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阿伦特的感受 -- 活在当下

共:💬74 🌺7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对。说的

很有道理。人是可变的,所以不是说曾经是极权主义者的始终都是,也正是因为把自然科学的一些做法放到社会和政治领域,加强了极权主义倾向。

这一点我是深深赞同的,不过我的话里没有表达清楚的是这种改变应该有几率的不同。

就拿希特勒做例子:

1 希特勒搞了极权主义,但是他可能会改变,问题在于他主观上改变的可能性有多大?他那样的性格和背景的人恐怕比我这样的人更难以放弃极权主义

2 即使他自己主观改变了,他有多大的能力改变追随者和社会思潮?这是他想为而不可为。

3 即使社会思潮和他的执政集团都改变了,极权主义所侵害的人群的反馈同样影响进程。如果这种反馈会影响到大批人士的地位和利益,可能这些人都“被迫”继续执行极权主义政策,除非被更强的暴力打破,比如战败。

所以,我想把人类社会按照经典牛顿力学那样“设计”和“make”,是一个极端;不过,完全归因于偶然和机缘,应该也是另外一个极端。我想知道的,就是当前的人文社会学说的发展是否可能让我们对于在两个极端之间发现一些略有依据的地方?

顺便说一下,我不知道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自己会去google一下,您有时间简单讲两句也好。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