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漫话眼镜蛇运动一二三 -- 锋芒

共:💬90 🌺6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好郁闷呀。

“是不是因为那个图画斜了呀”?——

看来你还真是不会解释(老的)机翼升力形成机制,但是,俺以为,网上应该可以找到的吧,呵呵,恕俺偷个懒,就不去找了,仅凭几十年前的记忆复述一哈儿。

我们用运5来举例,运5的机翼截面就是非对称型的,下翼面是平的,上翼面是上凸的。首先,我们要把空气看成是一层一层的,每一层就相当于一个封闭的管道,当分层的空气流经下翼面时,由于下翼面是平的,气流未受阻,即管道未变形,成直线状径直流过,流速、气压均与翼前一样;而由于上翼面是上凸的,当分层的空气流经上翼面时,气流受阻,即管道变形,变细,根据流量不变定理,势必要流速加快,从而压力降低,低于翼前压力,也就是说,上翼面的压力低于下翼面的压力,形成向上的压力差,即升力。上凸下平的翼截面形状所产生的压力差最大,也就是说,升力系数最大。

那么为什么要那么大的升力系数呢?因为发动机推力小,飞机速度小,单位时间内相对气流少,只能利用这样的形状提高单位气流的压缩量,形成足够的气压差,即升力。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推力越来越大,这样的翼型成了提高速度的阻力,于是就减少上凸量,增加下凸量,随着发动机推力的进一步增大,飞行速度进一步增加,翼型就不断地上减下加,最后就成了对称型的了。

呵呵,那么压差呢?别急,有办法,把机翼前缘抬起来,形成攻角,这就相当于“上凸”了,问题解决,OK!

说明一下,以上叙述仅以伯努利定理为依据。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