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也说中医--和大花熊的大话中药 -- 元亨利

共:💬47 🌺76 🌵1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摘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现状的思考,1987

作者Nathan Sivin 是美国宾州大学科学史教授,专业是中国道家与中医史研究。他在中国科学史界很有些名气,中文名叫席文。席文对中国科技史的观点,与李约瑟有相当的不同之处,代表着李约瑟后一代西方中国科技史家的新观点。

本文是他发表于1990年的一篇论文 Reflections on the Situation of Medicin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87,谈他1987年在中国作中医文献研究时的一些经历与思考。这里是英文原文的摘译,有兴趣阅读全文的可去席文网页。大陆科学史教授江晓原在一篇文章说到与席文的一次交谈,江告诉席文,大陆学者对他的文章的评论是很难懂,席文说,一定是翻译的问题。这篇文章不是很专业的学术论文,没有太多的专业名词,希望能译出席文的本意。

-------------------------------------------

摘要:本文是对《当代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补充,作者总结了1987年在北京一个研究所工作期间的观察以及与医生的交流。中医师倾向于接受现代生物医学(biomedicine)的解释,把传统医学的生存归因于其针灸一类的技术,而不是抽象的对人身,健康与疾病的系统性的描述。很少有年轻的医生能对传统的学说有充分的理解或熟练的运用。很多人都是依赖于生物医学的诊断。同时,疾病诊治的工业化,加上文化大革命时期那种医疗保健系统的中断,更加深了中医在未来公共保健制度中的地位的不确定性。

1987年前六个月我在北京的中医研究院查阅珍本文献资料,医学史文献研究所的同行们给了我全力的帮助和照顾,还分我一间办公室,使我能邀请研究生,医生和学者们随时来聊天。期间我在中研院还作了一系列的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全国的史学家,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中医生,来参加。我的所见所闻加深了我在1984年完成的《当代中国的传统医学》中的一些思虑。我发现在(中国的)医疗政策决定者,医生,以及医史学家中,很少有人对世界范围内医学的变化,新旧体制之间哪些矛盾可以解决或哪些矛盾在其它国家无法解决这些现象有所了解。

在西方,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生物医学的有长处也有不足之处。(在中国),所有人,包括普通人,都一致认为西方科技很强大,化学药品对急症比中药有效,但副作用也多。一种流行的说法是,西医对减轻病症有效,但有经验的中医可以根治疾病。很难发现比这种说法更深刻的分析。

这种现象在我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现的很典型。我提出了一个当时人人都在争论的讨论题,中医是科学吗?中医生都知道,中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很多文革前的反对意见都被压下去了。但他们不知道,一旦政府支持没有了该怎么办。我在那次研讨会上提出两个论点。一,中医不是科学,西医也不是科学。二,人们一直用西医的标准来评价中医,而很少有人用中医的标准来评价西医。这种现状让我联想到十九世纪中国与西方被迫签定的不平等条约。

可以想象讨论的热烈,每个中国的中医生或学中医的历来都是力主中医是科学。西医不是科学这样一个观点,让绝大多数与会者,除了几个对什么都怀疑的研究生外,都傻了。我的观点是,对大多数历史学家和很多医生来说,西医是一门照料病人的技艺,这门技艺运用了很多生物,化学,物理等的知识。但如果一个医生用生物学家处理实验动物的方法来诊治病人,他就不可能提供良好的医疗效果。我的论点没什么人能接受,抛弃科学的主意太危险,既使仅仅是为了讨论的缘故。

对我第二个论点的态度也差不多。一些资深的学者们问我,而不是告诉我,中医怎么可能用来该进西医?我说中医的长处可以用来弥补西医的不足,但没人对此观点感兴趣。不仅是这里,在其它地方也一样,人们总是告诉我,有用的不是中医理论里那些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技术,比如针灸,拔火罐(moxibustion),草药,等等。我认为这些技术性的东西很容易掌握,甚至被那些主张抛弃中医理论的人掌握,但很少有人同意我的这一观点。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把中医看成是一堆技术的组合的观点,会毁了中医里精深的对人体功能性的认识,她的微妙的辩症推理,以及生动的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

我发现很多人对计算机诊断很感兴趣,却不了解西方对这种医学工业化的批评。这些人也说不出建立在检查一个完整的活人上的诊断,与基于一组症状的决策树(decision tree)之间有什么区别。

最后一点是,这些区别在未来还能起决定性作用吗?我与很多人进行的交谈加深了我在那本书中的疑问。年轻的中医生告诉我,他们根本就不懂辩证施治,而习惯于由病症来诊断。中医学院没有提供对阴阳五行的深刻认识,因而他们无法运用这些概念。他们只能用具体的,客观的西方标准来下诊断。他们知道基于西医诊断上的中医治疗是不可能的,但他们只能这么干,而且某种程度上作到了。

中医理论的萎缩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从小就没有接触到中国古典哲学的世界观。学校里学的是物理,化学,生物。当一个人完成医生的培训,开始工作的时候,她可能连内经都没读过,更不用说那些二十世纪以前作为中国文化基础的哲学书籍。那些我交谈过的年轻中医们对他们的工作都很有责任心,但很少人认为自己有很扎实的基础知识。

还有一个更大的,没人能回答的问题。很多1949年前受教育的普通中国人更愿意去看中医,因为这些人习惯于用阴阳五行的思想去理解人体,而不是西方的解剖学,生理学。那么这批人走了之后是个什么局面?下一代的中医,假如中医能生存到那时的话,用什么语言与病人交谈呢?这一代人对身体的认识是用物理及化学过程来描述的。我(在中国的)经历,让我对这个问题仍然找不到最后的答案。

关键词(Tags): #nathan#sivin席文#中医#生物医学通宝推:然后203,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