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挽歌与序曲及其他--关于《天国王朝》的一些杂谈 -- 暗香疏影月黄昏

共:💬11 🌺40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挽歌与序曲及其他--关于《天国王朝》的一些杂谈

  挽歌与序曲

  

  这个片子另一个译名叫王者天下,没有天国王朝那么人文意味。。。然而却在另一个角度贴切。王者天下,讲述真正的王者:鲍德温四世和萨拉丁,这对双子星,一个闪耀前半部,一个闪耀后半部。雷德利斯科特不想歌颂王者,他竭力诉说着信仰与宽容,而我们只记得国王,电影已经摆脱导演的控制。

  故事的主题是信仰的真伪,是骑士的意义,故事的主角是个名叫贝廉的铁匠,他是一般意义上的圣徒,无畏生死,大公无私,不贪图权力和金钱,完美到不真实,唯一的缺点(西比拉)也没有干扰他的决定。。。这就是小铁匠不被影迷喜欢的原因,因为小铁匠圣徒从未存在过。

  铁匠是象征,带着导演本身的理想,反问,思考穿越到800年前的耶路撒冷。

  以上帝之名,以民主之名,两者有何不同。

  占领别人的土地,掠夺别人的资源,杀戮别人的子民,900年前的耶路撒冷与现在的巴格达有何不同,盖伊和布什有何不同。

  天国王朝是谁的影子。

“100年前所作所为的报应。回教徒永远都是记仇的。他们也不应该忘却。”

  导演在反思什么,在影射什么,为什么本片会被剪辑,似乎不再只是商业对艺术的侵蚀,而是主流文明警觉,在华丽的面具下他们正慢慢腐烂,尽管谦和尽管高贵尽管才华横溢,却又不可挽救的悲哀。

  回教徒永远都是记仇的。他们也不应该忘却。

  像是时代的先知,雷德利斯科特预知了西方的灾难,或许提前一百年,然而这预言终将应验。

  鲍德温四世是不可挽救的天国王朝最后的强者,他的悲哀,他的伤感,象征整个西方的日薄西山,当鲍德温死后被摘下面具,我们被迫面对那张早已腐烂的丑陋面容,似乎他活着时候所有的荣光都是骗局。。。

  当西方的太阳落下,升起的是谁。

  是兼备公正,强大,冷静的萨拉丁。

  是明白了信仰之虚妄,生命之宝贵的小铁匠。

  萨拉丁代表西方之外的新生势力。

  小铁匠代表西方之内逐渐觉醒的平民百姓,他们渐渐明白,生产比掠夺更正确,和平比战争更可贵,宝贵的生命比意识形态之争更重要,西方与东方必须共存,只有建立起一个包容所有人的世界,天国王朝才会真正降临。

  天国王朝是掠夺者悲伤而隽永的挽歌,也是小铁匠这样新生势力的序曲。

“这就是你所谓的信仰。星星之火,便可燎原。”
(能从里面听出来自八角楼上的声音吗?)

  在真实的历史上,小铁匠这样火种,驱走了中世纪的黑暗,点燃了文艺复兴,带西方文明的浴火重生,带来西方近一个世纪的辉煌灿烂,现在雷德利斯科特又在预言谁的死亡,歌颂谁的新生。

  王者们从来就不是故事的主题,但或许连导演都没有想到,两位王者的光芒甚至盖过主角。萨拉丁和鲍德温成为电影恢宏背景上最明亮的两颗星子,在历史的庞大棋盘两侧上对视,那王者与王者之间交锋不知胜过《赤壁》多少。(我怎么老想起“同人男制造机”---《赤壁》,是怨念是怨念啊,应该把雷德利斯科特借过来拍《赤壁》,同意请举手)

  尤其是鲍德温,他的悲哀,他的叹息,他的苦笑,他对生死世事的明察,都一次又一次的牵动观者的心。

  历史上的鲍德温本就是天纵奇才,“上帝以耶路撒冷作为他的陪葬。”

  电影里的面具王更是经典,这要感谢Edward Norton。。。然而雷德利斯科特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是否也给予属于自己的理想。温和,宽容,仁慈,睿智,这正是雷德利斯科特所向往的统治者。唯有这样的统治者才能带领天国王朝渡过难关,铁匠代表着下层的觉醒,那面具王则代表上层的自我改良,自我进化。面具王的祖辈曾屠城耶路撒冷,而面具王却试图容纳所有的信仰,这不止是仁慈更是智慧。

  革命从下而上,改革从上而下,如果面具王能活过更长的时间,他是否能让自己的国家产生质的变化,他是否能建立起真正的天国王朝,并将那些可贵的宽容,传到更远的地方。

  历史没有如果,面具王已死,天国王朝却没有第二个面具王。历史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愚不可及的盖伊能够掌权,因为他的想法有市场,有更加愚不可及的人在支持他。

  当一个政权中的大多数都愚蠢而狂热的时候,面具王鲍德温能延续它生命,却不能赋予它新生。天国王朝已像国王本人一样腐朽。

  谁是天国王朝的真身?又或者导演在用自己的方式发出警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仇恨,收获死亡。

  挽歌总是比序曲更美丽,正如夕阳总是比朝阳更温柔,我们是局外人,心似乎偏向着鲍德温。。。而当我们是耶路撒冷平民百姓中一员,面对强敌,有人珍视我们的生命,超过上帝的荣光,超过自己的野心,不管他是铁匠还是王者,我们都会和那个人站在一起,迎向战争,迎向死亡,因为我们的生命将给亲人,将给更多的人带来新生。。。那是我们在耶路撒冷能找到的最好的东西。

  

  (以上的感慨,单纯是对电影人物的感慨,而不是对历史人物的感慨。雷德利斯科特要表现的不是历史,或者说不仅仅是历史,而是未来,也是现在。

  对西方历史博学多才的朋友们尽情拍砖吧。真理是越拍越明的。)

  

  以下是其他

  

  他是上帝

  

  他的每句话都隐含深意。

“如果上帝有意要护着你,他就会把你护在手心里。”

“我并没有把信仰放在心里。我看到每一名精神失常的狂热分子……把"信仰"这个词称做上帝的意志。我也从太多的凶手眼中看到过多的信仰。神圣只存在于……正确的举动……以及那些无法自保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勇气。还有就是上帝所需要……的仁慈……存在于心和大脑里。每天都做自己决定做的事情,你就可以做一个好人。或反其道而行。”

“100年前所作所为的报应。回教徒永远都是记仇的。他们也不应该忘却。”

  上帝借他的口说话。或者雷德利斯科特借他的口说话。

  在哈丁战争之前,他被征召,小铁匠说,你会死的。

  他说:人终有一死。超然一笑,绝尘而去。

  在无边队伍中,看着古道西风瘦马。。。他是上帝,随着十字军一起出征。当他在人间的躯壳死去,似乎也就意味着他抛弃了基督徒,抛弃了耶路撒冷,他祈求天赐的冷漠,因为他要降硫磺大火给西方人,作为100年前罪行的报应。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仇恨,收获死亡。。。也许要100年才能收获。

  他总是温和的笑着,说着平实易懂的道理,宽容,意味深长,似乎无所谓,又从不悲伤,就好像世界的秘密尽在他嘴角的笑纹中。

  他是这个片子的上帝,他就是雷德利斯科特本人,替导演说出想说的话,替导演反思,替导演嘲笑西方人自以为是的想法,甚至替导演降下天谴。

  

  战争带来和平

小铁匠:“撒拉哈丁不会心慈手软的。我们一定要坚持……逼他们交涉。”

助手:“交涉什么?”

小铁匠:“我们为人民而战……自然是他们的安全和自由。”

  有时候,战争是换来和平的唯一方法,尊严不是没有代价的。关于这点已经被无数人提到过了,本片只是又印证了一遍。我就不多说了。

  

  以下是脑子抽掉之后的唧唧歪歪。。。

  

  1.装B的害处

  本片以强大水准,系统的描述了装B的害人害己之处:如果单纯为了赤果果的欲望而战也就算了,偏偏还非要给自己扣上上帝的挡箭牌,就好像上帝就保佑你烧杀抢掠,偷鸡摸狗,就保佑异教徒死无葬身之地。

  我相信信仰的存在,尊重真正虔诚的信徒,憎恨披着圣皮的圣崽,努力不成为被煽动的炮灰。总结本片,前部分是在说信仰与狂热的区别:你所信东西是否对大多数人真正有利,是否违背人性的基本原则。

  后半部说:如果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做,就追随自己的心,相信它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上帝归上帝,撒旦归撒旦,如果无法正视自己的欲望,而将欲望包上圣皮,就无法拥有真正的信仰。

  

  2.历史总是螺旋形的上升

  小铁匠离开故乡来到耶路撒冷的诱因是自己老婆死了,然而离开耶路撒冷又得到一个老婆。最后还经过自己死去老婆墓前,历史总是螺旋形的上升,又一次回到原点,却将无数的点包裹在内。。。始于老婆,终于老婆,虽然现在的老婆远比当年的漂亮。

  

  3.战争的原因

  耶路撒冷城破之时,看到一堆人挤在一起厮杀,不仅想:

  人真多,雄性真多,结合几天前看到一篇关于男女比例的思考。。。突然猛醒,战争的原因就是男人过多。处于风俗和大自然的安排,男性总是多于女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免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有人娶不到老婆,只能去当修士(比如铁匠的兄弟),娶不到老婆的男人难免心情郁闷,于是大肆宣扬上帝的伟大,没事折腾几场战争,男人死多了,就能空余出女人了。

  而同时好不容易娶到老婆的人,一旦老婆死掉,心情就会变差(娶老婆不容易,再娶更不容易)。。。所以就从军了,于是战争爆发了,多余的男性在战争中被消耗了,所以。。。大家都能娶上老婆了,和平降临。。。

  解决战争的方法不是别的,而是生女儿多多的生女儿。

关于萨拉丁和鲍德温四世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可以去看下面的引文,真实的历史远比电影精彩。

这文写得相当好,网上到处有人转,实在找不到源出处了,谁能链接一下原出处

http://tieba.baidu.com/f?kz=113713016

关键词(Tags): #天国王朝#王者天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