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司礼监秉笔太监评论 -- AleaJactaEst

共:💬47 🌺4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王国维

王公公是投水自杀的,死前的职务是溥仪的南书房行走,相当于皇帝的私人顾问,很风光的差使。老王每天到北京的紫禁城上班,皇上却一年到头躲在天津的张园,员工从来见不到老板,这种好工作如今可没地儿找了。

老王是忠君之臣,不肯就这么闲着,于是把大内藏书取出来暴读一遍,写了许多精彩考证。可惜,最后还是没想开,学了屈原,据说是为了殉清。

老王是专程跑到颐和园的昆明湖跳进去的,进园子前,据他的轿夫回忆,老王说不必等他了,可见老王是个细心的人。老王死前给长子的遗书,本监也曾瞻仰过,书法是很好的,字写得一丝不苟,看来老王是深思熟虑之后,结束了自己的辉煌一生。

有人说,老王为什么不直接奔故宫的筒子河呢,干嘛大老远去颐和园?这个好回答,您去筒子河看看就明白了,解放前那儿的水能熏死人,但是绝对淹不死人。昆明湖的水从玉泉山来,死在那儿就干净多了。

颐和园如今是早被游客们挤爆了,本监有一回去,忽然想起老王这档子事来,问了一溜管园子的,都摇头,“王国维是谁?哪个单位的?” 看看昆明湖四周,游园子的,卖零食的,男欢的女爱的,比崇文门菜市场还热闹,心说王公公您可真不该死在这儿,早知道还不如跳清华园的荷塘呢。

老王死后,北京学界哗然。皇上在天津也知道了,流了几滴鳄鱼的眼泪,专门下诏,追封老王为本朝最后一个死节之士。老王要是一妞,估计也能上烈女传了。

当时王公公还是清华的四大导师之一,拖着一条细细的辫子,讲课声音很低,浓重的浙江口音,给很多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后来师生集资,给他建了个纪念碑,陈寅恪写的碑文,梁思成制的碑式。碑如今还在清华园里立着,不远处就是著名的荷塘,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您还有点印象吧,“荷叶田田” 之类假不拉唧的描写,写的就是这儿,当年本是一片天然野趣,如今也堆起了假山喷泉,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国学方面,王公公如果自称本朝第二,大概就没人敢称第一了。一向挑剔的鲁迅也由衷赞叹,“要论国学,他(王国维)才可以算得上一个真正的人物” 。老王的国学著述极多,特别在古文字学和音韵学方面,堪称独步天下。他有一个开创性的方法,就是用近代考古发现的器物去印证甲骨文和金文,这个方法影响了一代的学术。

老王死后,后人出版了<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厚厚的一大排,本监不自量力,粗粗看过其中的几部,已经晕得找不着北了,对王公公佩服得五体投地。

后来的罗振玉,还有郭沫若这种鼠辈也搞甲骨文研究,也都成了所谓的甲骨文专家。可是他们跟王公公比起来,差距就太大了。罗振玉自己也公开承认,他的很多关于敦煌文献的论文,都是和王国维聊天的时候,从老王那里得到的启发。

文学方面,老王只是个票友,业余爱好而已。写过<人间词话>,评论历代词作,很薄的一本小册子,知名度很高,但是真的看过的人估计不多。里面的三段境界论,被无数人引用过。这本书里还有不少绝妙的议论,本监是爱不释手的。

老王自己也填了不少词,收在他的<人间词>里。按照老王的“词以有境界者为上” 的标准,他自己的词顶多是一” 中下“的水平。他的旧诗,也写了不少,比较出名的是他那首<颐和园词>,一首暴长的诗,本监当年耐着性子读完,感觉明显是模仿长恨歌的,诗中大赞慈禧挪用海军经费重修颐和园的盛举,把一个祸国殃民的园子愣给夸成了一个香格里拉。这也难怪王公公愿意死在这里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