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分析(一) -- 陈经

共:💬237 🌺772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从原理上说楼上都说得很对,再和实际情况结合就更好了

首先,中国并不存在消费不足的问题。老广的文章已经分析过了,中国和美国的消费比例基本是相等的,不存在大的差异,这是静态的;动态来看,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个基本反映了居民消费的情况)最近十年左右增长率基本都是10%以上,和GDP增长基本相当,也没有什么消费被投资挤压的问题。

其次,GDP=消费+投资(忽略净出口),这只是静态的数字关系,不反映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实际上,两者的关系很复杂,至少有一点,现在的政府投资,特别是为了应对危机的新增投资,主要来源不是税收,而是国债和印钞机,这不是对消费资金的挤压。

关于提供的两个链接,我看了,意见是:印钞票和发债不一样,发债就有债主,发钞票的债主是谁?当然从组织上可以说是央行,但是在中国,央行只是政府的一部分,往大了说都是土共发的,无非是衣服口袋到裤子口袋的问题,勾销坏账只是一个手续问题,当然,坏账可以是数字游戏,损失的资源、劳动就是实实在在的,这就需要另外讨论一个问题,政府投资总体上是否是坏账?我的看法是:基建的收益,主要不是通过自身赢利体现,而是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实现的。全世界的地铁除了香港没有赢利的,但是地铁还是越来越多。只要社会体系的总产出是正的,基建上的财务亏损是可以通过财务措施弄平的。毕竟,美国的金融吹泡泡游戏在没有创造实体财富的情况下就玩了很多年,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实体财富,要把财务亏空做平,不但在技术上完全可能,在道义上也硬气得多。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