析:房价会涨吗?房价跟其它经济的关系是什么? 这是很大的一盘棋。 希望我能够以我一个的单薄之虑,把它想出来个头绪。

  

  2009年历史回顾: 

  

  (仅仅是个人长期经验的感觉,也就是对市场资金动作和操作方式的感觉,觉得这样的过程很熟,就像是做盘做出来的。 当然,个人感觉很可能不正确,请大家不要过于重视。)

  

  人是习惯的俘虏,分析今年的过程,也就相对容易思考未来的方向。 对于房价,看来财政是非常坚决的。 按道理来说,从今年年初到年中,经历了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的清淡和部分下跌之后,应该是加速下跌的过程。 但是,诡异的地方在于,房价就是盘而不跌,就已经开始显露出征兆。 这就像股市中的护盘和洗盘,似乎总是要跌,但总是跌不下去。 那么,这个盘子就出现了异常,但是当时人们都不太注意。我反正是没有房子,也不准备买房子,就更无所谓了,只是关注一下而已。 

  

  护盘是需要资金和措施的。 就像奥巴马进行医保制度改革一样,光有钱是不一定行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所以,首先就是大量地发行钞票,本来今年定的不到5万亿的总贷款额度,在第一个季度就用了个差不多。 从大总管去年信心满满的镜头表现,到年初时忧虑的表情来看,感觉到当时的情况可能确实是非常危急。这个事情还不是我说的,是我母亲当时提醒我的,她老人家对这些细节是相当敏感。 后来发行了天量的信贷。 但是,这只是没有让房价明显跌下去。 然后,第二季度又是巨额的贷款,市场才刚刚回暖。 不知道下半年的策略是年初就已经定好的,还是一季度过完之后才紧急磋商的,但是大规模的做市措施明显是从第二季度快结束的时候开始实施的。 我们知道,发行钞票有两种方式:一是银行贷款;二是财政政策。 但是,不论银行贷款还是财政政策,这些钱都不会直接贷给房地产,而是间接进入,这是有其内在道理的。 现在回想起来,整个2009房价走势,感觉从资金的流入方式,到操作方式,都像是非常专业的操盘手做出来的。  

  

  万变不离其宗,专业的操盘手的核心手段,就是“出其不意”。从整个操盘的过程来看,这个非常完善的庞大措施,整个过程都是按照计划实施的,非常好地实现了预期效果。 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给房地产,而是绕道国企? 可能有两个原因:首先,现在除了农行之外,都算是上市公司了。 上述公司要讲规矩,所以就要贷给所谓的资信比较好的企业。 如果大量资金直接贷给房地产,那么消息是封锁不住的,人们马上就会行动起来,提前利用了这个利好消息。 那样,就起不到后来“出其不意”的效果了。 而这样的效果对于经济政策的影响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只有出其不意的政策,才是真正的政策。不出乎意料的政策,那就早已经被人们消化了。 其次,通过资信比较好的企业买地,实现财政的战略意图。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的国有企业天价买房、买地的原因。 这些国有企业的行为震慑了私企,让私企觉得国有企业疯狂了,于是他们胆寒了。 在这样的出其不意的震慑作用下,私企也觉得地价下不来,也要高价抢着买地。   

  

  当“出其不意”的目的达到后,市场行为也就自然按照预先的目标实现了。 人们觉得房价不会再跌下去了,一直持币观望的人们,也开始“慌不择路”,赶快买房了。 于是,新的一轮“恐慌性”买盘出来了,大量资金变成了房地产交易额。 其次,私企开始纷纷提高购买土地的价格,在国企看上去不顾成本,不顾地段的疯狂购买下,私企也承受不住压力,开始高价与国企竞争,或者高价相互竞争。 整个市场又重新兴旺起来。房子一天一个价,“翻着跟头”向上走。 圆满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到了十月初,市场本来已经开始平淡,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开始重新启动,似乎不是简单的自然行为。尤其是十一月下旬开始,又刺激了新的“恐慌性”买盘,房价屡创新高。 

  

  2010年房价思考: 

  

  其实,不管谁操盘,永远是势比人强。 只不过是,有了专业操盘手,策略实施起来效果更好而已。 如果大势不行,再强的操盘手也是“螳臂挡车”、“杯水车薪”而已。 不过有了操盘手这个可能性,那么就需要从最专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设计整个2010年的经济思路。 分析房价与经济其它环节的关系。 

  

  首先,考虑房价本身,如果我是操盘手,我会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准备: 

  1、 资金准备;

  2、 操作策略;

  3、 政策配套;

  那么,我就从财政操盘的角度,看看制定什么样的策略,实施什么样的措施: 

  

  1、 资金准备:

   

  首先,2010年的资金使用量要明显高于2009年。 为什么呢? 全国一盘棋。 这是我上次在房价是什么市中没有讲到的,今天剖析一下。 

  

  我们知道,土地是无成本的。 所以,实际供给永远大于需求。 当然,有人说土地稀缺,成本很高,那就不是这里的假设了,也就用看我的帖子了。 所以,一旦土地价格高涨,那么必然会有更多的土地供应。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这就跟股市一样,只有在牛市中搞增发,人们才原因花高价,当“冤大头”购买,如果股市下跌的时候,股票根本发行不出去。 土地也是一个道理,如果土地价格下降的话,地方就不是土地少卖钱的问题,而是根本卖不掉的问题。 所以,地方必须控制,不是没有土地,而是不敢卖的太快。 如果卖的太快,一下子把买家都吓跑了。 所以,必须小刀子割肉”,一次一点点,最后割的反而比一口吞掉的大。 相信股市里亏过钱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地方是更缺钱的。大家都知道地方上的资金缺口,我在“城市居民收入”中,已经系统阐述过了。 而且,我们知道,加工经济和其它各方面经济并没有回暖,很多企业更加困难,人们的收入也没有提高,有的还下降了。因此,实际上地方的税收应该在2010年是减少的。 同时,地方在2009年又搞了不少工程,贷了不少款子,明年又得有多余的钱支付工程款,继续推进工程,利息也要还。 而且,今年贷了不少款的地方,明年是否能够继续贷款,能贷多少,那都是很难说的。 所以,地方需要更多的土地资金,弥补现在的缺口。 那就要卖更多的地,而且卖价不能低了,低了也是不行的。 

  

  楼市资金量也需要更大。 这也好理解。 2010年的最低房价必须不明显低于2009年十月份的房价,那也就意味着,2010年的最低房价最少要高于2009年房价的30%-50%。 也就是说,同样的市场销售量,都需要最少准备出去年130%的资金量来。 而且,去年上半年的成交比较清淡,下半年才开始火爆起来。 那么,2010年的预期成交量也要平与或者高于2009年的成交量。 就算按照最少的资金量来说,资金准备最少要达到09年的150%。 这是基本的操作资金,如果中间出现可能的变故,数额可能要准备加50%。 比如说,今年预期信贷不到5万亿,但是实际10万亿。 而且,10月份之后的信贷量就非常蹊跷。 股市打上来了,房市打上来了,汽车销售更加火爆,但是好像银行信贷是减少的,而且减少的比较多,这是与过去的情况不相符的。 很多数字可以骗人,但是资金支持的股市表现应该骗不了人。 而且,通货膨胀开始加速了。 这都是统计数字跟我们实际生活感受不同的地方,需要我们高度警惕。  

  

  2、 操作策略:

  

  专业的操盘思考,从最坏的考虑出发,朝着最好的方向操作。 而且,遇到比最坏还坏的情况,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华山一条路,不顾一切往上打。 这就是我在前面说的,好消息是好消息,坏消息是更好的好消息。 实在不行,“水漫金山”。但是,不能打破的底线,就是保房价,保住房价就保住了现有的经济系统。   

  

  操作策略包括:

  A, 保守策略:房价稍低于今年年底的价格,且保持相对稳定;

  B,积极策略:房价高于今年的价格,然后保持相对稳定;

  C,激进策略:房价明显高于今年的价格,然后继续往上打。

  

  A策略,最理想的策略。看到这个策略,大家可能就会意识到,其实如果不用很多资金,然后实现保守策略,那么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实,我个人相信,今年房价的启动,并非完全出于本意。 如果不启动房价,而房价能够保持稳定,那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因为,谁都知道,启动价格是在“打鸡血”,难以持久。 但是,房价就是这样,不是上就是下,尤其越到高位的时候,波幅就越剧烈。 那么,不允许下也就意味着,只能上,而且还需要快速地上,才能给人们震撼,扭转人们对房价下跌的预期。 所以,2010年,这个策略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小。

  

  B 策略: 把价格打高之后,进行波段操作,等价格清淡之后,用少量资金往上打,托住价格。然后可以挺一阵。 等交投再清淡下来,再把价格打高,再托住价格。 这样的操作策略也是可以考虑的。 但是,这种在股票上可以实施策略,并不非常适合楼市。 因为,楼市的单位资金更大,信息反映更慢,但是波动更加剧烈。 时间稍长一些,会导致投资客失去耐心。而因为房价与房租比例已经极为不相匹配,因此很有可能清货立场。 那样的话,可能与操作意图就背道而驰了。 因此,如何操控买房人的心理,让买房人保持对持有房地产的兴趣,仍然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C策略: 房价高于今年,然后如果出现人们的情绪不稳的,那就得一直往上打。 如果要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那就意味着至少需要比今年多50%的资金。 今年信贷是10万亿,加上中央4万亿,就是14万亿,还不算地方借款和发债。 那么,明年就意味着要接近或达到20万亿。如果今年房屋总交易额为6万亿的话,明年需要达到10万亿,才能够保持价格走高后的稳定。而一直往上打,就不知道需要多少交易额了。 就行2009年一样,这个交易额是人们难以想像的。 而明年,可能还需要一个新的难以想像的交易额,来保持房价的上涨和人们的情绪稳定。 当然,可能C策略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没有办法,如果明年的形势走到哪里,就得采取相应的措施了。 而“水漫金山”就是,通过更多地发现钞票,拉高其它产品的价格,让房价显得的不是那么太高。 其实,即使这样的情况短期不发生,中长期也必然要发生的。

  

  3、 政策配套:

  

  其实,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在前面关于城市居民收入的部分已经说过了,只要能够增加收入,就是卖户口也是可以的。

  

  而现在看来,增加居民的消费,农村人口城镇化,都是要让城市成本和各种建设成本有个出路,房价有更多的群众基础所实施的必然政策,因为似乎除了把已经退出经济循环圈的农民再弄出来,似乎也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

  

  2010年经济思考: 

  

  需要明确,2010年已经不是1978年前,可以完全掌控住人们的行为。 现在,政策是有限实施。 政策系统只能通过操作某些具有关键特征的行业,来实现对经济的操控。 而现有的核心操作系统主要是楼市,也就是金融财政操作领域。 其它方面,是很难再回到从前了。 同时,通过上述房价分析,那么对于每个人来说,如果像专业人士那样思考问题,从最坏结果着手,朝着最好方向努力的话,那么就要做好明年继续大量发行货币的思想准备。 当然,如果房价能够实现“软着陆”,那就最好了。 关于这个部分的详细分析,我会在后续的帖子中继续。

六、医疗与健康 (人口红利基本耗光 续3)

  

  B、 白酒 (续)

  

  接上面的内容,从白酒消费开始谈起,说说生产导向型经济与需求导向型经济的差异及特征。 前面说过,生产导向型主要以规模取胜,保护既得利益;需求导向型主要靠人才取胜,创造未来价值。 那么下面继续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两者之间的差异,从价值观开始。 价值观就是一个人认为什么东西最重要,对不同的价值进行重要性排序。 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神要求我们专一敬拜祂,单事奉他,我们不能既事奉神,又事奉玛门(财利),爱主又爱世界的。” 在经济中,人们也同样是要进行选择的。 而选择的关键在于,是认为物重要,还是认为人重要。 生产导向型经济认为物更重要,因此不关心人,人只是为物质服务的,或者说人是物质的奴隶。 而需求导向型关心的是人,只要有了人,物质可以相应而来,所以认为物不重要。 那么,支持生产导向型运转的价值观,又可以叫做唯物主义,也就是物质崇拜,或者说既得利益崇拜、权力崇拜,把人放在次要地位;同时,支持需求导向型的价值观,又被称为唯心主义,主要是关心人的内在精神,物质是其次,经典的一句话就是“我思故我在”。

  

  当核心价值观确定后,组织制度和组织模式也就基本上确定了。举个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打倒皇帝做皇帝。 一次次农民反抗带来了一次次的毁灭性破坏,农民反抗往往起源于吃不上饭,为了口粮的争夺而牺牲人的性命。 因为物质导向的价值观不变,所以制度上也没有改变。 结果,反抗就是一次次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轮回。 其实,不仅仅是毫无意义,而是每次反抗之后,都是物质遭到极大的破坏,人们可以得到的物质更少,上层对物质的垄断更加严重。 然后,人们越来越被固化在物质上,权力崇拜越来越严重,因此权力越来越集中,民众越来越愚昧。 而每次农民起义带来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又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形成恶性循环。 可以说,到了20世纪初,清政府统/治下的社会,人们的文化与精神面貌已经被总结为“东/亚病/夫”。 再看看先秦时期,各国之间激烈竞争,民风淳朴但彪悍,很多人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更重要的是新思想层出不穷,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以下是我对两者差异的初步总结:

   生产导向型 需求导向型

  价值观 物质更重要,人为物质服务 人更重要,物质为人服务

  理论基础 唯物主义,也就是物质崇拜 “唯心主义”,精神追求第一

  核心口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思故我在;

  组织原则 人是奴隶,为了物质牺牲人 人是目的,更有效地利用物质

  组织模式 金字塔等级制度 组织扁平化,自由竞争

  政策导向 为上层服务,给下层“洗脑” 保障公平竞争,维护弱者正当权益

  组织表现 上层奢侈、底层贫困羸弱 贤者做领袖,普通人富足

  组织冲突 组织垄断,阶级斗争 群体竞争:企业竞争为主

  建筑特点 高楼大厦,形式大于功能,人被忽略 人性化主导,形式服从功能

  宣传特点 关注上层,歌舞升平 关注民生,暴露问题

  社会保障 资源集中为上策服务,底层得到既贵又差、或者什么都没有的系统 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通过相互争吵和妥协,达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效果

  

  价值观不同,世界也就随之不同。 不论是经济学理论的变革,还是技术革命的推动,最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带来的是思想的解放。 在西方社会,文艺复兴和从马丁路德开始的宗教改革合流,开始解放人们的思想,打破罗马教廷对宗教的垄断,推动了社会的重大变革。 重商主义从新教占据主导的地区开始发源,推动了贸易的增长,实现了早期的经济优化与变革。 之后,工业革命从一个被偶然踢到的织布机开始发源,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而每个时期的社会发展与变革,都是与相匹配的经济理论互为因果,共同实现思想的变革、知识技术的普及、以及经济形态的进步,进而影响到国家竞争和产业竞争的此消彼长。 而国际竞争与产业竞争的变化,又决定了投资、外汇、商品价格等等浅表层的变动。

  

  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最近一次的“互联网革命”。 从经济理论来说,互联网建设的起点,是每个节点都“平等”的价值观念。 平等的方式连接,网络化沟通,分布式计算等思想从最初就被深深地嵌入互联网的灵魂中。在这个网络之中,你不用担心你在现实世界中只是一个无人理睬的“underdog(丧家之犬)”。 只要你的精神足够强大,你的思想足够新颖与合理,你会马上得到他人的认同。而所谓现实中的权力、物质和洗脑都开始变得无效。 人们在这个网络之中,不知不觉地就增强了平等、自由、互助的思想,关注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们的精神,都是网络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渗透,虚拟世界有时候甚至比现实的物质世界的作用更加强大,因为虚拟世界关注人们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它的强大之处就在于,任何想通过物质上的权力控制它的行为,都要遭到强烈的反弹,然后被人们通过技术得到化解。 所以说,价值观理论和技术革命创造了互联网为核心的社会革命,而互联网反过来又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

  

  好,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现实社会。 根据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生产导向型的经济中,资源主要向既得利益者倾斜,为既得利益者服务。 那么,谁能够成为既得利益的核心,谁就拥有了最大的资源,免费享受到了最大的服务。 经济资源如此,所以高楼大厦、便捷交通、名车豪宅、飞机游艇、锦衣玉食、医疗保健等等;社会资源如此,新鲜空气、洁净水源、山清水秀、媒体关注、人们羡慕等等。 于是,人们为了利益而争夺,只要能够抓到“耗子”,怎么都行。 所以,人们都“向上看”,希望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不需要太大的功夫,就能获得超额的利益。 可以说,在这样的经济中,人们越往上就越生活轻松、经济富有、物质享受,而越在底层就越工作劳累、物质贫乏、精神痛苦。 那么,谁不愿意过上层生活呢? 所以,社会就教导人们要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唯物主义的意思是,即使读书这样的精神活动,目的也是为了物质。

  

  与之相对比,在需求导向型经济中,人们的状况就完全不同了。 人们必须通过为他人创造价值,然后通过价值交换,获得个人的价值回报。 那么,越富有的人就需要越大的付出。 比如说,比尔 盖茨必须是个战略思想家,贡献战略价值,才能够获得微软员工的认可;他必须是个超级销售员,把产品以最低的成本,换一种方式卖出最大的价值,才能够获得收益的增长;他必须奉行节俭之道,才能够让销售比成本增长的更快,获得更多的利润;他无时无刻地必须关心他的企业,经过长期痛苦的思考,才能够让他的企业保持正确的方向;他必须依靠他的员工,以集体的智慧共同对待外部的竞争。也就是说,他必须持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够让自己的思想更加深邃,才能够领导越来越大的微软,在全球化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这是个艰苦的过程,而且是担惊受怕的过程,只有到了完全退休的时候,这个担子才能够放下。

  

  在需求导向型的社会中,要想创造财富,或者有效地管理财富,必须要付出更多。甚至可以说,只有工作狂才能富有。 而且,经常不仅仅财富创始人是工作狂,他们经常也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工作狂。 洛克菲勒创造了富可敌国的收入,但是他对孩子的教育极为严格,甚至可以说得上严厉。 这样严厉的结果,就是其后代仍然保持着他当时的工作状态。 有一次,洛克菲勒的孙子说,他工作几十年,每周平均60个小时以上。 他最大的愧疚就是跟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短。 随着他的年纪增长,他逐渐开始减少工作量,多跟自己的家庭在一起,跟自己的孙子们在一起。 所以,当这些人拼命工作的时候,普通人就可以通过比较轻松的工作方式,获得不错的收入。 于是,很多人看到这些富人工作这么辛苦,必须承担非常沉重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生活,这样做并不值得。 于是,人们就减少了工作强度。 虽然收入有所减少,但是能够充分享受生活,享受与家人一起的快乐。

而在生产导向型经济中,一定要了解老板的难处。 在世界上,每个人都很难啊。 生产导向型的企业规模大,盖了很多高楼大厦,其实老板也很难啊。 虽然老板坐着加长车、私人飞机、锦衣玉食、前吹后捧、左拥右抱,还有保镖保护,表面看上去很风光。 而且,老板们只要拥有了资源,似乎就拥有了一切,轻松地就可以获得他人难以企及的生活。 但是,人们也需要理解这些老板,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啊。 现在,我们再分析一下,这些老板到底难在哪里:

  

  首先,凡事有利必有弊! 比如说,生产导向型企业主要依靠的就是规模赚钱,那么规模本身也必然成为问题。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规模是老板的心理支柱,而这个心理支柱来得很不便宜啊。 人们总在说,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似乎规模大了就便宜。 其实,这个概念是错误的,其实真正规模大了以后,并不经济。 我们看看所有的世界级大企业,有哪个是低成本的? 可以说,不仅仅不是低成本,而且还是高成本、大规模的成本。那么,企业要能够Cover这些成本,就需要大规模的收入。 所以,最致命的问题是收入来源,从哪里获得收入。 没办法,生产从收入角度考虑,又又转回到了需求。 比如说,对于像汽车这样需要大规模基础设施的企业来说,当需求减少10%的时候,这个庞大的基础就会立刻变得非常虚弱,产生巨额亏损。当需求减少15%-20%的时候,这个系统可能就发生崩溃。GM破产就是这样,它的总产量并没有一下减少50%。 只需要20%的产量减少,价格降低,就能够产生巨额的亏损,最后资不抵债,然后破产倒闭,让所有股东的投资血本无归。 所以,规模成本是老板的第一难。

  

  老板需要让人给他分忧啊。 虽然说,老板在享受的时候,觉得独自享受比较好一些;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困难的时候,要求别人跟他一起分享困难。 前面说过了,GM因为生产导向型的经营思路,导致它的汽车从高溢价、到溢价、到平价,最后再到“劣质低价”。 这是生产导向型企业的普遍性问题。 为了Cover庞大的规模成本,生产导向型企业必须通过低价促销,实现自己的产品销售;而低价促销之后,利润进一步降低,哪个老板不心疼自己的利润呢? 所以,老板往往会通过 “偷工减料”的行动,来保持利润。 但是,这样又导致人们更加不买,然后企业必须更加廉价促销。 就这样,生产导向型企业必然要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规模成本是固定的,投出去的钱就已经成了“沉没成本”,没法像流动资金一样很快变回来。 所以,只有在“可变成本”上打主意。其中,原材料等流动资金也是没法办的省的。因为,原材料都是有市场价的,一分价钱一分货,少了一点别人可能也不卖。 当然,老板的支出也不能省。 那么,可变成本中,主要就剩下工人工资可以动脑筋了。 那么,老板需要员工给他分忧,让员工理解企业,通过削减工资、增加劳动时间,降低工人工资成本,与企业“共度难关”。 对于老板来说,这是多么合情合理的事情啊,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有企业利润才有员工发展嘛!

  

  老板需要工人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跟他一起“共患难”。 考虑到这样的情况,生产导向型企业老板就需要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 很多人就援引J.F.肯尼迪说的话:“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老板给你们工人工作,让你们不闲得慌,这本身就是一种恩赐;给你们工人工资,让你们有饭吃、有衣服穿,这又是一种恩赐。 工人有了工作,还有了收入,所以要知道感恩! 如果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工人还不满意,那么这些工人简直是太没有良心了! 所以,态度决定一切,在感恩的心态下,工人就要以服从为天职,没有任何借口地努力工作。 不论工资多低、工作多累,那都是老板给工人们的机会,是工人们的光荣。 所以,工人们要勤勤恳恳、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就像一颗螺丝钉,老板让工人往哪里钻,工人就要往哪里钻。 而且,不能跟老板谈价钱,老板就是拖欠工资,老板就是先给大家钱,然后在想法弄回去,工人们都应当感恩。 另外,工人们要有“敬业”精神,每周工作100个小时都等闲视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另外,劳动不仅是大家的权利,也是大家的义务。 所以,大家要尽量义务劳动。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快乐。 工人们穷还是因为不够勤劳,勤劳就会有好的生活等等。

  

  在宣传教育的“组合拳”之下,很多工人就相信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为了让工人们好好干活,老板光说是不行的,还需要树立榜样让工人们仿效。 于是,一些榜样被树立起来。 首先,老板会从这些工人里,选出一个最能吃苦,干劲最大的人,然后把他提拔起来,给他高工资,让他坐办公室,然后天天让他巡回演讲,告诉别人他的吃苦受累的事迹。 这样,让很多人继续吃苦受累,然后幻想着能够跟他一样,通过吃苦被提拔起来,然后不吃苦。 其次,老板会表彰一些能吃苦的人,比如说,给他们记功、授奖、戴光荣花等等。 比如说,规定获得一等功的人,能够在待遇上升两级。 然后,对于因为吃苦受累而死亡的人,给予一等功的奖励。 反正人故去了,要不要待遇也无所谓了。 第三,老板也要经常深入基层,然后跟工人一起吃顿饭,去工人家里探访,顺便带上一袋大米,一桶油什么的。 可不要小看这点米和油,因为它们经过了老板的手,那就具有了相当的意义啊。 第四,对于不满于企业的工人,当作坏榜样来批判,杀鸡给猴看。 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很多工人们知道了要顺从地工作,然后幻想着获得老板的青睐,有朝一日,个人得道,然后鸡犬升天。

  

  但是,还有一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工人们。 他们不要听老板在说什么,而是看老板在做什么。 老板自己天天花天酒地,让大家为他的花费买单。 更重要的是,大家为他的决策失误买单,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大家就决定停止工作。 二战后,发达国家的文明程度明显高了很多,工会不会再用暴/力手段与老板抗衡,那么就采取和平的手段。 GM在20世纪末,曾经也是非常兴旺的。 但是,就是因为工人们不满收入状况,于是开始了罢/工。 在罢/工的过程中,员工们在厂门口和平静坐。 那么,工人收入怎么办? 工会有互助基金,大家通过内部的相互帮助,团结起来,共度艰难时刻。 结果,GM因这次罢、工元气大伤,很快开始了没落的过程。 很多人会说工会有问题,不为企业考虑,最后让自己也遭受了重大损失。 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罢/工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长痛不如短痛。 罢/工看上去是一种“双输”的行为,工人们好像损失很大。 但是如果深入分析下去,就会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对待生产导向型企业,真正聪明的工人们很清楚它的弱点。 首先,如果工人停止工作,开始消极怠工,那么这个规模系统很快就会瘫痪。 瘫痪的话,谁受损失最大呢? 很多人觉得受损失的是工人,因为工人没有了工资收入。 于是,一些给老板说话的人们,也利用这个话题,来教育工人们,要老老实实工作,否则大家都没有饭吃。 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假象,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 工人虽然在短期之内,似乎受到一些影响,但是最终要获益。 而受损的肯定是企业老板。 老板失去的是长期的利益损失,失去了这样的位置,老板的财富、老板的奢侈生活也都随之而去。 而且,他们将成为被社会最为鄙视和唾弃的人。

  

  长期来说,工人们将得到掌控自我命运的机会。 比如说,就是这样的生产导向型企业破产了,也无所谓。 就像GM一样,别看企业破产了,那些巨大的生产设施还必须运转,政府还得救助GM,因为GM涉及到太多人的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走掉的只是老板,而员工还在。 员工不仅在,还拥有了GM的股权,通过他们的养老基金,成了企业的主要股东之一。 就像俚语说的:“走了你张屠夫,人们还不吃肉了吗?” 破产之后,GM虽然进行了瘦身,关闭工厂,但是重新开始建立竞争力,与日本汽车展开竞争。 另外,一个工人自主管理的企业,自然是比生产导向型的老板控制的企业强得多。 英国在1980年代,撒切尔夫人领导下,采取强硬的经济自由主义措施,开始把曾经国有化了的企业重新进行私有化。 把英国因为国有化而失去竞争力的经济扭转过来。 而私有化措施的核心,就是让工人们拥有工厂,每个人都拥有股权。 结果,80%以上的企业在短短一年之内,就实现扭亏为盈,有的甚至盈利非常丰厚。 这说明,只要让人们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通过平等的竞争,掌控自己的命运,在不需要提升知识和技能的情况下,就发挥出强大的力量。

  

  在生产导向型经济中,老板希望工人们的身体状况处于较差状态,被工作“压弯了腰”的。 让工人们长时间工作,让工人们劳累,非常符合老板的利益。 举个例子, Google是“新经济”的代表之一,人们通过疯狂的工作,保持竞争优势。但是,Google有一条强硬的规定,员工每天必须锻炼1.5小时之上。 所以,在Google总部,有各种的运动器材、休息场所,让员工随时休息和锻炼。 这样的话,疯狂工作的员工们,就不会为了工作而忽视了休息,忽视了对身体的保护。 与之相对比,生产导向型老板不能让工人们闲下来,不能让工人们变“懒”。 因为,一旦工人们闲下来,就要进行思考。 一开始思考,那么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这些不同想法的结果,就是挑战老板的经营方式,最后导致老板的垮台。 而且,身体是精神的基础。如果工人们身体健壮,往往就会积极起来,维护自己的权利,那么老板的很多措施就实施不下去。 于是,老板要求员工们勤劳,而员工们越勤劳,身体也就越累。 身体越累,也就越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长远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和辛勤劳动的工人,是眼界最为狭隘,只注意到眼前利益的群体。 而这样只注意眼前利益的人们,是最容易受到操控的群体。 所以,老板是最喜欢这样的群体,然后把他们作为自己的盟友。

  

  在生产导向型的经济环境中,人们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人是环境的产物,心理状态被环境所影响。 在人们都在追求物质、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自然就会落入生产导向型的价值观,希望通过获得既得利益而实现自己的“幸福生活”。 罗素说,财富是权力的产物。 也就是,财富的根本在于权力。 《吕氏春秋》说:“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 那么,谁垄断了权力,分分钟就获得了超额财富。 而没有权力的人们,辛辛苦苦也获得不了什么财富。 而且,其中的少数人就是依靠机会获得了财富,也随时会被权力依靠各种方式拿回去。 结果,人们越辛苦,就越穷困; 越穷困,就越希望通过辛苦获得财富,但是反而越穷困。 在辛苦和穷困之中,人们就从希望转变成为失望,从失望深化成为绝望。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就是因为人们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对整个大局的判断。 人们不想一想,如果自己的知识和智慧的贡献价值是100的话,那么在获得最初的时候,就被夺去了50以上,然后在消费的时候,又被夺去30左右,只剩下20留给自己,那么干起来有什么意思呢? 而人们的痛苦就在于,知道自己被夺去80,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被迫地在继续苦熬,还在继续干,希望某一天“奇迹”出现。 但是,奇迹不会从天而降,所有个人的奇迹,都必须需要自己来创造的。

  

  内心痛苦的人们,是最容易损耗的。 100年可能是个轮回。 在清朝末期,中国的状况被总结为一个词“东亚/病夫”。 现在,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人处于精神压抑之中,而精神压抑的人们是不可能拥有好的身体的。 同样,身体的损害反过来影响精神,对让人们的精神更加脆弱,碰到事情的时候,精神也就更加痛苦。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还是局限于“利益第一”的价值观之内。 而这样的价值观,也是生产导向型的老板们喜欢的。 因为,精神痛苦的人们更需要通过物质消费,来填补精神的痛苦和心灵的空虚。而人们则在获得可怜的物质之后,通过物质消费想获得满足。但是却发现,心理更加空虚,所以希望要获得更多的物质,填补心理的空虚。而在人们渴求物质的时候,就更希望通过听老板的话,做老板希望做的事情,巴结讨好老板而获得物质。 那么,老板就在整个博弈的过程中,完全占据了主动。 老板想给就给,想拿走就拿走,都看老板的心情。 就这样,人们就在被动的痛苦和不确定当中,迅速损耗着自己。

  

  而巴结老板,是需要付出的。 所以,人们买高档的烟酒,送给老板,希望老板给自己一点利益,或者不拿走自己的利益。 人们学习“处事艺术”,学习厚黑学等等内容,希望能够获得老板的青睐。人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餐桌上,希望通过吃饭,能够让老板对自己的利益有所帮助。 我经历过这样的场面,相信很多人也经历过: 一顿饭可以吃3-4个小时,然后整个饭桌上人们欢声笑语,但是所有的话题都集中在老板身上。 人们用各种的方式称赞老板,巴结老板,跟老板谈自己的难处,希望从老板那里获得点秘闻等等。 这时候,可能少数的人会想,这么做有什么意义,能够给社会创造什么价值? 但是,别人可能不会这么想,会反过来问那些默默无闻的人,你为什么不去巴结老板?

  

  有意思的世界。 同一件事情,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观点结论。 当然,对于这些老板来说,更有钱有势的人,则是更大的老板。 因此,也需要通过同样的方法,来巴结大老板。 所以,带着投资和大企业回来的海龟们,老板们是非常欢迎的,可以“众星捧月”;而没有带着投资的海龟,那么老板们从心里是瞧不起的,强行拆迁也好,自杀也罢,那也就无所谓了。 再举个真实例子,一个富裕地区的企业老板到落后地区投资,结果几乎天天被当地不同部门的人拉去吃饭,一顿饭3个小时,两顿饭下来,酒必然喝多了,一天就做不了事情了。 三个月下来,这个老板扔下投资了几百万的半拉厂房,落荒而逃。 当地的人们还奇怪,自己这么盛情邀请他,他为什么走了呢?

  

  生产导向型经济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我国人才浪费严重,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七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的边缘。 蓝皮书指出,中国的人才竞争力较弱,在世界属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中国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上,而在人才投入和人才环境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中国人才浪费问题研究》的作者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调查指出,我国人才资源能力发挥程度偏低,总体能力发挥程度的平均数为61.9%,与充分发挥的差距为28.1%。由此可见,我国人才浪费的程度是比较严重的。 专家进一步测算指出,2005年,我国人才浪费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我国人才浪费导致的经济消耗和经济损失超过9000亿元。蓝皮书指出,调查显示七成人走在“过劳死”的边缘。有关专家认为,如果知识分子不注意调整亚健康状态,不久的将来,这些人中的2/3将死于心脑血管疾病,1/10将死于肿瘤,1/5将死于因吸烟引起的肺部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障碍性疾病以及“过劳”和意外。

  

  白酒以及白酒代表的请客吃饭,也在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 根据中国医师协会与慈铭健康体检治理集团曾经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金融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不佳,在参加体检的六千六百三十八人中,仅有十六人完全正常,而百分之八十一点三一处于亚健康状态。三十五至四十四岁的男性中,百分之六十三有单纯性肥胖和血脂异常;四十五至五十七岁人员中,超过百分之六十六血脂异常、有脂肪肝。慈铭体检总裁、医学博士韩小红指出,金融从业人员二00七年亚健康检出率比二00六年增加了百分之八。 中国医师协会有关专家分析称,工作超负荷、精神压力大和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金融从业人员健康不佳的要害因素;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及营养过剩等是导致肥胖、血脂异常、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而其人均健康投资比例偏低也是原因之一。  

  

  我现在跟人聊天,核心的话题就是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我成了典型的“江湖郎中”,一眼就能看出大多数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而我主要的建议是,与其临渊慕鱼,不然退而结网;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人们拼得是体力、意志力和知识。 所以,人们需要从这三方面着手准备。 假设一个人有勇气突破自己,卖掉自己的房子、车子等等有形的物质,减少自己对职位和收入的追求,敢于去做收入更少,但是更加轻松愉快的工作,那么就开始体会到心灵的自由。 然后,把钱投到自己的健康上,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上,投入到帮助他人上。 注意,这个帮助他人并不是捐款捐物,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他人,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引导他人。 如果能够做到上面的任何一步,就会开始感觉到自己心理的力量在增长;如果能够做到几步,那么心理的能量将非常强大。 在未来越来越大的社会变革当中,就会成为时代的领导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