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人物】张学良将军口述历史之外 杀人如麻 -- 阿康

共:💬1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人物】张学良将军口述历史之外 南京幽禁半月日记

张学良将军口述历史之外 南京幽禁半月日记

作者:之宇

《历史月刊》

第169期

我到南京之后(张将军习惯以后代后)受军法会审于军事委员会。

会审委员为李烈钧、朱培德、鹿锺麟。李烈钧拿出来预备好了的十几个纸条,

向我发问;有的是,你是受了何人的鼓动?有什么,你怀有什么野心?等等。

我闻之深为气忿,我想他们是拿我当作什么人?立即回以强悍不逊的言词。

李见我紧张激愤。令人给我纸笔,嘱我笔述。我提笔急(疾)书。李徐徐言曰:

「汉卿,这是有关历史的大事,将垂之后人,对你有重大关系,望你好好的写。

关于这一点,使我对李协和(李烈钧字)永怀不忘。(见《杂忆随感漫录》)

到了阶下受审的时候,张氏仍持「铁中铮铮」的汉子心态。

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高等军事法庭开庭会审结果,张学良被判处十年

有期徒刑,褫夺公权五年。蒋介石委员长请求予张学良特赦。于来年(一九三

七年)一月四日,张将军获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赦令,免除徒刑,交军事委员

会严加管束,张学良将军自此开始了明文下的幽禁生活。

梦中涕泣

一月一日

其实,自民国二十六年一月一日,张氏于自己的日记提要中已对管束有了无奈

的自我解嘲.在日记提要栏中张氏写到:

读旧约创世纪一篇。余身体不甚自由,但精神十分自由,并甚畅快,

知人静思真自得也.

自发动西安事变之前,匝匝纷扰至今始得一静思,其「自得」是「神静

而心和」也按张氏受审后拘禁于孝陵卫孔祥熙宅,张氏称:「有军、

宪日夜守护,寝食不离。」

这是「西安事变」后第一个元旦,试由张氏这一天日记,看看张将军

如何自处 。也可见彼时张将军的精神状态。

呀!廿六年的元旦了!不只失地未复,而国权日衰,就是我今日之处

境,百感交集。但我是中国人,我是个丈夫,悲愤是无用的,只有不

顾一切,冲出一条血路,打倒我们的仇敌日本帝国主义,然后国事有

复兴机会。

张将军忘身许国,不回不挠,使人起敬,但「荣辱之责,

在乎己而不在乎人」。(唐.魏徵《群书治要.韩子大体》)

冲天之木,风华一朝尽失,良可惜情也。

昨夜梦中过新年,同乡二人来访,述及亡国衰家之苦,

大家相对泣,恐非东北人不知此中滋味。因梦中涕泣,

被看守我的人将我叫醒,我心中十分惨然.

听来真令人怆感。大将军以乡梓流亡之孤,伤痍之耻未雪,

梦中哭泣,读史者至此也必为之酸鼻。「周伟龙来,戴雨

农(笠)来,述委座(蒋介石)追问西安飞机火

车事,余致虎城一电催之。」(按指中央嘱尽快恢复西安交通,

并放还扣留之空军飞机.

一月二日

这一天在提要中写到:

余鲁莽孟浪,国难家仇,不知何以得雪,天下无难事,只怕不诚求,

余深信余有见故土之一日。一日吃睡之外,得安静看书快哉!读三

朝名臣言行录,韩琦一篇。鲍志一(文樾)来看我,彼从西安,现

被派返西安,余致虎城等一函,令速复交通,令飞机

第九大队返南昌。并言余约在五号左右可返。戴雨农陪同鲍(文樾)来。

子文来一函慰我。

由张将军函杨虎城,令其遣返扣留之飞机,并尽快恢复交通,自以为元月

五号前后可回西安。张将军之思归,在今日看来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

忘视,势不可耳」。

(韩王信报柴武书)

一月三日

「读五朝名臣言行录,张咏一篇。」与昨日读韩琦一篇,想张咏、

韩琦均宋代倚重的名贤,张氏瞩目于人心归向,国家倚重的两大臣言行。

而对《吕氏春秋》爱不释手,方知「书,必须多读」。如此,所谓困

而知学也乎。

希望复出

按张学良将军为处理西安善后,提出解决办法有甲乙两案,请蒋氏斟酌。

甲.

一、 调东北军全部驻开封、洛阳或平汉线上,整理训练,担任国防

工程,由良负责调出整理。

二、 请虎城(杨)出洋考察养病半年,不开缺。以孙蔚如代理,

由钧座给予充分之款项,对

日发动,即召返国。

三、 余陪同墨三(顾祝同)等到洛阳、最好到潼关或临潼,

由启予或庞炳勋派兵陪同前往,

请虎城及各军长来会商。

乙.

一、调虎城到甘,以何雪竹(何柱国)或刘经扶为西北行营主任,以庞

(炳勋)、商(震)、萧之楚,

万(耀煌)等驻陕。

二、 调东北军驻豫、鄂一带整理训练,担任国防,由王树常负责,由良帮

助整理完毕,良愿去读书。

关于虎城讲话问题,良以为力子(邵)、雪竹(何)或于(右任)先生协

同良到潼关或冯钦哉防地,

请虎城来谈。

而经蒋修订后的甲乙两案:

甲案:

一、 东北军全部调驻甘肃。

二、 第十七路各军仍驻陕西原防,归绥靖主任杨虎城指挥,该路得酌

留若干部队在西安,

以便利行使绥靖主任之职权。附记:陕西绥靖公署或移设三原亦可。

三、 自潼关至宝鸡沿铁路各县,归中央军驻扎(铁路线各县以外,

得由十七路部队驻扎)。

乙案:

一、 东北军全部调驻豫皖两省,可先令由西荆公路集中南阳、

襄樊、信阳一带。

二、 以王树常(或汉卿另保一人)任安徽省政府主席。

三、 调杨虎城为甘肃省政府主席,仍兼十七路总指挥,第十七路军

全部调驻甘肃。

(见《西安事变新探》杨奎松)

由张氏所提之甲乙两案,由赴京待罪改为重整东北军。由三位一体大西北理想,

改变为希望东北军全体脱离西北是非之地而去河南、安徽,张氏复出希

望跃然纸上。

而蒋介石修订的甲乙两案,以中央军控制西安及铁路沿线各县,为重要

征结。在南京半月记期间张将军独自鱼游釜中,有没有太过奢望于重握

东北军兵符,而师心自用?得待方家史识,谨提供

张将军在南京时之记事如后:

一月四日

这一天于日记提要栏,慨然写下:

「国事至此,国人多知私人问题,而少计及国家悲夫!」子文由上海来,

并出示蒋先生之函,戴雨农同来。」下什「陈辞修(诚)来,因守者不去,

彼未得畅谈。」

蒋铭三(鼎文)来谈,表示大家意见:

1.抗日不可太急,必须有相当时间。

2.西北问题。

3.希余放弃些余意见,并言蒋先生亦有此意。

余答,如蒋先生同我谈或告我任何事,可以,其他人余不知也。

张将军对当时所谓「大家意见」仍强项坚持,裂◆穿胸不肯低头。

当年笔者整理张氏日记至此,曾为「大家意见」其中究竟包括了

多少「蒋先生亦有此意」的成分,向张将军请教。果然在一月二

十二日蒋氏嘱张将军致杨虎城一电,劝其速施行甲案以示服从。

张将军记曰:「委座不再谈陕事」,甲案之遵行,以示从众,乃

成定局。

愚好自用

一月五日

「对于圣经,读之不觉兴趣。」提要栏只数字而已。与日后由蒋夫人

介绍张氏专心于教义的研究,有绝然的不同。

这一天「卫立煌来谈,表示问候之意」u读数章古文快哉!」张将军每

日快书古籍,虽然是时过然后学,但桑榆非晚,颇获心得。

一月六日

摘要栏,张氏感触甚多

西安之事,闻之使我忧悲万分,夜不能睡,余希停止内战,

可一致对外,不想内乱又来,

{ 注:蒋扣张,西安方面以放张为妥协的前提,否则不惜一战 }

抗日无期,余救国有心,处世乏策,余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余心救国,等于(误)国,中国人卅岁为最高年龄,余已卅六矣,还有

何惜乎?惜国难家仇未报耳,不知何人埋吾骨于东北也。

所以张氏有如上之感慨是因为:

早要报纸看,不允,余悉事必有何说道!下午请雨农(戴笠)来谈,

健群同来,朱一民次弟来。谈知西安之处置:

1.顾墨三(祝同)行营主任。

2.王廷什甘肃绥(靖)主任。

3.孙蔚如主陕.

4.中央军陕甘不动外,樊、葛福麟、李等驻潼关、西安、宝鸡、咸阳等处。

十七军退驻枸邑(耀枸)、甘(肃)、延(安)一带,东北军回原防,饷归军政部。

并叫我三事:

1.发宣言。

2.驻京。

3.告将士书。

告以如蒋先生命我可。

谈话时,守者屡入,请出不去。余想,如九一八时,日人获我,想亦不过

如此。但余爱国热诚,而如此今日,这也是意料中之事,又有何乎?

一月七日

张将军已按捺不住,于提要栏中写到:

余心浮气躁,盛气凌人,今早对刘(哲)、莫(德惠)之来谈,而不平心,

使他们戚戚!愧死,当切改之!

日记中写:

早莫柳忱(德惠)、刘敬舆(哲)、王廷午、戢翼翘来,廷午先去,谈请余勿负气,

设法了此事。余答如委员长有话,余可照办,他人余不知也。并言多激昂,敬

舆落泪,余出示余写之小册子(按张氏之遗嘱),三人戚戚而去。下午,余甚悔,

不同详谈负他们远来苦心,可感之好意,请他们来谈,但守者请示不许,可叹!

当时张氏如笼中虎,古人金缨以为「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

只为好自用。」当时张氏咆哮使万般方寸尽失。西安事起在自用,莫、刘来,

仍以自用绝之.

一月七日这一天,仍「读东方杂志,关于中日问题数篇甚得余心,浦薛凤:

〈国难最高峰〉,全世界左右集团挑战,甚好!车铭深论新儒家的〈理和欲〉,

余稍明宋、清两派之分,甚感趣,愿再深讨想请人讲之」。

一月八日

张将军于日记提要栏,特别写下了:「夫事不可过于急躁,圣人之于事,似缓

而急,似迟而速,要三思此言。」这一天:

雨农(戴笠)由奉化返,交来蒋先生一函,令亲函虎城及各军友,要遵中央令。

余即函,并加两函言,委座对我等之苦心,劝他们勿祸国。致伊(赵一荻)一

函派王化一、吴瀚涛送往西安。吴、王、戴下什来,谈甚多。告以余始终不

愿祸国乱国,牺牲一切。盼告诸同志,体我。并叫董宪章或何(柱国)、刘来

一人,并请虎城也派人来.

不愿负人

一月九日

张将军以《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记于提要栏,并以双线◆划,

旨在提醒自律。写道:「君子不重则不威,天翼(熊天翼)教我,言余之好诙

谐,使人轻视,余之行为不检处当戒之。」这一天:

雨农(戴笠)来言吴(瀚涛)、王(化一)已飞西安,李少珊同去,致委座(蒋介石)

之函,交雨农,并致米、宋函。熊天翼来长谈约五个钟头,并共什饭,谈关于

西安善后之意见。

由上可见,一波一波劝张氏不必坚持己见者,已唇焦舌烂。

一月十日

张将军因王化一、吴瀚涛没有消息,使张氏深为挂念,恐西安有变。记曰:

「修兵以备寇也,今修兵而反以自攻,亦失其所为修之矣。」特别于提要

栏记有:

辩而不当论,信而不当理,勇而不当义,法而不当务……大乱天下者,

必此四者也。余须三读而永记之。

张将军深自歉悔,莫此为甚!

一月十一日

「早周伟龙送来化一(王化一)、瀚涛(吴瀚涛)由西安来电云:侯品

方(王以哲)会见。」这一天,张将军读《孙子叙录》一卷,并作棋戏

以畅劳筋.

一月十二日

这一天:「早晨仲远(杜重远)、雨农同来,何敬之(何应钦)拟令仲远

去西安,余意太早,仲远谈二小时去,其正人也。」按杜重远系张将军心

仪好友,影响张氏思想甚钜,也是引导张氏行动偏离蒋氏倾左之第一人。何

应钦主张杜去西安,张将军则以为时间尚早。其实,杜果有西安行,何氏等

期望于杜氏者,是否尽快推行甲案,亦未可预料。该时不仅东北军分

崩迹象已隐现,三位一体已少了紧合力量,分别找寻出路中。

这一日,张氏下午打羽毛球。「夜孔庸之(祥熙)来谈,雨农陪化一(王),

瀚涛吴)来,交到虎城(杨)及蔚如(孙)等函二件,贵严(贺)来交下

蒋先生函一件,邀余去奉化。」

一月十三日

早雨农陪鸾妹(赵一荻)来,她见我泪流,真儿女之情也,嘱伊(赵一荻)

去见老太太,函告老大姐(于凤至)孩子们,请勿念。雨农陪贵严(贺)来,

雨农之奔跑可感也。柳忱(莫德惠)、敬舆(刘哲)来谈,劝余努力设法。

十一点由南京起飞,米瑞风同行,余在飞机上想此行,有何上策,上可以对

得起国家蒋先生,下可以对得起多年僚属及东北父老◆惶(旁徨)万虑,只有尽

人事听天命。

一点到,子文来接,先到文昌阁,有徐次辰、张伯英在,张伯英谈彼去西安。

蒋先生不爽,雨农代会,余同学文、次辰、贵严、雨农先谈。谈有数策,

亦皆认非十分妙策,呈委座,由委座定有两条,由米(春霖)带交西安,

蒋先生亲书一函,余加一函。

如上所述,施行甲案已如弓在弦上。张氏在提要栏中记曰:

1.东北军驻甘,杨可留若干驻西安,或驻三原,中央军驻潼关、

西安、咸阳。

2.杨驻甘,东北军驻皖、豫。于调皖绥(绥靖),皖主由余推荐人,

余告米(春霖)及函大意。自救方能救国,到危局时得有

决心,更须有办法,盼他们达则善天下,独则善身。

一月十四日

这一天,「次辰谈欲速则不达之大意,言余爱国心过高,求之过急,反

得其反,良言也」。

张氏特记于提要栏:

米瑞风十一点馀走去,送其出门,真难言心中酸痛,不知其此行如何,

国家前途多少生灵在其一行了!

张将军对西安之遥控,已失去信心可见:

晚七点,蒋先生同餐在座有子文、次辰、贵严、雨农诸位,饭后谈劝余

看二书,《完人模范》、《民族主义》,余报告此来之意:

1.委座对余事感戴之意,并请勿为了我,费了为国家之精神,余可自制

自了,任何事委座告余,必尽力之所能,余平生不愿负人,最难过欠人

之恩义。

至此「两刃相割,利钝乃知。」(汉.王充《论衡.案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