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明一切的时间,他们的1/3人生 (一) -- 五度

共:💬16 🌺96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说明一切的时间,他们的1/3人生 (四)

四,我的美术老师

我一直把美术很当回事儿,也曾经断断续续学过。我并不是想画到像专业美术那样细致的程度,而是感觉美术其实是一个非常主观而且直接的形式,所以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积累一部分基本功,然后可以自如的表达自己,不太有任何目的这种。

在悉尼那段时间,我当时的音乐老师给我介绍了我的第一个正式的美术老师,大概四五十岁。

刚开始她只是闲聊,让我准备各种铅笔,素描纸,到她家也只是画石膏球等等,时间长了,包括她周围的朋友说,我才慢慢知道她的经历。这位老师早年间是画工笔的,曾经做的一件事情是给故宫复制古画,后来她出国到过几个国家,在新加坡待的时间最长。有时候她也说起过对有些新加坡人的不满,原因是有些大陆过去的女人到了新加坡就从事特殊行业,所以她认识的人中,有些就管大陆来的女人叫“小龙女”,到这个时候就少不了她和对方吵上一架。

在新加坡的这段时间她的收入可以说是非常丰厚,当时她的画室接一些富人的活,比如改善风水的油画红鱼图等等,一张就是几十万元,一年下来活不断。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估计可能是孩子上学等等,她最后来到了澳洲。只是在这边她没有名气,对社会也不了解,所以教一些美术等等,一方面在为自己的画展做准备,当时她定的风格也是比较讨巧的这种,就是东西方技巧都有一些的这种作品。

刚开始画石膏的时候,我总是画的很淡,她就告诉我黑就要黑到极致,白就要留得很白,立体感就出来了,自己感觉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就用脑子去想。我问她所谓打网,就是素描里面一条条画线的方法。她说国内有很多学生基本功很扎实,线排得很漂亮,但她到国外以后,发现很多搞美术的,就是顺着物体轮廓一条条线慢慢画,很随意,最后效果也很好,让我按照这个路子走。

然后说起其实她在这边的学校也上一些美术课,而且感觉很有收获。她说比如学生们会收集一些羽毛碎石碎布等等材料,然后涂上油彩,按照一定方法拼接,再覆到纸上,最后的作品看似随意却很有趣。还有画花瓶的时候,用几层布裹上,让学生画,每画完一张就撤掉一层布。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给我讲解的现代艺术,当时她拿了一幅画,就是看出不来哪里是哪里那种,然后她把一个个面拿出来,说这幅画比如就是你透过一个六棱的玻璃去看一个物体,然后物体映在各个面上,就是这样。又说起国内的画家,名头响亮的国画家,也会引进新的创作技巧,比如画完一层就用吹风机吹干或者晾干,过几周一个月再花第二层,这样用墨一层层堆积,同样会有油画的层次感。还有说画素描,说基本功是一定要打好的,现在她教国画也是先让学生从素描学起,先对现实世界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再去主观的变形,只要学好素描学好色彩,对于不是专业的人来说也就基本够用了。

那段时间我进步很快,每画一张我就贴在墙上,有物体有人,想到什么画什么,然后因为种种原因,我开始准备回国。告诉老师这个消息之后,我们有几次长谈。

老师做了炸酱面,我一边吃一边和她聊。她说她儿子和她关系并不是很好,走动很少。虽然曾经让他学了很多东西,包括音乐,钢琴多少多少级,但他在澳洲却最后选择做了GYPROCK ,也就是国内的装修。老师的儿子其实很赚钱,汽车是几周换一辆,都是买的最好的新上市车,但老师就觉得很冤,不愿意儿子做这种工作,我说澳洲不像中国,工作不分高低,其实她儿子也是很成功的,她不置可否。

她说了不少自己当年的往事,可以说是非常坎坷,我感觉从事艺术的很多都是性情中人,所以会做出一些违反常理的事情,也因此会遭不少别人不会遭的罪。她说她想离开悉尼去另外一个城市找她的朋友,继续准备画展。

我现在手里只有她当时的地址,还有手机,email等等网络的东西她都不会用,新的地址和手机我还不知道,但我希望将来有一天我可以再见到我的这位老师,看看她现在好不好,至少请她吃一顿饭,再聊聊天。

关键词(Tags): #回忆录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