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司礼监秉笔太监评论 -- AleaJactaEst

共:💬47 🌺4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周作人

周先生的名声在中国一直有些尴尬,一方面,大多数人知道他,不是因为他的著作,而是因为他是周树人的弟弟,另一方面,提起周作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这家伙不是当过汉奸吗?

汉奸当然是人人都有资格骂的,周先生在抗战后被蒋先生关进东厂的大狱,迫于舆论谴责也为了求生,写了不少忏悔文字,本监读过一些,颇似学生写的旷课检查,不深刻,也不足以感人。本监相信,周先生的内心深处对其汉奸经历是颇不以为然的,当年北平云集了本朝的学术精英,沦陷前夕,平津两地大学紧急搬到长沙,周先生当时已是北平学界赫赫有名的大腕,蒋先生特别指示过直隶镇抚使何应钦,此人一定要运出来,不可为日寇所用。可周先生就是不肯撤,谁劝也不成。所以,要说周先生是主动选择做了汉奸,这话也不冤枉他,谁让他有个日本老婆呢?加上他的留日经历,不亲日?亲谁?

周先生后来为自己辩解,他之所以坚留北平,是因为天性懒惰,既已习惯了北平的生活环境,便不愿千里奔波了。好像有些道理,是他心里话,不过,再怎么着,也还是成了民族的罪人不是?说是坚决不出任伪职的,可后来日本人给了个北平教育督察长的OFFER,也就半推半就的接受了,据说他的本意呢,是想身在日营心在汉,利用这个职务,为保护北平文物作些贡献。大事他做不成,小的善举倒也没少做。或许因为此,战后周先生才得免一死。

说起来周先生也是生不逢时罢了,他所需要的,无非一张安静的书桌,一方宁静的小院,可以读书写作会友谈天而已。可惜他的名声太大,日本人老早就盯上他了。就象明亡时的钱谦益,生逢乱世而又留恋红尘,除了降清,还有别的选择吗?周先生性格中有逆来顺受的一面,适合走钱谦益的路,不会去当史可法。

数年后,蒋先生要往台湾撤,又一次大规模的从北平抢人,傅斯年胡适之这些周先生的老同事都撤了。周先生又一次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不撤!老子连日本人都降过,降共又算什么!周先生的错误选择惊人的相似,当北平再次江山易主改名北京之后,坚持留下的周先生又一次成了一个不幸的政治批斗的倒酶蛋。北平的确不是周先生的福地。

解放后,周先生在文学上的成就一直不为人知,一方面他是老汉奸必须打压,另一方面,谁让他有个万丈光芒的哥哥呢?毛先生喜欢周树人,不喜欢周作人,所以,才华绝代的周作人也只好歇菜,从此默默无闻。本监记得九十年代初,北京的书坊间还鲜见他的书。直到最近十年,周先生才渐渐重新被正统秩序接纳,成为官方认可的五四时代的名家之一。礼部和大内印造局也开始狂印周先生的各种文集,文选,精选,传记,等等,买的人不少,有兴趣认真读的人似乎却不多。

周先生的文章风格独特,题材渊博,本监一向是常读常新的。文章正如他的天性,自然平和,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那一类,与其兄的匕首投枪式的文章大不同。二人在文学上的分歧也是他们后来分家并老死不相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如周树人眼界之高,也不得不佩服他这个弟弟的才华。记得一个记者曾在上海采访周树人,请他评论当今的文章名家,周树人直言:名家很多,但周作人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至于他自己,周树人不客气,把自己排第三。

周先生所有的好文章,几乎都是在北京教书时期写成的,当时钱玄同刘半农胡适之等新文化运动的各位老大云集北京。几个人和周先生经常周末去天安门边上的中山公园聚会,聚会地点在公园里的“来今雨轩” ,周先生的一生大约以此时最为快乐,所以写了很多明快逸趣之作。现在的中山公园早已搞得面目全非,里面乱七八糟的公司和单位一大堆,本监十分不喜,有次去公园,原想寻来今雨轩的,公园里却在搞一个成人性教育展,卖票看成人电影。本监已失去性能力于是愤怒离去。真是,斯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了。

周先生的学术,谈的人不多,但成就是很高的。在民俗学,儿童心理学方面,周先生都算得上本朝的开创性大家。他对日本和英国的文学也极有研究,有许多翻译作品。至于周先生的国学造诣之高,就不用多说了,虽然不如王国维章太炎那么精深,搁现在也绝对远超那群中文系的博导们。这是那个黄金时代的共性,出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大师。本监读周先生的著作,最大的一个感慨就是他怎么看过这么多的书!本朝人物,除了钱钟书,论读书之博,周先生大概可称第一。

附带说说周先生的传记。大陆出版的周作人传,至少就有四,五种之多。本监读过两种,觉得不好。其实周先生在解放后写过知堂回想录,总结一生,是他最好的传记。周先生有写日记的习惯,几十年从不间断。日记中的精华,全在知堂回想录中。您有兴趣,不妨一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