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茅于轼想学伽利略做思想解放先驱,结果东施效颦 -- 思想的行者

共:💬50 🌺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兄弟,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不明白呀

玩命的事,赢一千次一万次也输不起一次。粮食安全就是这个要命的事。

粮食涨价能跟油价上涨比吗?人家买LV包的在乎那点油钱和粮钱吗?油价涨到6块多,开车的一般咬咬牙,也挺过来了。但是粮价也这么上涨的话,那是所有人咬咬牙都能挺过来的吗?兄弟你自己吃饱了,不能忘了还有百万计的人口仍处于非常脆弱的生存状态之中呀。

你喜欢计算,那也可以。现在一吨大米500美元的话,以普通人一年吃100公斤大米计算,大约350元人民币(按超市的价格,最低档的大米一般大约2元左右一斤,也差不多是这么多),很多人跟朋友吃顿饭花的钱都比这些多。但是,中国多少农村的年人均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呀?多少城市低保一个月也比这个数字多不了多少呀?这只是米而已,不要水?不生火?不要菜,哪怕是咸菜?衣食住行,食这一项光是主食,在价格不上涨的情况下,已经这么多了。

如果中国有一亿人的粮食需要进口,那就至少是1000万吨。据说现在全球一年粮食交易量才30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或者全球可交易粮食出现1/4缺口,或者有人得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大幅增产,补上这个增量。如果供不应求,那就不必提了。就算有人打算增产,在祈祷风调雨顺,粮食价格上涨也是必然的,不然人家凭啥增产。如果粮食价格翻倍,要么国家每年拿出至少100亿美元来补贴,要么最贫困的人要花700元来买米。如果翻两番,(石油可从30涨到过140,要不是为了打压俄罗斯,还不一定在高位挺几年呢)国家如果不放血补贴,很多人就只有要么直接饿死,要么去犯罪抢夺,别无他路了。

这还是能增产。可是增产哪有那么容易?培育新型水稻或者小麦的周期是以十年计的。况且一切都有极限,水稻和小麦的产量不是可以无限提高的,而现在,已经非常接近极限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