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偷袭珍珠港前365 天 -- foundera

共:💬20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 手忙脚乱的东京动向

十手忙脚乱的东京动向

决定十二月上旬开战

当吉川通宵达旦地赶写军令部所需要的书面回答时,山本五十六也正在

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号”的长官室里给他的同学岛川繁太郎海相写信。

山本在这封信中明显地流露了他对夏威夷作战必须采取果敢行动的那种

焦虑心情。山本写道:

“经过再三考虑后,我认为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办法,即在开战之初以强

大的航空部队摧毁敌巢,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使其在一

个时期内无法复元。

“只要观察一下敌军将领金梅尔的性格和最近美国海军的思想状况,我

未必认为美国只是依靠逐渐采取正面进攻之战术,而想到我军在南方作战时

之皇国本上的防空实力,真是不禁毛骨惊然⋯⋯万一敌机突然袭击东京、大

皈,将此两大城市毁于一旦,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即使损失不会达到那

种程度,但国内舆论(一群愚人之见)将会对海军提出什么责难?只要回顾

一下日俄战争,那就可想而知了。

“对中国作战说来已有四年之久,在疲惫之余又要对美、英、中三国同

时作战,而且还要把对苏作战考虑进去,要在大于欧洲数倍的战场上,通过

持久战来孤立地维持十几年之久的企图,是毫无道理的。如果要一意孤行,

不,迫于局势不得不打的话,作为舰队的负责人来说,对那种极其普通的打

法总觉得没有希望,最后将不得不把历史上的桶狭间之战、鹎越之战、川中

岛之战的一些打法结合起来进行⋯⋯”

最后,山本还在信中这样写道:

“如果从大局考虑,若能避免日、美、英三国冲突,则避免之。当然,

当前应该忍耐、自我克制、卧薪尝胆,即使这样也还需要有非凡的勇气和力

量。为今日形势所迫的日本,果真能有那样一种转机吗?话虽然说得有点泄

气,但最后也只有听命于天皇的裁决了”。

在十月三十日下午一时召开的联络会议上,就“日美谈判的估计”进行

了讨论。

会议一致认为:“在短时期内,谈判没有希望取得成功”。于是,日本

究竟能让步到什么程度?这就成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讨论结果,将意见

归纳如下:

关于三国条约,仍按过去那样处理,不予改变;

反对美国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

关于对华贸易平等的问题,要以“平等原则适用于世界各国”为条件予

以同意;

关于撤兵问题,仍按过去决定办;但不妨将驻兵期限定为二十五年应付

一下;

关于日美谈判,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即如果今盘接受美国方面十月二

日备忘录中提出的各项要求,日本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几乎所有的与会者都

认为,“日本将会沦为三等国”。只有东乡外相认为,“如果容许降低一些

条件,情况总会有所好转的”。

东条首相提议,哪怕通宵开会也要在十一月一日作出决定,于是大家便

就下列三个方案进行了研究:

第一方案是,不予开战,卧薪尝胆;

第二方案是,决心当即开战,通过战争解决问题;

第三方案是,在决心开战的前提下,进行作战准备和外交谈判齐头并进。

三十一日下午,参谋本部召开部长会议,会议一直开到深夜,参谋本部

讨论的结果是:“立即丢掉同美同谈判的念头,十二月初发动战争。今后同

美国谈判是伪装外交”。

战争指导班则补充了一条意见,悦:如果以别的方案来解决的话,“那

就会导致会议不欢而散。”

陆军省针对参谋本部的这一方案,主张“一面开展外交活动,一面进行

战争准备”。

转眼间就到了十一月份。

一日上午九时,在皇宫内召开联络会议,就《帝国国策施行要点》草案

进行了讨论。会议夜以继日地进行,反复讨论了整整十七个小时。讨论最后

结束时,呈宫内大钟的指针恰好指在第二天(二日)凌晨一时半上。

若以一句话来概括这种前所未有的长时间的讨论,那就是,针对统帅部

激烈的“主战论”,东乡外相和贺屋藏相则主张“和平论”。最后决定采取

第三方案:“进行作战准备和外交谈判齐头并进”。

会上,最先讨论的是第一方案:“不予开战,卧薪尝胆”。具体情况是:

贺屋:“就这样不进行作战,任其形势发展,三年后一旦美国舰队采取

攻势时,海军是否有取胜的把握?”

军令部总长永野:“这就难说了。”

贺屋:“是否认为美国舰队会对我发动进攻?”永野:“那就不知道了,

我觉得有一半可能性。”

贺屋:“如果前来发动进攻,那我们在海战中能否取胜?”永野:“与

其现在不进行作战,待三年后再进行,还不如现在就进行。若是考虑到三年

后的处境,那么现在进行作战会顺当些。”

贺屋:“如果战争在第三年就有把握取胜,那就不妨进行作战,但是在

永野的说明中这点却是含糊不清的,而且据我判断,美国向我开战的可能性

不大,因此,我并不认为结论是可以作战。”

东乡:“我也不认为美国舰队会前来进攻,因此,我认为现在没有必要

进行作战。”

永野:“俗语说‘有备无患’。对方的企图不清楚,我就放心不下。若

等三年,敌人在南方的防御便会加强,敌舰也将随之增多。”

贺屋:“那么,何时进行作战才能取胜?”

永野(以强硬的语调):“现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样,第一

方案被否定了。于是转入了第二方案――“决心当即开战,通过战争解决问

题”――的讨论。

杉山参谋总长首先对十月三十一日参谋本部部长会议所作出的结论进行

了说明,该结论是“立即丢掉同美国谈判的念头,十二月初发动战争”。接

着说:“我认为现在根据第二方案决心开战,而外交谈判,要把重点放在既

要把握开战的表面理由,又要隐匿开战的真实意图上,这是妥当的。”会上

讨论情况如下:

东乡、贺屋:“在下这样的决心之前,我们希望设法进行最后一次谈判,

因为要在具有二千六百年历史的皇国的重大转折之际,豁出国家的命运。搞

欺骗外交也未免太过分了。我们于不了。”

参谋次长?V田:“首先应该决定的是两件事,一是决心立即开战,一是

在十二月初发动战争。否则,统帅部就无能为力了。希望外交等问题待上述

问题解决后再行研究。”

军令部次长伊藤(这时突然插话):“海军方面认为外交谈判可以进行

到十一月二十日。”

?V田:“陆军方面则认为谈判进行到十一月十三日为宜,到以后就难办

了。”

东乡:“在外交谈判方面规定一个期限是必要的,但作为外相来说,如

无成功的希望,就不能搞外交谈判。如果在期限和条件方面外交谈判都没有

成功的希望,外交谈判就不能进行了。那当然就不得不打仗。”

这就有必要对外交谈判的期限和条件等问题进行讨论。东条首相提议把

这个问题同第三方案――“在决心开战的前提下,进行作战准备和外交谈判

齐头并迸”――结合起来一起讨论。

?V田对参谋本部的原来方案反复加以说明,并主张:“外交谈判不得妨

碍作战;外交谈判可为情况所左右,但期限不变:谈判期限定为十一月十三

日”。会上讨论说:

东乡:“十一月十二日未免太苛刻了,海军不是说十一月二十日吗?”

田:“作战准备就是作战行动。飞机和舰艇在准备过程中恐怕会同敌人发生

冲突。因此,停止外交谈判的日期,应是在这次作战准备中开始的、几乎可

看作为作战行动的积极准备的前一天。这一天就是十一月十三日。”

永野:“小冲突是局部性冲突,不是战争。”

东条、东乡:“由于外交和作战齐头并进,所以一旦外交上取得成功以

后,如果保证不了停止发动战争,那就糟了。”场田:“那是不可能的,谈

判以到十一月十三日为宜,超过这个期限就会打乱统帅部的部署。”

杉山、永野:“这是一件使统帅部伤透脑筋的事情。”岛田海相(对伊

藤次长说):“总可以把外交谈判进行到发动战争前的四十八小时吧?!”

?V田(从旁制止说):“请你不要说了。那是不行的。外相所需要的时

间是哪一天呢?”

于是,大家就停止外交谈判的期限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时决定体

会二十分钟。休息时,陆海军统帅部找各自的第一部部长(作战部部长)一

起进行了研究,结果决定“外交谈判可以进行到十一月三十日”,即开战前

五天,接着便继续开会:

东条:“是否可以定在十二月一日?即使推迟一天也好,因为这样可以

使外交谈判的时间长一点,行吗?”

?V田:“绝对不行。十一月三十日以后绝对不行,不行!”岛田:“?V

田君,十一月三十日到几点为止呢?到午夜十二点行吧?”

?V田:“可以到午夜十二点为止。”

这样,停止外交谈判的期限就定在十二月一日凌晨零时(东京时间)。

另外,根据过去的讨论决定了三个问题:

一、决心进行作战;

二、十二月初发动战争,

三、外交谈判若在十二月一日凌晨零时前取得成功,就停止发动战争。

接着,会议转入讨论外交谈判的条件,并就外务省提出的《甲案》和《乙

案》进行了研究。

《甲案》是以这样的目的而制订的,即:在最短期间就目前三大疑难问

题达成协议。其要点如下:

一、日本将以贸易平等的原则适用于世界各国为条件,同意这一原则也

适用于中国;

二、在三国同盟的关系上,希望不过分扩大自卫权的范围,日本政府将

独立自主地决定这一条约的适用范围;

三、日本军队在所需时间(预计二十五年)内,仍将把部分兵力驻扎在

华北、内蒙的某些地区和海南岛;其他地区的驻军则在日华和平实现后的两

年内撇迟完毕。另外,一旦日华事变获得解决,或者公正的远东和平得以确

立,日本军队将立即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出全部军队。在《甲案》没有希望达

成协议的情况下,则建议以《乙案》作为打开最后局面的方案,其要点如下:

一、日美两国都不以武力进入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

二、为取得荷属印尼的资源而彼此互相合作,

三、把日美贸易恢复到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前的状态;

美国向日本供应石油。

杉山和?V田两人激烈反对《乙案》,其主要理由是:

“不涉及关键性的中国问题而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兵,这如果从国防观点

来看,将会贻误国家大事,而且从法属印度支那撤兵正好符合美国的意愿,

因此即使同美国签订协定,它也未必会向我提供物资;这样下去,半年以后,

战机也就早已丧失贻尽”。他们两人主张“按《甲案》进行谈判”。

但东乡外相坚持己见,他斩钉截铁地说:“当前外交的重点在于避免日

美战争。因此,避免日美战争,冷静地考虑今后的计划,这才是日本的出路。

我认为由于时间短促,《甲案》是没有希望的,因而我希望根据《乙案》进

行谈判。这个方案是尽最大努力进行外交谈判的最后途径。如果堵塞此路,

那我无法承担外务大臣的责任。”

会议若在这样一种险恶的气氛中再继续讨论下去的话,那就有可能发展

到东乡去留的问题。因此,陆军军务局局长武藤章建议体会,会议决定体会

十分钟。

休息时,东条、杉山、?V田和武藤在另一个房间里进行了协商。协商结

果,得出如下结论:

倘若把中国问题作为条件之一,根据《乙案》进行的外交谈判就未必会

成功。如果拒绝从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撤军,就必须考虑外相的辞职问题,也

就是倒阁问题。如是这样,下届内阁的性质很可能是一个非战内阁,而且在

其决心开战之前还需要时间,可是此时是不容许倒阁和拖延时间的。

就是说,一、不容许这次审议再拖延几天(从统帅的角度上来看,十二

月上旬开战这一期限绝对不能变更);二、不容许倒阁(其结果会出现一个

非战内阁,而且还得花费一定时间进行研究讨论);三、可否将条件放宽些。

结果,第一和第二两种情况都不容许出现,第三种情况由于陆军让步而

在条件上放宽了些;于是就在《乙案》中补充两点“备考”,这就是:

一、如若本方案达成协议,则准备把驻扎干法属印度支那南部之日本军

队移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二、尚可视需要补充原方案中有关贸易平等之规定与有关解释、履行三

国条约之规定。

这夭会议上,东乡外相和贺屋藏相都主张不能下决心进行一场没有把握

的战争,并要把表示赞成与否的正式答复保留到十一月二日上午十一时,于

是宣布散会。

他们两人作了认真考虑后认为,假如他们辞职的话,那今后一定会任命

主战派的人来继任外相和藏相。因此他们两人得出结论:与其这样,不如留

在内阁,抓庄一线希望将为和平的努力继续到最后一分钟。直至第二天(十

一月二日)中午。他们两人才终于同意“停止外交谈判,发动战争”。

这样,新的《帝国国策施行要点》草案就此决定下来。《要点》草案规

定:

一、帝国为打开目前之危局,自存自卫,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现决心对

美、英、荷开战,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发动武装进攻之时间定于十二月初,陆海军应完成作战准备;

(二)对美谈判按附件规定之要点进行:

(三)力求加强与德、意两国之合作;

(四)在发动武装进攻前,与泰国密切建立军事联系。

二、对美谈判若在十二月一日凌晨零时以前获得成功,即停止发动武装

进攻。

附件(略)

破例的军事参议官会议

十月二十二日,“大洋丸”客轮从横滨启航,于十一月一日抵达檀香山。

船上搭乘三名日本海军士官,他们是装扮成船上工作人员的大本营(航空)

参谋铃木英少佐、装扮成船上医务人员的潜水学校教官前岛寿英中佐、装扮

成实习驾驶员的特种潜艇上的松尾敬字中尉。

奇怪的是,这艘客轮不是航行在普通商船来回于横滨和檀香山之间的那

条习惯航线上,而是航行在那条航线的北面,即进攻夏威夷机动部队的预定

航线上。为什么要特意选择这样一条航线呢?这是为了调查这条航线上的气

候和洋面情况,以及能否在洋面上补给燃料、使用水上飞机和会不会遇到其

他商船等问题,以备夏威夷作战之用。

由于美国方面戒备森严,前岛等人未能在檀香山上岸,而主要是通过船

上的观察和驻夏威夷总领事馆提供的情报搜集宝贵资料。另外,在这艘客轮

上乘有四百四十七名撤离夏威夷的日侨,因此,当然也从这些人中搜集了情

报。

顺便说一下,“大洋丸”客轮仍旧沿着原来的那条北方航线于十一月十

七日返回横滨港。前岛中佐和松尾中尉立即登上等候在那里的一架飞机,急

忙飞赴吴军港前去出席当天晚上特别攻击队召开的最后一次碰头会,他们两

人在会上说明了夏威夷方面的情况;而铃木少佐则向进攻夏威夷的机动部队

汇报了他们的侦察结果。

就在“大洋丸”客轮返回横滨后的第二天(十八日),航行在横滨和西

雅图之间那条航线上的“冰川丸”客轮也返回横滨港。这艘船上乘有军令部

第三部(情报部)的福岛荣吉少佐。福岛选定商船所航行的那条北方习惯航

线,沿途调查了北太平洋的气候和洋面情况,与此同时,他还确认了西雅图

方面并没有什么特殊戒备的动静。

十一月二日下午五时,东条偕同杉山和永野两人一起晋谒天皇,向天皇

奏禀了昨天联络会议的讨论经过和最后结论。

天皇听了以后,面带愁睿地陷入了沉思,最后他说:

“尽量通过谈判途径打开局面,即使谈判不成功,是否就只得下决心同

美英开战呢?如果事态果真象你们所说的那样,那么加紧进行作战准备也是

万不得已的吧!总之希望你们力求通过谈判打开局面。”

大皇始终祈求和平的优虑心情,使木户内大臣热泪盈眶。东条在上奏后

退下来时也哭了起来。至少,东条己体察到大皇陛下的心情,所以才不胜惶

恐之至。

第二天,十一月三日,美国驻日大使格鲁在拍给国务卿的第一七三六号

电报中申述了自己的意见。他说:

“我认为,如果日本在日美谈判中遭到失败的话,那么全体日本国民也

许会以武士道精神大干一场,决一雌雄。”

四日,在皇宫内召开了陆海军军事参议官联席会议,就《帝国国策施行

要点》中有关国防用兵的条文征求意见。条文如下:

帝国为打开目前之危局,自存自卫。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现决心对美、

英、荷开战;发动武装进攻之时间定于十二月初。象这样的军事参议官联席

会议,自明治三十六年①创设军事参议院制度以来,是首次根据天皇的旨意而

召开的一次破例的会议。

起初,天皇提出召开统帅部、内阁主要成员和军事参议官联席会议,想

听听直言不讳的意见。但东条首相考虑到召开负责人和非负责人的会议恐怕

会引起混乱,作为一个替代方案,便采取统帅部两位总长联名上奏的形式,

召开陆海军军事参议官联席会议。

出席这次会议的,政府方面有东条陆相和岛田海相;统帅部方面有参谋

总长杉山和军令部总长水野;陆军方面的参议官有闲院宫、朝香宫、东久迩

宫、寺内寿一、西尾寿造、山田乙三、土肥原贤二、?V义男等将领;海军

方面的参议官有伏见宫、百武源吾、加藤隆义、及川古志郎、盐泽幸一、吉

田善吾、日比野正治等海军将领。

会议在天皇陛下面前举行,从上午十时开到下午二时,由闲院宫元帅当

会议主席。

军令部总长永野和参谋总长杉山先后分别就陆海军的统帅问题和作战事

宜作了说明。接着,参议官们向统帅部和政府方面提出疑问,并由统帅部和

政府方面作了解答,随后由与会的军事参议官作出决议奉吝如下:

“我们一致认为参谋总长和军令部总长提出之《帝国国策施行要点》中

有关国防用兵之条文是适当的。”

① 1903 年。――译者

“魔术情报”纷至沓来

日本政府怀着一种抓住一线希望的心情,急忙派遣前驻德大使来栖三郎

前往华盛顿,要他在外交技术上协助野村大使开展工作。

十一月五日,来栖在他的外务书记官结城司郎次的陪同下,清晨四时搭

乘横须贺线从东京开出的头班电气火车赶到横滨,从那里乘坐海军飞机飞抵

台湾高雄郊外的冈山机场。接着再转赴香港,搭乘香港到旧全山的定期快速

班机飞往美国。

野村大使早在八月四日拍出的电报中就向东京提出了这一要求。他在电

报中说:

“希政府速派一名通晓国内外形势之外交前辈(例如来栖大使)暂来美

国协助本大使处理工作,未知此举是否与政府之方针有何抵触之处。本大使

工作己处于难以开展之地步,希政府研究后速派人前来。”

但是,来栖并没有带来什么新的建议。虽然这位海军将领出身的野村大

使在外交技术上尚有不足之处,但他的为人诚实坦率还是得到了罗斯福、赫

尔的信任和高度评价。因此,倘若再有来栖这样一位老练的外交官前来协助

野村工作,那说不定会发现一条使日美谈判引向达成协议的意外之途径,而

这就是决定派遣来栖前往美国所抱的一线希望。

这一天,从上午十时半起,在皇宫的一问房间里召开了御前会议。

东条首相对所以提出《帝国国策施行要点》作了说明,接着,东乡外相、

铃木企划院总裁、贺屋藏相、杉山参谋总长和永野军令部总长等人分别就有

关外交、国力、财政、作战方面的问题加以说明。

随后,有关方面对枢密院议长原嘉道的质疑作了回答。时至今日,天皇

也只好顺从大家的意见了。在这次御前会议上,没有发生任何争论就通过了

十一月一日联络会议决定的原来方案,所以会议在下午三时十五分便结束

了。

赫尔国务卿密切注视着东条内阁的政策,他断定:东条年阁在对待日美

谈判的态度上有点焦急情绪。

赫尔认为:近卫也曾要美国方面尽快接受他的主张,但近卫的目的之一

是想通过签订日美间的协定来延长其执政时间;而东条却急于求成,与近卫

的情况不一样。

就是说,赫尔相信,倘若日美不能达成协议,东条就会准备采取行动(即

指战争)。赫尔注意起东条内阁,是在东条内阁成立没几天,赫尔就收到一

份东乡外相于十月二十一日拍发给野村大使的第六九八号电报的破译文本

(美国方面是在华盛顿时间二十三日破译的)。在这份破译的电报中,有这

样一段话:

“日本方面认为在申述意见和明确立场方面已经使尽一切手段。就日本

而言,除要求美国政府重新研究它的见解以外,再没有比这更积极的手段可

以采取的了。⋯⋯因此,希贵大使或若杉公使抓住适当机会,间接地让美国

知道:日本在上述问题的讨论上已不能花费更多的时间了。”

好象是要证实赫尔的判断似的,日本政府在十一月二日至五日这几天内

连续拍发给野村大使几份很长的电报,这就更使他清楚地认识到今后同美国

政府进行交涉是何等重要。这些电报还告知野村大使,对美新方案的原文不

管在你收到之前还是收到之后,都是一个“最后方案”;如果美国政府对此

拒绝接受,那就“除了战争别无他法”了。

东乡外相在拍发给野村大使的官方电报中还带有一系列有关谈判的训

令。十一月二日至五日的电报就是这样。美国方面通过“魔术的透镜”获悉

了这方面的全部内容。因此,赫尔国务卿清楚地判断山东条内阁的焦急心情

正在与日俱增。下面是十一月二日至五日的电报内容摘录:

十一月二日发出的电报(十一月三日破译)

⋯⋯新内阁成立以来,政府同大本营连日召开了会议。我们审议了改善

日美关系的根本方针,期望在五日上午的会议上作出决定。届时将把讨论结

果立即通知贵大使,这也许是我国政府为改善(日美两国)外交关系而作的

最后努力。局势非常严重。如果重开谈判,形势迫切要求迅速达成协议。现

在,希只限于贵大使知道此事。

十一月四日发出的电报(十一月四日破译)

⋯⋯帝国的内外形势十分紧迫,己不容许拖延时间了。⋯⋯我们再三讨

论结果,现在拟再继续谈判一次,但这是我们最后的努力。我们向对方提出

的这个方案无论在形式上或实际上都是最终的方案。⋯⋯如果根据该方案也

不能迅速取得一致意见,那么遗憾的是,会谈将显然不得不决裂;而两国关

系随之就势必面临破裂的局面。因此我们认为,这次交涉的成功与否,将会

对日本帝国的命运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它确实关系到帝国的安危。⋯⋯现

在,我们还是要本着尽量友好的精神进行最后的交涉。

十一月五日发出的电报(十一月五日破译)

关于《甲案》,希促使美国方面尽可能在短时期内接受下来。⋯⋯如果

美国对《甲案》提出许多反对意见,确实不可能达成协议的话,那么我们打

算提出《乙案》,这是一个绝对的最后方案了。⋯⋯这也是帝国政府的最后

措施。形势非常紧迫,事态极其严重,绝对不容许拖延时间⋯⋯

东乡之所以连续给野村大使拍发上述电报,主要是因为《帝国国策施行

要点(第二稿)》已在十一月五日召开的御前会议上决定下来了。

帝国国策施行要点一、帝国为打开目前之危局,自存自卫,建设大东亚

新秩序,现决心对美、英、荷开战,并采取下列措施:

(一)发动武装进攻之时间定于十二月初,陆海军应完成作战准备:

(二)对美谈判按附件规定之要点进行①;

(三)力求加强与德、意两国之合作,

(四)在发动武装进攻前,与泰国密切建立军事联系。

二、对美谈判若在十二月一日凌晨零时以前获得成功,即停止发动武装

进攻。

凡是能接到“魔术情报”的美国政府和军界的首脑人物,包括罗斯福总

统在内,都怀着紧张的心情从头至尾地把来自东京的电报看了一遍。他们事

先就已经知道了日本的“最后方案”内容。这是因为美国方面截获并破译了

日本政府于十一月四日通过电报拍发给野村的《甲案》和《乙案》,以及对

这两个方案所作的说明。

不仅是方案内容,连有些电报内容都被美方破译而获悉了,诸如“希望

不要给美方造成这一方案是最后通牒的印象”、“由于种种原因,有关签署

这个协定的一切准备工作务必在十一月二十五日前全部完成”、“只限于贵

① 指《甲案》和《乙案》。――原注

大使知道此事”等等。

因此,虽然时间非常紧迫,事态极其严重,但美国方面却通过“魔术情

报”早已对此形势了如指掌。

发布《大海令第一号》

这个《帝国国策施行要点》还不是开战决定,因为它规定,如果外交谈

判达成协议的话,则停止战争。然而,虽说有这么一个条件,但事实上是下

了开战决心的。御前会议一结束,杉山和永野两位总长就分别向天皇呈递了

下列陆海军作战计划,并在得到天皇批准之后,他们相继发布了准备作战的

命令。因为在决定开战时必须作好进攻敌人的态势,所以非得雷厉风行不可。

大海令第一号

兹奉敕命令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一、帝国决定为自存自卫计,预期于十二月上旬对美、英、荷开战,并

决定作好各项作战准备;

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应进行所需之作战准备;

三、有关具体事项,听候军令部总长指示。

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

大海指第一号

兹指示山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一、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为干十二月上旬对美、英、荷三国开战,应及时

将作战所需之部队进入作战开始前的待命地区;

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应对美、英、荷军队出其不意之进攻严加戒备;

三、除作战所需之特殊侦察外,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应秘密进行各项作战

准备!

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应责成第四舰队按其防御计划及时开始在南洋群

岛一带敷设水雷;

五、于作战进行时应遵循之作战方针与陆海军中央协定另见附件;

六、关于海陆军协同作战问题,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应与有关陆军指挥官

达成协议;

七、作战初期,各舰队之基地大致规定如下:

横须贺港:第四、第五与第六舰队;

吴港:第一、第二舰队,第一航空舰队与联合舰队之直属部队;

佐世保港:第三舰队、南遣舰队与第十一航空舰队。

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

致南方军总司令等人之命令

大陆令第五五六号

兹奉敕传达并命令

南方军总司令官(伯爵)寺内寿一阁下:

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烟俊六阁下:

防卫总司令官山田乙三阁下:

台湾军司令官安藤利吉阁下:

一、大本营准备攻占南方重要地区。

二、南方军总司令官应将主力部队集中于印度支那、中国南部、台湾、

西南诸岛和南洋群岛方面,协同海军准备攻占南方重要地区。

有关进攻作战事宜另行命令。

三、南方军总司令官应接过第二十五军司令官之当前任务,加强对中国

之封锁。

四、南方军总司令官在遭到美、英、荷军队或其中某一国军队攻击时,

为自卫起见,可用所在部队予以迎击之,在处理上述事态时尽力于就地解决。

五、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防卫总司令官与台湾军司令官均应协助作好

第二项之作战准备。

六、有关具体事项,听候参谋总长指示。

参谋总长杉山元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

根据旧宪法的规定,天皇拥有统帅权,因此《大海令》就意味着是对海

军发布的“天皇命令”,同样,《大陆令》则意味着是对陆军发布的“天皇

命令”。《大海令》中的最后一项是说“有关具体事项,听候军令部总长指

示。”因此军令部总长根据这一规定下达的指示就是《大海指》。

十一月七日,野村大使向赫尔国务卿提交《甲案》,并根据东京的训令

对该案作了说明。如前所述,赫尔早已获悉《甲案》内容和指示野村的那份

说明要点的训令。但是,野村大使在向东京汇报这大会谈情况的电报中却说:

“在提出《甲案》时,赫尔非常仔细地看了这个方案”。其实,赫尔之

所以这样“仔细地看”,也许是想鉴别一下“魔术情报”和“原件”是否有

出入。

十一月八日那天的白宫

十一月六日,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干部登上了由中央特派的专机,从停泊

在佐泊湾的“长门号”旗舰飞往东京。七日,他们聚集在海军省第一会议室

对联合舰队的作战命令作了最后的审定。

会后,又拍电报请来了各部队的参谋,并于八日这一天向他们面交了《联

合舰队机密作战命令第一号》(十一月五)日签发)和《联合舰队机密作战

命令第二号》(十一月七日签发)。

联合舰队机密作战命令第一号

联合舰队命令

联合舰队在对美、英、荷作战中之军事行动应根据附件规定进行。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

于佐伯湾“长门号”旗舰上

根据该附件第二章(开战准备和作战)第一节(开战准备)第一条规定,

攻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应按其指挥官所指定的地点“及时进入作战开始前的

待命地区(择捉岛的单冠湾)待命”。另外,在该附件第三章(第一阶段作

战)第一节(作战方针)第一条中这样写道。

一、以先遣部队、机动部队、南洋部队、北方部队、主力部队对美国舰

队进行作战。

为了对夏威夷作战进行保密,除有关部队外,在下达命令时都删去了下

述方框内的内容:

开战之初,以先遣部队与机动部队进行突然袭击,并击溃敌之主力舰队,

使其无法积极作战:如若美国舰队尚有机动作战能力,则全力搜索并予以歼

灭之。

联合舰队机密作战命令第二号

联合舰队命令

完成第一开战准备。

Y 日预定为十二月八日。

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七日

子佐伯湾“长门号”旗舰上

这个“Y 日”指的是“开战的大概日期”。顺便说一下,“X 日”才是

“开战日”。

当时,分布在九州各航空基地(鹿儿岛、出水、富高、笠之原、佐伯、

字佐、大分、大村)上的第一航空舰队所属各机队正在“赤城号”的飞行队

长渊田美津雄中佐的统一领导下(实际上,渊田已成为各机队的总指挥),

夜以继日地进行着紧张的训练。第一航空舰队包括:第一航空战队(“赤城

号”、“加贺号”)、第二航空战队(“苍龙号”、“飞龙号”)、第五航

空战队(“瑞鹤号”、“翔鹤号”)。

渊田在鹿儿岛基地遥控指挥着这些分散在各航空基地上的机队,负责领

导和监督这些机队进行开战所必备的正式训练,并争取在十一月十五日结束

其训练活动。

十一月八日,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根据《联合舰队机密作战命令第一

号》,命令攻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指挥官率部队“进入作战开始前的待命地

区(择捉岛的单冠湾)待命”。就在这一大(华盛顿时间十一月七日),白

宫正在召开内阁例会。

这天召开的内阁会议,气氛非常沉闷,远东形势支配着全体内阁官员。

在平时的内阁会议上,先是总统自己对形势作一番说明,然后请有关内阁官

员发表补充意见、加以评论,或者请内阁官员作出判断。但这天内阁会议一

开始,总统就问赫尔国务卿:“不知你是否有所考虑?”

赫尔在会上作了大约十五分钟的发言,他先谈了一下整个国际形势的危

机,接着便详尽地汇报了同日本进行谈判的进展情况,最后用下面几句话结

束了他的发言:

“形势非常严重,不知我方何时何地会遭到日本的军事进攻,我们必须

常备不懈。”

霎时间,室内鸦雀无声。总统一一征询内阁官员的意见。全体内阁官员

都同意赫尔对形势的看法。

为了使美国人民对上述事态的发展能有充分的准备,内阁官员一致同意

强调事态的严重性。

因此,海军部部长诺克斯于十一月十一日发表演说,指出:

“我们不仅在大西洋面临着必须采取自卫手段的局面,而且在世界的另

一地区――太平洋的遥远地方――也面临着可能是同样严峻的局面:我们必

须和在大西洋一样迅速作好防御准备。”

同一天,韦尔斯副国务卿也在演说中发出警告:

“不论在东太平洋还是在欧洲,征服的浪潮正波涛汹涌,将要袭击我们

美国的海岸。美国正面临着远比一九一七年更为严重的危机,或许在什么时

候我们被迫进行作战。”

也就在这一天(十一日),罗斯福总统命令他的海军副官比亚多尔上校,

要他今后在报送“魔术情报”时,不仅要象过去那样上报情报的要点,而且

还要上报情报的全文。

七日的内阁会议还决定采取这样的方针:“美国继续奉行现在的政策发

动进攻,还是后退,任凭日本决定。”

十一月九日晚上,野村大使秘密走访了美国邮电部部长沃克,这位部长

将左右的人打发走后,以严肃的态度对野村大使说:

“我开诚布公地对你一个人说,总统和国务卿都已掌握了日本决定采取

行动的确凿情报,明天总统同你的会见,我看只不过是形式而已。对于来栖

大使前来美国,也不能寄予任何希望。”

第二天(十一月十日),野村大使同罗斯福总统举行了一小时左右的会

谈,他向总统面交了日本的“最后方案”,并作了说明。告别时,他向总统

吐露了自己处境困难的心情,他说:

“作为大使来说,能够做到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我深深感到自己对这

一代和下一代的日本国民负有责任。我不希望自己成为最后一汪大使。”说

完,他就离开了白宫。

就在这次会见前几小时,海军中将南云忠一下达了《攻击部队作战命令

第一号》,命令攻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一、十一月二十日以前作好作战准

备;二、向单冠湾集结;三、组成一支攻击部队。

次日(十一月十一日人联络会议通过了由六条项目组成的“所以要对美、

英开战的要点”,其中第六条结尾的措词是:

“⋯⋯现在,大东亚前途告急,帝国之存在濒于危殆。事到如今帝国不

得不与盟邦共操干戈,排除一切障碍。”

这个时候,美国方面截获到的有关日本方面的外交电报,其数量显著增

多。

而且,被破译的那些电报清楚地描绘出了日本政府的心情,从中可以看

出日本内阁对时间的消逝感到焦急万分。

野村大使努力牵制日本政府卷入战争。他在致外相的电报中一开头就

说:“此电专致贵大臣”,接着他敦促外相要慎重,指出:“不难预料,战

争一旦开始,势必成为一场持久战;局部的胜败并不是怎么重要的问题,而

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

更有甚者,十一月十七日,美国方面通过“魔术”又获悉了野村于十一

月十四日拍发给东乡外相的电报内容。野村在这份电报中补充说:

“⋯⋯本大使虽不能详知日本国内情况,但根据你的来电知道形势紧

迫。知道日本国民和政府当局都已忍无可忍,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未免有点冒

昧,但假如日本国情许可的话,那我相信在世界形势明朗化以前再忍耐一、

两个月,乃是上策。”对野村提出的意见,东京在十六日用电报作了回答(美

国方面于十七日破译了这份电报),指出:

“⋯⋯贵大使说,我们应当忍耐和坐视战争的发展。但遗憾的是,本大

臣不得不告诉你,国内形势无法以此作为一个问题来看待。日美谈判达成协

议的日期业已决定,不能冉更改。望你谅解这一点。

“由于时间紧迫,望贵大使很好留意,不要让美国滑入歧途,拖延谈判。

希你竭尽全力督促美国在我方案的基础上迅速达成协议。”

美国政府通过“魔术的透镜”,单从这些来往的电报中就足以清楚地了

解“形势之严重和时间之紧迫”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