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偷袭珍珠港前365 天 -- foundera

共:💬20 🌺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十四 太平洋情报网发生变化

十四太平洋情报网发生变化

三千名水兵赴东京参观游览

十二月五日早晨,在东京车站的月台旁停着一列来自横须贺的列车,从

车上下来了大约五百名横须贺海军水雷学校的见习生。水兵帽上那“海军水

雷学校”的标志已换成了“大日本帝国海军”几个字。这些见习生在教官岩

重政义大尉的率领下,列队向皇宫前的广场走去。

到了那里,他们和由教官境民藏大尉率领的戴着同样水兵帽的五百名海

军炮术学校见习生相汇合,井一起在二重桥广场参拜了皇宫。随后,各自按

自己安排的路线进行参观。水雷学校的见习生参拜了明治神宫和靖国神社

后,还前往在有乐叮车站附近的《朝日新闻》社参观。

下午容许自由活动。见习生们一下子都拥到了东京闹市区,他们好奇地

在银座大街上闲逛。在银座大街的人行道上突然出现这么多身穿鲜艳蓝制服

和脚裹自绑腿的水兵,这就足以引人注目的了。

十二月五日、六日两天在东京参观游览的横须贺各海军学校的见习生和

海兵团①的学员,总数约有三千人之多。

当时目睹这一情景的人们各有各的想法。有的人皱着眉头说:“在目前

这样紧张的形势下还到东京参观游览,这在搞什么名堂!?未免太悠然自得

了。”

也有人对此钦佩不已地说:“真不愧为日本海军,如此从容不迫。”

但是,玩弄这样一种滑稽可笑的手法,其真正的目的不是别的,而是“要

欺骗敌人,首先要欺骗自己人”。

大本营海军部指示横须贺方面各海军学校和海兵团组织大批见习生和学

员以水兵装束前往东京参观游览,作为掩盖机动部队驶往夏威夷采取行动的

一种手段。由于美英等国的谍报机关都在拼命刺探日本决定何时开战的情

报,所以大本营海军部便认为组织水兵到东京参观游览,乃是伪装决心开战

的一种适当的方法。

因此,在游览东京的路线上安排参观报社的活动,这自然是根据大本营

海军部的意愿,希望报纸予以报道。这一期望果真得到了实现。十二月七日,

《朝日新闻》晚刊以《三千海军勇士来社参观》的标题作了报道,并刊登了

水兵们参观报社的照片。该报的报道说:

“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上夜以继日地进行紧张训练的大约三千名海军勇

士,于五日清晨在境、岩重两位大尉的率领下分批抵达东京。他们排着整齐

的队伍前往二重桥广场朝拜宫城;在他们参拜了明治神宫和靖国神社之后,

于上午十时来我社参观。

“我社编辑部主任野村秀雄在七楼礼堂致欢迎辞后,他们在报社内参观

了大约一个小时。勇士们以惊奇的眼光观看了高速传送机,并对屋顶上的信

鸽很感兴趣,随后,他们又参观了日比谷的广播会馆。下午为自由活动,勇

士们愉快地度过了这一天,直至傍晚时分才归队。”

① 海兵团原是设在备镇守府的一种机构,专事训练海军下士官和新兵,以便补充海军部队。――译者

一出人类最大的戏剧

这时,机动部队距离夏成夷已经很近,几乎能清楚地收听到那里的电台

广播。他们一面感到情况“对我方是值得庆幸的,而对敌人则是可悲的”,

一面向着珍珠港继续东进。

五日的天气与四日截然相反,这天海上风平浪静。天亮后不久,机动部

队收到了大本营海军部于前一天晚上十时三十分发出的一份A 情报:

珍珠港附近飞行巡逻情况不详;然目前未发现有海

上巡逻之迹象。

[敌机]常在帕尔米拉(檀香山以南大约一百四十公

里)、约翰斯顿(檀香山西南大约七百公里)与中途岛等上

空进行巡逻飞行。

关于美方似乎未进行海上巡逻飞行的情报,对机动部队来说则是求之不

得的。但考虑到以防万一,它没有放松戒备。

在日本舰队的六艘航空母舰上,机械师们一有空就反复检查自己心爱的

飞机,使发动机保持滑润。

飞行员们为了保持熟练的驾驶技巧,有的在机库里摆弄着自己飞机上的

操纵杆;有的在甲板上一面大口地呼吸着海上的新鲜空气,一面做着柔软体

操,舒展舒展筋骨。

在第一航空战队的“加贺号”机库甲板上,机组人员正在玩着“猜谜比

赛”。一位军官把藏在自己背后的美国战列舰模型,一个一个地拿出来,并

在大家面前摇晃了一下,然后要大家猜出它的舰名。

“宾夕法尼亚号。”

“对!”

“亚利桑那号。”

“不对!”

“俄克拉何马号。”

“对!”

接着,这位军官还给大家看了一下航空母舰的剪影。

“列克星敦号。”

“对!”

“企业号。”

“笨蛋,这是‘赤城号’,是我们自己的旗舰。”

大家哄然大笑,机库甲板上突然响起了一片暄闹声。

在第二航空战队的旗舰“苍龙号”的飞行甲板上,画着一幅珍珠港的地

图。昨天,飞行员们曾利用这幅地图做过捉迷藏游戏。可是今天早晨,一个

个装有各种漂亮桅杆(识别美国战列舰的特征)的战列舰模型,已按最近收

到的A 情报,被放在珍珠港地图上的停泊位置上。这是准备让空袭部队进行

沙盘演习的。接着,经过周密组织的空袭珍珠港的计划,开始进行演习。这

次演习,由老练的飞行队长捕本和江草两人担任指挥官,让飞行员充当受训

练的“驹”。

因为这次演习距攻击日期只有三天时间,所以演习进行得非常认真。不

过,在演习中仍可看到飞行员的那种与敌人势不两立的性情:

“喂!你给我干掉这艘‘亚利桑那号’(美国战列舰),我来干掉这儿

的‘宾夕法尼亚号’(太平洋舰队旗舰)。”啪嚓一声,金梅尔(美国太平

洋舰队司令)把咖啡杯打翻在地。“好极啦,这是送给你的高级礼物!”

甚至连从旁“观战”的山口多闻司令官和柳本柳作舰长也不由得扑味一

声笑了起来。

第二天(十二月六日),海面上虽然风平浪静,但空中云层密布,这对

正在秘密航行中的机动部队来说,真是难得的天赐良机。

翌日(七日)上午,机动部队就要进入敌机的飞行巡逻圈,因此,第二

补给队(“东邦丸”、“东荣丸”、“日本丸”)给第八战队的巡洋舰和警

备队的驱逐舰补给了燃料。完成了补给燃料的重大任务后,第二补给队的指

挥官新美和贵大佐便挂起了“祝你们成功”的信号旗,祝愿机动部队武运长

久,旗开得胜。随后,便在驱逐舰“霞号”的护航下,第二补给队掉转航向

向西驶去。

明天将突破敌机飞行巡逻圈,径直向决战的战场驶去,后天就要出现前

所未有的伟大壮举。从单冠湾出击以来已有十天了,在此期间为了节约燃料

和淡水,大家都忍着不洗澡。今天则容许舰上所有人员洗一个澡,以便干干

净净地上战场。各舰艇还举行小型宴会,预祝作战成功。特别是在航空母舰

上,即将参加决战的飞行员们也同精心保养飞机和武器的机械师、报务员以

及挚友、同乡聚集一堂,举行小型的临别宴会。

这天夜里,字垣参谋长在停泊于广岛湾柱岛停泊地区的联合舰队旗舰“长

门号”上,将自己的一些感触写在日记上:

“⋯⋯首先乃作战情况顺利。夏威夷已成瓮中之鳖。让其再做一天太平

之梦。⋯⋯我们日夜盼望者正为此事。恐怕世界上再无比我们日夜向往此事

更大者也。此乃赌以国家命运与多数人命决一胜负之一出人类最大的‘戏

剧’。⋯⋯”

完全泄露的对美最后通牒

由于十二月一日御前会议作出了对美开战的决定,因此,外务省便着手

草拟了一份“结束谈判”的对美备忘录――所谓最后通牒。该备忘录的草稿

已为十二月五日召开的内阁会议所通过。

次日(六日)上午(华盛顿时间为五日晚上),美国国务院借助海军的

无线电通讯,经由北平(中国)致电美国驻日大使馆和美国驻中国的日军占

领区,以及美国驻香港、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的公使馆。训令它们“万一因

发生非常事态而不及与国务院取得联系,或联系被切断时,要销毁机密文件、

护照和密码等等,并关闭办事处,解雇当地雇佣人员”。

这一天傍晚,东京给野村大使拍发了第九○一号电报――所谓指示电。

电报说:

“一、政府对美国方面十一月二十六日提出的建议,经过再三慎重讨论,

决定以另电第九○二号的对美备忘录(英文文本)答复美国;

“二、由于第九○二号电文很长,将分十四部分拍发,也许你在明天才

能收完全部电文。目前形势十分微妙,收到电文后务请严格保密;

“三、关于向美国递交对美备忘录的时间,将另电通知。目前应预先做

好整理文件和其他一切准备工作,以便在收到另电后按训令要求随时向美国

方面递交备忘录。”①

日本之所以决定把长篇的备忘录分成十四部分依次陆续拍发,其主要原

因是考虑到,如果一下子将这么长的电报拍给驻华盛顿的日本大使馆,那会

引起美国方面的警惕。但此种考虑只不过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措施而已,

实际上一点不起作用,因为美国方面通过“魔术”全部破译了日本的密码电

报。六日早晨七时十五分至二十分(华盛顿时间),美国西北部离西雅图不

远的班布里奇岛海军无线电接收站已监听到这一指示电,并通过电传打字机

以每分钟六十个字的速度将监听到的密码电文送到华盛顿的海军部。另外,

华盛顿的陆军部通讯情报局于六日中午也破译了这份密码电文,并于下午二

时报告了陆军部,下午三时左右报告了赫尔国务卿。随后又作好准备,等待

着把那继之而来的由东京分为十四部分拍出的长电报弄到手。

日本政府做梦也没有想到美国会破译这份指示电,它仍按预定计划,于

六日晚上八时三十分至七日凌晨零时二十分,由外务省拍发了第九○二号电

报――对美备忘录的第一至十三部分。东京中央电信局于七日凌晨一时五十

分(华盛顿时间六日上午十一时五十分)把这份电报拍发完毕。美国方面在

六日上午八时零三分至十一时五十分(华盛顿时间)截获到这十三部分的电

文后,于当天下午晚些时候便由海军通讯处破译出来。第九○二号电文用的

是英文,因此,这对经常因日文难懂而在翻译成英文时伤透脑筋的美国方面

来说,倒是节约了许多时间。

六日晚上八时半左右,陆军部和海军部都收到了已被破译了的这份指示

电的第一至十三部分的电文。

陆军部情报局远东科科长布拉顿上校为了向陆军情报局局长迈尔斯少将

报告情况,曾打电话到迈尔斯家里。由于迈尔斯这时正在海军情报局局长威

尔金逊上校家里参加晚宴,所以接电话的人回答说:不知迈尔斯到哪里去了。

于是,布拉顿要求接电话的人转告迈尔斯:不论他多晚回到家里,一定要他

给布拉顿家里挂一个电话。

“我已经很累了,下面的工作你来接替一下吧,你不要离开办公室,要

是收到第十四部分的电文,你就马上打电话给我。”

布拉顿向远东科副科长杜增伯里中校作了上述交待后便离开了办公室。

在回家途中,布拉顿还顺便到国务院走了一趟,亲手把上了锁的一只传

递机密文件的公文包(内装有第一到十三部分破译电文)交给了值班人员,

并托付说:这“对国务卿说来是极为重要的电报”,要他明天一早就交给赫

尔国务卿。

晚上十一时过后,因迈尔斯挂来电话,布拉顿被叫起了床。迈尔斯在电

话中说,那份电报他已在威尔金逊家里看过了,可以搁在一边等第十四部分

的电文来到后再说。布拉顿问道:是否要把这电报送给参谋总长马歇尔?迈

尔斯回答说:“电文还没有全部到齐和破译,时间又这么晚了,不必再去打

扰参谋总长了。”

就这样,他们两人上床睡觉,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

这天夜里,海军情报局远东科科员、海军方面负责递送“魔术情报”的

主任克雷默少校,一边考虑着要在今天夜里把日本的对美备忘录的前面十三

部分的电文分送给白宫和海军部部长诺克斯、海军作战部部长斯塔克、海军

作战计划部部长特纳和海军情报局局长威尔金逊,一边坐在自己的办公桌旁

等待着他的妻子于晚上九时驾车前来接他。

因为约定的时间九时已经到了,克雷默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在海军部

的大门口焦急地等着,但就是不见他的妻子驾车前来。克雷默的手表已经是

丸时二十分了。

就在这时,只见他妻子驾驶着一辆旧式的“雪佛兰”牌轿车匆匆赶来。

“你怎么这样晚才到?赶快开车去白宫。”

这样,克雷默就驱车来到没有行人的宪法大街,开始夜间“递送情报”。

他之所以先去白宫,是因为考虑到必须先让总统看到这份截获到的电报。

开战前夕的罗斯福

克雷默的汽车在白宫前面停了下来,克雷默拎着传递机密文件的公文包

跳下了车,而他的妻子则坐在司机座上等候着他。

当克雷默在白宫大门口按电铃时,已是六日晚上将近九时三十分(东京

时间为七日上午十一时三十分)了。由于总统海军副官比亚多尔上校于下午

五时半回家后就去海军情报局局长威尔金逊家里参加晚宴,因此克雷默就将

文件交给了总统海军副官助理休尔兹上尉。

当时,罗斯福总统正在椭圆形书房里同他的那位前几天刚出院的密友霍

普金斯轻松地漫谈着准备如何在基韦斯特(佛罗里达州)以钧鱼度过自己晚

年的问题。

休尔兹走进总统书房,用比亚多尔交给他的钥匙打开传递机密文件的公

文包,取出里面的文件,把它放在总统面前的桌子上,然后就这样站在一旁。

罗斯福一口气地把日本对美备忘录的前十三部分匆匆看了一遍。

一九四五年,休尔兹在珍珠港事件国会联合调查委员会上作证时,曾谈

到了当时椭圆形书房里的情况。我认为他的证词很突出地反映了罗斯福总统

在开战前夕的心情,所以把它全文引录如下:

理查森:“在你把这些文件交给总统时,书房里出现了什么情况?”

休尔兹:“总统花了大约十分钟的时间看了那份文件,随后便把文件递

给了霍普金斯先生。”

理查森:“请详细谈谈当时发生的情况。”

休尔兹:“霍普金斯先生看完这份文件后就把它还给了总统。接着,总

统对霍普金斯大概讲了这么一句话――这话确切与否,我不敢肯定,大致讲:

‘这就是说要爆发战争了。’霍普金斯先生表示同意这个看法,随后他们两

人又就日军情况谈论了大约五分钟时间。”

理查森:“他们两人谈了些什么,你能回忆起来吗?”

休尔兹:“大致内容还回忆得起来,不过,清楚记得的原话不多。大致

是这样,霍普金斯先生开头说:‘因为战争正在逼近,日本打算在自己作好

准备后再发动攻击。也就是说,日本想在一切对自己最合适的时候发动攻

击。’”

委员会主任:“刚才你说的‘想在一切对自己最合适的时候’是指什么

时候?”

休尔兹:“是指一切对日本最合适的时候,也就是指它的部队在处于对

自己最有利的态势下发动攻击的时候。他们两人特别谈到了印度支那的情

况。因为日军已在那里登陆。另外,他们两人还谈到了日本下一步将对什么

地方采取行动的问题。

“总统说他已亲自致电日本天皇,要求日军撤出印度支那。

“随后,霍普全斯谈了他自己的看法:‘战争无疑将在有利于日本的情

况下爆发,但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先放第一枪,以制止其任何突然袭击。’

于是,总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说:‘不能,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是民主

国家,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讲到这里,总统提高了嗓门。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他说:‘我们有

很好的(历史)记载。’当时给我的印象是:我们一定要将这一记载坚持下

去。我们不能公然采取先放第一枪的行动。我们只能等待事变的发生。

“在这些谈话中,根本没有谈到珍珠港。我能回忆起来的地名只有印度

支那。他们没有谈到战争爆发的时间。从他们谈话的样子上一点也看不出第

二天就有爆发战争的迹象。正是由于这种印象,所以我在第二天听到偷袭珍

珠港的消息时就大吃一惊。这一点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理查森:“他们在看了这些文件后,是否还谈到诸如要发出什么警告、

通告之类的问题吗?”

休尔兹:“关于事先发出什么警告或警报之类的问题,他们根本没有提

到。

“但只有在谈到战争将在有利于日本的情况下爆发时,总统说:‘想同

斯塔克将军(海军作战部部长)谈谈。’

“总统准备打电话给斯塔克将军,叫他前来白宫。当时显然是想同他面

谈――不过正确情况想不起来了。但白宫的电话接线员曾同总统这样讲过:

只要挂个电话到国家剧院就可以把斯塔克将军叫来白宫。接着,总统又大体

谈了如下一些话:‘以后再请斯塔克将军吧。我不希望因为侍者到剧场里寻

找斯塔克将军而惊动观众。要是将军突然离开座位,就会因其所处的地位而

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也许会带来不必要的恐慌。我不希望发生这种事

情。因为反正不要半个小时就可以把他叫来。’”

理查森:“除了斯塔克将军外,总统还跟谁通过电话?”

休尔兹:“没有同谁通过电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