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白话之诗词启蒙 -- 张声语

共:💬71 🌺180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大白话诗词启蒙之四

第四讲 兴于唐

说唐词,还是要回到词的起源和发展上来,我是颇不赞成把词的起源攒足了劲儿往先秦等文学作品里靠的。浅浅的一看,词的长短句式是和诗经,汉魏乐府的长短交互有所形似,但乐府“句险韵屈”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不可能带来词所表达给我们的形式和音律上的美感的。这样的话,唐(包括南唐后蜀),其实是词的发展中异常关键的一环——在诗于历史的碧空中灼灼闪耀之时,词静静地在天空的另一角应运而生并益发地异彩纷呈了。在一开初,的确也并不是“流连动人、群怨兴观”的,时光荏苒,渐渐就有了如敦煌词(其实也是唐代的民间词)般充满真挚感情且能够差慰人意的萌芽之作,再发展下去,词之“曲折以赴,错综以伸”寂寂发光,这才引得大大小小的诗人们戏为新句。正因如此,唐词选有了一个非常容易犯的问题——诗词界限不清,这大概也是造成我始终对唐五代词的有点无法道明的情愫的原因之一吧。

闲话休说,进入正题:唐词里要说的的第一人,就是那个“让远在长安的大唐天子/看一回月亮/就害一回相思”的

李太白

一直以来很是敬仰唐时诗人,他们几乎个个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才子,更奇怪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游历过三峡,甚至还有不少是寓居此地区或被贬官至此(这里不再详述,省略我的咕咕哝哝若干)。谪仙人李太白自然是这堆“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人们之一,而且是把“四海为家”精神贯彻得相当彻底的好同志。他自青年时期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之后在外漂泊将近40年也未曾再返故乡。照常人情理而言,蜀道再难,巴山楚水再险峻,也决计是挡不住游子的似箭归心的,可他,却在多年来一直过着云游四海,一倾千觞的生活。这样一个看似有些绝情的人,却又用诗句处处泼墨留情,真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另外一点我在讲词之前非说不可的,是酒。众所周知,诗,酒,月乃此人的三挚友。尤其是酒,喝法之多,醉态之酣,醉后诗句之狂,真是前无古人后鲜来者。例如浅酌,有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为证;例如与友人对饮,相应有“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亦有“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再如痛饮,也有“会须一饮三百杯”;再譬如同一众人等豪饮,“金樽清酒斗十千”“斗酒十千恣欢谑”都应该算得上;至于醉了以后,“陶然共忘机”自是一种难得的轻松,“不知何处是他乡”,“醉里忘却巴陵道”那不过是微醺,“一醉累月轻王侯”,“天子呼来不上船”也还不算让人咂舌,甚至有“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我倒却鹦鹉洲”,“且将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仙语,实在是令我等宵小之辈不得不叹服。

言至于此,上词吧。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首先,还是来说一说这个兴许是古缅甸曲调的有趣词牌。苏鹗的《杜阳杂编》有这么一段话,说的恰恰是这个词牌的来历:“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爪角悉备。明霞锦,云炼水香麻以为色,光浑映耀,芬馥著人,五色相间,而美于中华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我摘取部分我们有用的信息翻译一下:前面大概讲的是唐宣宗大中初年,女蛮国,也就是现在的缅甸,来大唐进贡,其中有双龙犀的杯子,也有比中华锦更美的明霞锦。从“其国人”开始是说缅甸这帮子人的穿着打扮是这样的——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佩戴璎珞(即珠宝),因为造型非常象菩萨,于是唐朝的音乐专业人士由此谱成《菩萨蛮》的曲子,文士们也常常为此曲配词(说明这个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哦)。

铺垫了这么大一堆,把菩萨蛮提出详述的意欲何在呢?各位河友,听我慢慢道来。菩萨蛮这个词牌,又名子夜歌重叠金,乃是平仄韵同压的典例,即俗称的属于平仄韵转换格的词牌。四十四字,上下两阙,共有两个七言句,六个五言句,以两仄韵,两平韵的规律替换,说得明了一点就是,首二句压仄韵,三四句压平韵,五六句再压仄,七八句再压平。这个调在小令里算是相当牛X的词牌了,换韵高达四次,还要换片,对作者来说,如何自然地转韵可是个考验。

回到太白的词上来看。对这首望远怀人之作,我们从转韵,转片和结句结合意境来品评一下。起句就拉了淡漠凄然的远景镜头,但下句立马转了近景,写到了沉沉暮霭中的楼与人。这样由景及人,由远及近,由面到点,中间转换不曾有一虚字点出,愁意自然流畅地随韵而转,更凸显出了前一句景中之情,上一片也就此完结。下一片一开场, 便有由上片末句引出的人,人“伫立”,鸟“ 归飞”,一静一动,以鸟之飞的急切反称人的不归,含蓄中显露了一个“归”字。再往下的转韵之处,是以“何处”这样一个含有问意的词来推深了一层,之后来了一句妙不可言的“长亭更短亭”为全词的唱叹,实在是映照王国维先生的“太白纯以气象胜”的好词。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庚信《哀江南赋》是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语,古代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在此词之后,亦有不少人将长亭短亭之语借用,最终化典。

在唐宋词中,公认的属于仄韵格的词牌最多,平韵格其次。除了这两类以外,还有三类词牌,分别是平仄韵转换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这三类比较少,特别是后面两类,讲起来又涉及一些新的韵律知识,比较麻烦,所以我会尽量将其滞后。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